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基于真实社会事件改编,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人名均为化名,部分细节经过艺术处理。
"爸!您这是要气死我们吗?八万块钱买个破铜烂铁!"
"就是啊,爷爷,您平时连菜都舍不得多买一斤,怎么..."
"你们懂什么!"老爷子王德贵重重地拍了拍桌子,"我做了一辈子古董生意,还能看不出好坏?"
"看不出好坏?您都被骗两年了,那破关公像到现在还杵在角落里积灰呢!"
儿子王建国指着客厅角落那尊黑漆漆的关公像,语气中满是怨气。
![]()
01
两年前的那个秋日,阳光透过梧桐叶洒在潘家园的青石板路上,王德贵怎么也没想到,这会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
王德贵70岁,住在东城区一栋老旧的筒子楼里。年轻时在琉璃厂古玩店当过三年学徒,后来被分配到国营工厂做了30年钳工。退休后靠每月3000元养老金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但王德贵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周六都要去潘家园逛早市。虽然囊中羞涩,很少出手,但看看那些古玩字画,回忆一下年轻时的岁月,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那天是2021年10月的一个周六。王德贵早上5点就起床了,简单洗漱后,带着保温杯和几个馒头就出门了。从筒子楼到潘家园,他要坐两趟公交车,花上一个多小时。
"老王,又去潘家园啊?"楼下的刘大妈正在扫楼道。
"是啊,去看看,不买。"王德贵笑着回应。
刘大妈摇摇头:"都这把年纪了,还折腾什么。"
到了潘家园,早市刚刚开始。王德贵像往常一样,在各个摊位间慢慢踱步,偶尔停下来看看感兴趣的东西,和摊主聊几句。
走到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摊位时,王德贵的脚步停住了。
摊位上摆着各种古玩杂件:瓷器、玉器、铜器、字画,看起来都很普通。但其中一尊关公像却让他眼前一亮。
这尊关公像约40厘米高,通体呈暗红色,关公端坐在椅子上,右手抚须,左手持刀,神态威严。最让王德贵震撼的是那双眼睛——炯炯有神,仿佛要从铜像中走出来一般。
"老爷子,看上这个了?"摊主是个40多岁的中年人,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说话带着河北口音。
王德贵蹲下身子,仔细端详着关公像。铜质厚重,分量不轻。胡须的纹理清晰可见,每一根都雕得栩栩如生。盔甲上的纹饰精细复杂,显然出自高手之手。
"这是从哪里来的?"王德贵问。
"我家祖传的。"摊主压低声音,四下看了看,"我爷爷当年在宫里做过事,这是他带出来的。清代宫廷造像,绝对的真品。"
王德贵心中一动。凭借年轻时在琉璃厂学到的一点皮毛,他觉得这关公像确实不简单。现在市面上的仿品,要么雕工粗糙,要么神态呆板,像这样神韵俱佳的实在少见。
"多少钱?"王德贵试探性地问。
"这个价。"摊主伸出两根手指,"20万。"
王德贵差点没站稳。20万,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他一年的养老金才3万多,就算不吃不喝,也要攒好几年。
"太贵了,我买不起。"王德贵摇头准备离开。
"等等,老爷子。"摊主拉住他,"我看你是真心喜欢,而且也懂行。这样吧,我再便宜点。"
"便宜多少?"
"15万,这已经是友情价了。"摊主做出一副心疼的表情,"要不是家里急用钱,我绝对不会卖的。"
王德贵还是摇头。15万对他来说依然遥不可及。
"12万,不能再少了。"摊主咬咬牙,"这是我的底线。"
王德贵在摊位前踱步,内心做着激烈的斗争。他真的很喜欢这尊关公像,但12万的价格让他望而却步。
"我只有8万。"王德贵咬牙说出了这个数字。这是他存折里的全部积蓄,再加上儿子王建国的2万块钱。
摊主听了,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他在摊位前走来走去,不断地摇头叹气。
"老爷子,你这是要我命啊。8万块钱,连成本都不够。"
"那算了,我走了。"王德贵作势要走。
"等等!"摊主又拉住他,"老爷子,看你是有缘人,而且确实懂行,我就亏本卖给你。但有个条件,必须现金交易,不能刷卡。"
王德贵心中一喜,连忙点头同意。
"那我去取钱。"
"行,我在这里等你。"
王德贵急匆匆地赶到最近的银行。取钱的时候,他的手都在颤抖。存折里的6万块钱,这是他和老伴张桂花的全部积蓄,是他们的救命钱。
"老爷子,您确定要全部取出来吗?"银行工作人员确认道。
"确定。"王德贵点点头。
回到摊位,王德贵又给儿子王建国打了电话。
"建国,你能不能借我2万块钱?"
