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华哥,我真的没办法了。”李梅坐在办公室里,眼睛红红的。
华志成看着这个平时坚强的女同事,心里很不忍。
“小军的病又严重了,医生说必须马上手术,要55万。”李梅的声音在颤抖。
华志成想了想说:“这样吧,我想想办法。”
李梅感激地说:“华哥,我知道这很为难你,但我真的没有其他人可以求了。”
1
2011年春天,华志成在国有企业技术部工作。他今年42岁,妻子三年前因病去世。
女儿华晓慧正在上大学。华志成一个人承担起所有的家庭责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李梅是财务部的主管,35岁,是个单身母亲。她的儿子吴军8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李梅工作能力强,在公司里口碑很好。但华志成知道她过得不容易,一个人养孩子很辛苦。
那天下午,李梅找到华志成。她说吴军的病情突然恶化,需要立即去北京手术。
手术费用要55万。李梅已经倾家荡产,房子也卖了,还是差很多钱。
华志成听了很同情。他想起自己妻子生病时的绝望,那种眼睁睁看着亲人痛苦的感觉。
“李梅,你别急。我想想办法。”华志成说。
李梅摇摇头:“华哥,我知道你也不容易。但我真的没办法了。”
华志成沉默了一会儿。他知道这笔钱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他的积蓄只有30万,还要抵押房子才能凑够55万。
但看着李梅绝望的样子,华志成心软了。
“这样吧,我帮你想办法。”华志成最终说道。
李梅听了,眼泪刷地流下来:“华哥,你真是好人。”
第二天,华志成去银行办理房产抵押贷款。他把房子抵押了25万。
加上自己的30万积蓄,正好55万。这是他全部的家当。
华志成把钱拿给李梅时,李梅写了一张简单的借条。
借条上写着:今借华志成人民币55万元整,一年后归还。署名:李梅。
李梅接过钱,眼中含着泪水:“华哥,我一定会还的。”
华志成点点头:“你先救孩子要紧。钱的事以后再说。”
李梅请了长假,带着吴军去北京治病。华志成以为很快就会有好消息。
但一个月后,公司传来消息:李梅主动辞职了。
华志成很意外。他打李梅的电话,但电话已经停机。
他去李梅的住址找她,但房子已经空了,邻居说她们搬走了。
华志成心里有些不安。但他相信李梅不是那种人。
可能是治病的事情太复杂,暂时联系不上。华志成这样安慰自己。
但时间一天天过去,李梅还是没有消息。
华志成开始担心。他担心李梅母子遇到了什么意外。
同时,他自己的经济状况也变得很困难。
房贷每个月要还,生活费用也不少。没有了积蓄,日子过得很紧。
女儿的学费成了问题。华志成不得不向亲戚借钱。
亲戚们问他为什么缺钱,华志成不好意思说出真相。
他只说是投资失败了。但心里对李梅开始有些埋怨。
2
一年过去了,李梅还是没有消息。华志成意识到可能真的被骗了。
同事们开始议论这件事。有人说华志成太傻,有人说李梅就是骗子。
华志成听了很难受。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
但他还是不愿意相信李梅会故意骗他。也许她真的遇到了困难。
华志成继续寻找李梅的下落。他托人打听,但都没有结果。
2013年,华志成的生活更加困难。房贷压力让他喘不过气。
女儿华晓慧大学毕业了,在银行找到工作。她开始帮父亲分担压力。
华晓慧知道父亲的遭遇后,也帮着找李梅。但还是没有线索。
“爸,那个李阿姨可能真的跑了。”华晓慧说。
华志成摇摇头:“她不是那种人。一定是遇到困难了。”
“可是这么多年了,一点消息都没有。”华晓慧很担心父亲。
华志成叹了口气:“再等等吧。也许她会联系我们的。”
2015年,华志成的头发开始变白。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让他显得苍老。
他还是坚持寻找李梅。每次出差都会留意是否能碰到她。
但希望越来越渺茫。华志成开始接受现实:这55万可能要不回来了。
2018年,华志成终于还清了所有房贷。但这些年的艰辛让他身心俱疲。
同事们都劝他放弃寻找李梅。但华志成还是不死心。
他总觉得李梅一定有苦衷。她那么善良的人,不可能故意骗他。
2020年,华志成开始考虑退休的事。他已经51岁了,身体也不如以前。
这些年的压力让他患上了高血压。医生建议他少操心,多休息。
华晓慧也劝父亲:“爸,你不要再想那件事了。已经过去这么久了。”
华志成点点头,但心里还是放不下。
2022年,华志成开始办理提前退休手续。他想趁身体还行,好好享受一下生活。
但李梅的事情像一根刺,一直扎在他心里。
2024年春天,华志成正式退休了。他想着终于可以轻松一些了。
但关于李梅的疑问,还是时常困扰着他。
他有时候会想:李梅现在在哪里?她过得好吗?她还记得这笔债吗?
华志成从来没有恨过李梅。他只是想知道真相。
3
2024年6月的一个下午,华志成正在家里看电视。
手机突然响了,有短信进来。华志成拿起手机一看,愣住了。
短信是银行发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