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辽宁一个叫普兰店的地方发生了一件怪事。
那天早上,当地一大爷早起晨练,可他刚出家门就发现沿街马路上爬满了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螃蟹。
看个头,有点像河蟹,可是一般河蟹上岸不应该是雨过天晴的时候,彼时当地一直是晴天,怎么会有这么多螃蟹上岸游荡?
![]()
之后,大爷也顾不得晨练,赶紧把老伴喊出来一起捡螃蟹了。大爷说,这种螃蟹个头虽然不大,没什么肉,但是油炸起来巨香。
很快,老两口在街头捡螃蟹的举动引起了附近其他居民的注意,大家也都提着桶拿着塑料袋加入了捡螃蟹的行列中去了。
突然,人群中一个大妈随口问了一句,“该不会是要发地震了吧?不然怎么这么多螃蟹?”
一石激起千层浪,地震属于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谁也不希望发生,但很快,就有人反驳说,专家是说过发地震、海啸前,会有青蛙、老鼠等动物大体量迁徙,可没提到螃蟹啊!
可能是大家从没见过这么多螃蟹,也可能是这些螃蟹太诱人了,人们嘴上虽然讨论着地震的事情,手头却忙不迭地捡着螃蟹,毕竟这是白捡的便宜,傻子才不要呢!
这边的居民捡螃蟹是捡开心了,但村子里一个叫徐刚的男子可遭了殃……
![]()
那天并非所有人都上街捡螃蟹了,徐刚一家便是没有参与捡螃蟹的住户之一。
徐刚不是不想捡螃蟹,是因为他和妻子根本不知道这事儿。
头天晚上,徐刚和几个朋友在家里打麻将,一直打到下半夜才散场,过程中,他妻子端茶倒水、煮夜宵,几乎也是陪着熬了大半宿,所以两口子第二天多睡了会儿。
徐刚是村里的养殖大户,那几年一直养着一种很名贵的古莲花,据说这种古莲花还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发现的。
当时一支科考队在普兰店意外发现了一些古莲子,经生物化学分析发现,这些黑黢黢的莲子竟是一千多年前的产物,可以说是个“古董”了。
![]()
按理说,这么长年份的种子应该早就没有生命力,也不可能生根发芽了,但事后有专家试着培育这种古莲子时,竟成功发芽长叶,之后还开出了艳丽无比莲花。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莲花与普通莲花不一样,它的花瓣不多不少,有12瓣,并且颜色是那种罕见的红紫色,属于稀缺物种。
后来郭沫若同志知道这事后还专门为这种莲花作了诗,以吟咏它的美丽。
再后来,国家又拿出其中一部分种子分给了当地一些养殖大户,让这种莲花得以生长传播下去。
在此之前,徐刚是专门养鱼的,后来考虑到养殖生态循环以及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徐刚因一次偶然的机会从朋友那要到了一些古莲子,之后便在自己的鱼塘内养殖这种古莲花。
![]()
莲花盛开季节,隔着大老远就能看见徐刚家的鱼塘,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本来只是过去观赏莲花的,结果发现徐刚养的鱼也不错,就顺带买了些鱼。
可以说,有了这些古莲花之后,徐刚家的鱼一直都很畅销。
那么说了这么多,大街上人们争相捡拾的那些螃蟹跟徐刚又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那些螃蟹就是徐刚鱼塘里养的!
原来,前几年的时候,上徐刚家来买鱼的客户中经常有人建议徐刚养点螃蟹,说总吃鱼容易腻,反正是做养殖的,养什么不是养。
一开始,徐刚不以为意,后来说的人多了,他就硬着头皮养了一些,只不过徐刚比较低调,螃蟹是他在鱼塘里偷偷混着养的。
![]()
也因此,村里人基本都知道徐刚家养了螃蟹这事,所以那天看着满大街的螃蟹,那些人自然也不会联想到徐刚。
可徐刚一家不知情啊,直到那天下午有个邻居上徐刚家串门,徐刚这才发觉了事情的不对劲。
当时那个邻居是聊天时无意间提到的,说早上去街上捡到了好多螃蟹,味道很好什么的。
一开始,徐刚没在意,可过了一会儿,有人过来买鱼,徐刚上鱼塘边捞鱼时就发现了不对劲……
以往,只要徐刚往鱼塘边上一站,岸边水草丰茂的地方总会有鱼受惊后翻腾,可那天,这种现象并没有发生。
等徐刚伸出网兜在鱼塘里捞了好半天却一条鱼都没捞着,更让徐刚感到诧异的是,鱼没捞着也就算了,关键每一网兜上来,里面一个螃蟹都没有!