"爸,您要钱干什么?"
"我看中了一个古董,想买下来。"
"爸,您别乱花钱。现在骗子特别多,专门骗老人。"
"不是骗子,是真的古董。建国,你相信爸爸的眼光。"
王建国拗不过父亲,答应了借钱。不过他再三叮嘱:"爸,您可千万别被骗了。"
下午2点,王德贵凑齐了8万块钱,全部是现金。摊主检查了钱的真伪,满意地点点头。
"老爷子,这关公像就是你的了。"摊主把关公像用麻布袋包好,"你可得好好保管,这是真正的宝贝。"
王德贵小心翼翼地抱着关公像,心情无比激动。他觉得自己捡了个大漏,买到了真正的宝贝。
从潘家园回到家,已经是下午6点了。王德贵费了很大力气才把关公像搬上三楼。
老伴张桂花正在厨房做饭,听到客厅的动静,出来一看,当场就愣住了。
"老头子,你这是买了什么?"
"关公像,清代宫廷造像。"王德贵得意地说,"8万块钱,值了。"
"什么?8万块钱?"张桂花一屁股坐在沙发上,"老头子,你疯了吗?"
"桂花,你不懂。这是真正的古董,宫廷造像。"王德贵小心翼翼地把关公像摆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你看这神态,你看这雕工,绝对是真品。"
"什么真品假品的,8万块钱啊!"张桂花哭了,"这是我们的救命钱,你怎么能这样糟蹋?"
"桂花,相信我,这是宝贝。"
正说着,王建国下班回来了。他一进门就看到了客厅里的关公像,脸色立即变了。
"爸,这是什么?"
"我买的关公像,清代宫廷造像。"王德贵有些得意。
"多少钱?"
"8万。"
王建国当场就炸了:"8万?爸,您疯了吗?"
"建国,你不懂。这是真品。"
"真品?这就是个破铜烂铁!"王建国指着关公像,气得浑身发抖,"爸,您被骗了!现在的骗子专门骗老人,您怎么这么容易上当?"
"我没上当!"王德贵也急了,"我在琉璃厂学过古董鉴定,这绝对是真品。"
"您学过什么?您就是个钳工!"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
![]()
父子俩越吵越厉害,险些动起手来。最后还是张桂花拉开了他们。
"行了,都别吵了。"张桂花抹着眼泪说,"钱都花了,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筒子楼。楼上楼下的邻居都知道了这件事,背后议论纷纷。
"听说老王头花8万买了个假古董。"
"8万?我一年都挣不了这么多钱。"
"我看他是老糊涂了,这么容易就上当。"
"唉,老人家就是容易被骗子盯上。"
还有人幸灾乐祸:"活该,平时装得那么有学问,这下露馅了吧。"
王德贵听到这些话,心如刀割。但他还是坚持认为自己没有买错。
02
从那天起,王德贵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每天早上7点,他准时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给关公像擦拭。他专门从琉璃厂买来了擦拭古玩的专用布,动作极其小心,仿佛在伺候真正的宝贝。
王德贵越看越觉得这关公像不简单。关公的胡须纹理清晰,每一根都雕得栩栩如生。眼神凌厉,仿佛随时都要开口说话。盔甲上的纹饰复杂精美,显然出自宫廷工匠之手。
最让王德贵坚信不疑的是,关公像的铜质有着特殊的包浆。这种包浆不是一两年能形成的,必须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氧化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这绝对是真品。"王德贵自言自语道。
但家人不这么认为。
儿子王建国实在看不下去了,找来了琉璃厂的老师傅李大爷。李大爷在琉璃厂干了一辈子,见过的古董不计其数,在圈子里很有威望。
"李大爷,您帮我看看,我爸这个关公像是不是真的。"王建国说。
李大爷戴上老花镜,仔细端详着关公像。他用手摸了摸铜质,又用放大镜看了看细节。
"老王,你这个啊..."李大爷摇摇头,"是现代电镀工艺,价值不超过200块钱。"
"不可能!"王德贵不服气,"您再仔细看看,这包浆,这雕工,怎么可能是现代仿品?"
"老王,你别不服气。"李大爷耐心地解释,"现在的造假技术很高明,连我们这些老行家都经常上当。你看这个底座,明显是现代机械加工的痕迹。"
王建国又找来了古玩市场的"专家"赵老板。赵老板开了一家古玩店,在潘家园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赵老板,您帮我看看这个关公像。"王建国说。
赵老板看了一眼,立即摇头:"这是高仿品,现在市面上到处都是。200块钱都不值。"
"您再仔细看看。"王德贵不甘心。
"老爷子,我做了20年古玩生意,这种仿品见得多了。"赵老板指着关公像说,"你看这个颜色,是人工做旧的。真正的古董不是这个样子的。"
面对两个专家的一致否定,王德贵开始怀疑自己。但每当他看到关公像时,内心深处还是觉得它不一般。
"也许是我看错了。"王德贵在心里默默地说。
但第二天早上,他还是准时起床,给关公像擦拭。
家庭关系越来越紧张。
老伴张桂花开始和他分床睡,每天对他冷眼相对。以前夫妻俩虽然不富裕,但日子过得很和谐。现在因为这8万块钱,家里的气氛变得很压抑。
"老头子,你知道我们现在还有多少钱吗?"张桂花指着存折说,"一分钱都没有了。"
"桂花,你相信我,这真的是宝贝。"
"宝贝?专家都说是假的,你还要坚持什么?"
儿子王建国见面就冷嘲热讽:"爸,您那个宝贝今天又升值了吗?"
"建国,你怎么能这样说话?"
"我怎么说话?我那2万块钱是给儿子交学费的,现在都被您糟蹋了。"
连10岁的孙女也受到了影响。以前她最喜欢来爷爷家玩,现在也不愿意来了。
"爷爷,你为什么要买那个破东西?"孙女天真地问。
"那不是破东西,那是宝贝。"王德贵强忍着内心的痛苦。
"可是爸爸妈妈都说你被骗了。"
王德贵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因为这8万块钱,家里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原本就不宽裕的生活,现在变得更加困难。
买菜时,张桂花总是挑最便宜的买。以前偶尔买点肉改善伙食,现在连豆腐都要犹豫半天。
"都是因为你那个破关公像。"张桂花每次买菜回来都要抱怨。
更让王德贵愧疚的是,张桂花的高血压药都换成了便宜的国产药。
"进口药太贵了,吃不起。"张桂花说这话时,眼中满含泪水。
"桂花,我对不起你。"
"你对不起的不只是我,还有整个家。"
邻居们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楼下的刘大妈见到王德贵就摇头叹气:"老王,你这是何必呢?"
楼上的小李也不再和他打招呼,见面就绕着走。
"老王头真是老糊涂了,8万块钱买了个破铜烂铁。"
"我看他是想发财想疯了,这么容易就上当。"
"以后得离他远点,别被他带坏了。"
王德贵听到这些话,心如刀割。但他还是坚持每天擦拭关公像,坚持自己的判断。
![]()
夜里,他经常失眠。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着白天的事情。
"也许我真的被骗了。"他有时候会这样想。
但当他看到关公像时,心中又会涌起一种强烈的信念:"这绝对是真品。"
心理煎熬比经济困难更加痛苦。王德贵开始严重失眠,经常在深夜对着关公像自言自语。
"关公爷,你到底是不是真的?"他问关公像,"如果是假的,你为什么要折磨我?"
有时候,他甚至想要砸掉这个"祸害"。但每次举起锤子,又舍不得下手。
03
时间一天天过去,王德贵的痛苦也在一天天加深。
两年的时间,对普通人来说也许很短,但对王德贵来说却是漫长的煎熬。
生活越来越困顿。每月3000元的养老金,要支付房租、水电费、医药费,现在连买肉都成了奢侈。
"老头子,我们今天吃什么?"张桂花每天都要为一日三餐发愁。
"随便吃点什么都行。"王德贵说。
"随便吃点什么?你看看菜篮子里还有什么?"
菜篮子里只有几个土豆和一把青菜。
"要不我去借点钱?"王德贵提议。
"借钱?你还好意思说借钱?"张桂花的眼泪又流了下来,"都是因为你那个破关公像,现在谁还敢借钱给我们?"
张桂花经常偷偷抹眼泪,以为王德贵看不见。其实王德贵都知道,这让他更加愧疚。
去年冬天,北京下了一场大雪。雪化了以后,天气变得特别冷。张桂花因为高血压发作,被紧急送进了医院。
"医生,我老伴的病情怎么样?"王德贵焦急地问。
"病情不算严重,但需要住院观察几天。"医生说,"建议住VIP病房,环境好,有利于病人康复。"
"VIP病房多少钱一天?"
"800块钱。"
王德贵算了算,住一个星期就是5600块钱,这对他来说是个天文数字。
"能不能住普通病房?"