![]()
这时,徐刚立马想到了那个邻居的话,一种不好的预感瞬间袭上心头:难道村里人早上捡到的那些螃蟹是他家鱼塘里跑出去的?
看到这一幕,旁边的客户也是忍不住和徐刚开起了玩笑,“怎么,难道你鱼塘里的鱼都躲起来睡大觉了?”
徐刚当然知道这是玩笑话,也没理会,但是他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村民们捡到的那些螃蟹真是自家鱼塘里的?可是鱼塘里的鱼又去哪儿了呢?
徐刚不服气,又沿着鱼塘捞了好一会儿,仍旧是一条鱼一只螃蟹都没捞起来。
仔细检查了一下鱼塘的两个进排水口,发现并无异样,难道是鱼塘底部有什么漏洞或者鱼塘里的鱼都死了?
![]()
这时,旁边那个客户也看出了端倪,鱼塘里好像真的没鱼。
“奇怪,鱼都去哪了呢?活要见鱼死要见尸,可是纵观这鱼塘的各个角落都没有发现有死鱼啊!”徐刚小声嘀咕了一句。
“不会是趁着黑夜,有人将你鱼塘里的鱼都偷走了吧?”客服提醒了一句。
徐刚则一摆手表示不可能,鱼塘就在自家屋后,虽然没有装监控,但是从屋子里通过窗户直接就可以看到鱼塘的全貌。要是晚上有人偷鱼,多少都会有点动静和亮光,可徐刚一家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
送走客户后,徐刚妻子见他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便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客户空着手走了。
徐刚一边叹着气一边将鱼塘里捞不到鱼蟹的事告诉了妻子,妻子听后也觉得不可思议,他怀疑是不是鱼塘里的水质受到了污染,以致于鱼蟹都死了。
![]()
徐刚倒也听劝,第二天一早就将鱼塘水样送到了专门的检测机构,但是结果显示,徐刚家鱼塘的水质一点问题都没有。
“那就奇了怪了,既然水质没问题,那鱼都去哪了?螃蟹为何集体出逃呢?难道鱼跟螃蟹一样自己逃走了?”
那两天,徐刚几乎茶饭不思,在鱼塘岸埂边一坐就是大半天,看着满塘的古莲花,徐刚却没有心情欣赏。
他实在想不明白,那些鱼又没长脚,它能去哪呢,螃蟹又为何会逃走?
徐刚妻子见丈夫这个样子,也是焦急的很,鱼塘里的鱼蟹不见了,她固然难受,但她更担心丈夫的身体。
![]()
那天中午,徐刚依旧在鱼塘边踱步,他妻子则是给他做了几道可口的菜,饭熟后,她便去鱼塘唤丈夫回家吃饭。
然而,当徐刚妻子来到鱼塘岸边时,也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彼时,徐刚家鱼塘岸边依稀栽了几棵柳树,原本这些柳树都是笔直生长的,但那天徐刚妻子来到鱼塘边叫丈夫回家吃饭时,却发现其中一棵柳树竟然是歪斜的。
“好端端的,也没刮大风,树怎么歪了呢?”徐刚妻子带着疑惑,将这事告诉了徐刚。
由于徐刚心里一直想着鱼的事情,他并没有注意岸边柳树的情况,被妻子这么一说,他立马过去查看,果然发现柳树歪了许多。
“好家伙,原来是柳树底下被打了洞,你快看!”徐刚正愣神,妻子又有了新的发现。
![]()
顺着妻子手指的方向看去,徐刚也发现了柳树底下那些拳头大小的洞,像是什么动物挖的。
徐刚又查看了一下其他几棵树,几乎每棵树周围都有一两个这样的坑洞,柳树歪斜的原因找到了。
那么这些洞是什么东西打的呢?这与鱼塘里的鱼莫名消失有关联吗?
疑问越来越多,徐刚心乱如麻。
尽管如此,饭总是要吃的,妻子便招呼徐刚先回去吃饭,回头再研究鱼塘的事。
可就在这时,徐刚看到鱼塘水面上隐约漂浮着一些绿色碎末,仔细一看发现那是古莲花的根茎!