"当然可以,但环境没有VIP病房好。"
王德贵咬咬牙,选择了普通病房。
住院期间,王德贵想给老伴买点营养品,但看到价格后又放了回去。
"算了,买点便宜的水果就行了。"
张桂花躺在病床上,看着丈夫为难的样子,眼中满含泪水。
"都是因为你那个破关公像,现在连住院都住不起好病房了。"
王德贵握着老伴的手,心中愧疚万分。但他还是不愿意承认自己被骗。
儿子王建国的怨恨更加深重。
原本他计划用这8万块钱给儿子交学费,现在只能贷款。每个月3000块钱的还贷压力,让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爸,您知道我现在每个月要还多少钱吗?3000块!"王建国见到父亲就忍不住发火,"我一个月的工资才5000块钱,还完贷款就剩2000块钱。我们一家三口怎么生活?"
"建国,我知道对不起你。"
"对不起有什么用?您那个破关公像,把我们全家都害了!"
王建国的妻子也对王德贵很有意见。
"爸,您这样下去不行。"儿媳妇说,"您把那个关公像卖了吧,哪怕卖500块钱也比放着强。"
"不行,我不能卖。"王德贵固执地摇头。
"为什么不能卖?明明是假的,您还要坚持什么?"
"我相信我的判断。"
儿媳妇气得直跺脚:"您这是固执己见!"
多年老友老钱也来劝过他几次。
"老王,你就认栽吧。"老钱说,"把关公像卖了,哪怕500块钱也比摆着强。"
"我不卖。"王德贵固执地摇头。
"你这是何必?明明是假的,你还要坚持什么?"
"我坚持我的判断。"
"你这是拿全家人的生活开玩笑!"老钱气得摔门而去,"你这是固执己见!我们老死不相往来!"
从此,两个老友再也没有见过面。
社会压力更是让王德贵喘不过气来。
小区里的人都知道他花8万买了个假古董。每次下楼买菜,都能听到窃窃私语。
"看,就是那个老王头,8万块钱买了个破铜烂铁。"
"我看他是想发财想疯了,这么容易就上当。"
"真是老糊涂了,这么大岁数了还被骗。"
有的人甚至当面嘲笑:"老王,你那个宝贝现在值多少钱了?"
"老王,听说你买了个古董,什么时候让我们开开眼?"
王德贵强忍着屈辱,默默承受这一切。
最难受的是,连邻居家的孩子都知道了这件事。
"爷爷,听说你买了个假古董?"一个小孩天真地问。
"不是假的,是真的。"王德贵强忍着泪水。
"那为什么大家都说是假的?"
王德贵无法回答。
尽管所有人都说他被骗,王德贵还是每天擦拭关公像。他告诉自己:"我做了一辈子古董生意,不可能连这点眼力都没有。"
但在深夜独自面对关公像时,他也会怀疑,也会绝望。
"关公爷,你到底是不是真的?"他一遍遍地问。
"如果你是真的,为什么所有人都说你是假的?"
"如果你是假的,为什么我总觉得你不一般?"
两年的时间里,关公像就像一个无声的嘲讽,静静地立在客厅角落。虽然王德贵每天都擦拭,但还是积了一些灰尘。
有时候,王德贵看着它,眼中满含泪水,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对是错。
"也许,我真的被骗了。"在最绝望的时候,王德贵也会这样想。
但第二天早上,他还是会准时起床,给关公像擦拭。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两年。
两年来,王德贵的头发更白了,背也更驼了。但他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
"我相信我的判断。"这是他经常说的话。
最后的坚持让他变得更加孤独。除了每天和关公像说话,他几乎没有别的交流。
"关公爷,你是我唯一的朋友了。"王德贵对关公像说,"所有人都说你是假的,但我相信你是真的。"
绝望时刻如影随形。两年的时间里,王德贵不止一次想过要放弃。
"也许我真的错了。"他在心里默默地说。
![]()
这天上午,王德贵正在阳台上晒太阳,看着楼下孩子们玩耍,心情格外沉重。忽然听到敲门声,连敲三下,很有节奏。
"请问是王德贵先生吗?"门外站着两个穿着深色西装的中年人,神情严肃,"我们是工作人员,这是我们的证件。"
王德贵接过工作证,手不由得颤抖起来,上面的红印和钢印都很清晰。
"王先生,我们接到相关部门的举报,您家里收藏了一件重要文物,需要进行核实登记。"其中一个戴眼镜的工作人员拿出记录本,严肃地说道。
"什么...什么文物?我家哪有什么文物啊?"王德贵结结巴巴地问,心跳加速。
"就是您在两年前,2021年秋天,在潘家园古玩市场购买的那尊关公铜像。"
听到这话,王德贵感觉天旋地转,双腿发软,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差点跌坐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