![]()
看到这一幕,徐刚的血压一下子上来了,先是鱼塘里的鱼和蟹不见了,现在连里面的古莲花都遭了殃,徐刚气得不行。
就在这时,一邻居路过,见徐刚夫妻俩愁眉苦脸的样子,那人便问徐刚发生了什么事。
徐刚倒也没隐瞒,便将这几日来的几件蹊跷事都说了出来,谁知邻居听后猛地一拍大腿:
“你这塘子里不会进了水猴子吧?我们隔壁村有个养鱼的之前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年前明明放了几千尾鱼苗,到第二年打鱼时所剩无几,最后把水抽干才发现里面有水猴子……”
所谓的“水猴子”就是水獭,专吃鱼苗,别说鱼塘了,就是水库里有这东西,要不了多久,里面的鱼就会被这东西吃个精光。
![]()
听邻居这么一说,徐刚不禁脊背发寒,如果真是水猴子作祟,那必须要将其揪出来,否则就别想好好养殖了。
之后,徐刚也顾不得吃午饭,当即就把家里的抽水泵拖了过来,他准备将塘水抽干,活捉水猴子!
大概抽了4个多小时,鱼塘里的水终于见底了,徐刚也死心了,因为里面果真没有鱼和螃蟹,但是也没见到什么水猴子。
徐刚打算再多抽一会儿,然后直接下塘一探究竟。
这时,旁边也多了许多看热闹的村民,他们也都想看看这水底下究竟有何方神圣,让徐刚夫妻蒙受如此委屈。
“快看,那是什么?滑不溜秋的……”
![]()
突然,围观人群中有个人指着塘底淤泥大喊,徐刚一看,却愣住了,只见淤泥里有七八只像猫又有点像松鼠之类的动物在到处穿梭,灵活极了。
徐刚赶紧拿起网兜,准备下去将那东西捕捞上来,可他前脚刚下到淤泥里,那野物速度极快,竟不约而同向另一个方向的岸边跑去,眨眼的功夫就全钻进了岸边那些拳头大小的孔洞里去了。
徐刚定睛一看,那些孔洞和之前在岸边柳树底下发现的那些洞一般大小,只不过鱼塘岸边的洞之前有水淹没看不到,现在水全部抽干了,这些洞也都显露了出来。
徐刚立马反应了过来,鱼塘底部靠近岸边的那些洞穴很有可能和柳树下面那些洞穴是相通的。
换句话说,只要堵住鱼塘底部的那些洞,然后顺着柳树底下的那些洞挖掘,就一定能揪出这“幕后黑手”!
![]()
事不宜迟,徐刚赶紧招呼妻子和其他几个村民一起帮着守住岸上的那些洞穴,他自己则拿尼龙袋将鱼塘岸边的那些洞穴悉数堵住了。
做完这些,徐刚便招呼邻居们一起帮着挖掘岸边的那些洞穴。
这不挖不知道,一挖吓一跳,当几人掀开岸边几块砖石后,一些密密麻麻的洞穴网赫然呈现在众人眼前,有的有拳头大,有的几个洞穴距离太近,都出现了明显的塌方迹象。
很快,徐刚率先捉住了一只像老鼠的动物,只不过它的个头比老鼠大了许多,长长的尾巴,棕黄色的毛,头有点像蝙蝠的头。
“这是什么?”徐刚疑惑地看着众人,不料,在场竟没有一人能说出这种动物的名字。
无奈,徐刚只好带着这种动物找到了当地的动物专家,专家只看了一眼就说揭开了这种动物的身份。
![]()
专家表示,在徐刚家鱼塘底部及柳树下到处打洞的这种动物名叫麝田鼠,又叫水田鼠、青根貂,体长30-50公分,体重能长到五六公斤。
罪魁祸首终于找到了,徐刚询问专家有什么方法消灭麝田鼠,专家表示麝田鼠是一种比较名贵的经济动物,可以因地制宜,尝试着人工养殖,其经济价值不比鱼蟹差。
之后,徐刚听从了专家的建议,先是买了几只地笼,安放在鱼塘和柳树下,逮捕到一定数量的麝田鼠后,他又单独找了一个小点的池塘将这些麝田鼠养了起来。
![]()
一年后,徐刚靠着这些麝田鼠不断繁殖,规模竟达到了近千只,有记者知道此事后对此事进行了采访报道,后来有人找到徐刚,愿意收购他的这些麝田鼠。
徐刚也是靠着这些麝田鼠轻而易举弥补了先前鱼蟹和古莲花的损失,甚至还赚了更多。
不得不说,徐刚也是因祸得福,因麝田鼠损失了鱼蟹和古莲花,却意外遇到了新的致富机会,也算是可喜可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