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图来源于网络
我当县长时遇到的两件糗事
文 / 侯波
来源:公众号“陕北文坛”
2015年到2018年,我在子长县任挂职副县长。刚一上任,就闹了两个大笑话。
挂职副县长虽然是市委组织部发的文,但到县里后,还要经过人大任命这道程序的。不一样的正式县长是由全体人大代表选举,挂职副县长是由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选举,不仅仅是委员。
选举那天,人大会议室有三十多号人,会议由人大主任主持。会上我读了供职报告,然后大家就开始投票,就在投票当儿,人大一位副主任对我说:“一会儿票投完了,还要宣誓哩,到时我读什么,你就跟着我读。”
我一听这话,心里顿时有点慌,嘴里答应说好啊好啊。但同时又犹疑着怕给大家留下不好的印象,琢磨了半天,就又问这位何主任:“那你到时用方言读呢,还是普通话?”这位副主任说:“当然是普通话啊。”我一听到这话,才放下心。
一时,大家投票完了,主任就提上来一块方牌子,立在了主席台前,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这时的主席台上已都走开了,副主任就与我两人右手握拳,背对着大家,开始宣誓。副主任读一句,我读一句,前边的几句话都比较顺当,但读最后一句时,话语实在太长了,是要为建设富裕子长、文明子长、和谐子长而努力奋斗什么的。等他一领读完,我生怕把字读错了,就全身心集中这些字上面。结果没想到,这句读完了,这位领读的副主任突然来了一句,“领誓人,某某某”,这句话木牌上可没有写啊,我脑子一急,随即大声跟着读道:“领誓人,侯波”。话音刚落,“哄”的一声三十多位人大委员都笑了起来。我这才意识到自己读错了,连忙重新举起右手来,读道:“宣誓人,侯波”——这个事一时就成了大家的笑料。
后来与这位领读的主任熟了,他笑话我把宣誓人读成了领誓人。我说:“多亏我脑子转得快呢,要不,说不定还会跟着你一起读成领誓人某某某呢。”
再后来,我就领到了那张至今仍引以为傲的县长任命书。然后拿回了家,小心翼翼地交给了老婆。
其实,说来说去,像这样的笑话还有很多的,比如说,第一次参加会议时,政府办秘书通知开常委扩大会,我心里就直嘀咕自己又不是常委啊,怎么参加,但也不好意思问,就匆忙间赶到了会议室,坐到了自己的桌签前,座位上这时已放着一叠厚厚的资料,是今天的常务会扩大会议议题。会议开始了,议程共有十多项,都是各部门的具体事。比如说,轮到土地局的事了,土地局局长便从门外进来,坐在会议桌的另一头,开始照文件说这个事,他说完了,分管土地的县长,便把这事的由来,为什么要做,要怎样做,给大家解释一遍,这时正县长又接着补充几句,最后由县委书记拍板定案,这件事就算过了,接着,进行下一个议程。当然,参会的人尽可以对一些事发表一些意见,但都很短也很少。据我以后观察,这些上会的事都应该是提前沟通好的,能够提到会上来,也就是要大家举个手表个态而已。只有一次,是县上的一些地方街道名的更改,这虽说是个简单的事,但本地几位领导极力反对,他们都说地名大家叫习惯了,并且每个名字都有一段故事一段来历,如果随意更改,会引起老百姓误会的。就这样,这件事便放了下来。
第一次参加常委扩大会,我就闹了个笑话。会议一共有十四个议题,一个一个接着过,进行完十三项,会议就暂时停了下来,有两个副县长站起身来,合上自己的本子往外走。我闹不清原因,就只能坐在原地等,一付继续开会的架势。这时会场里的停顿有点长,一直也没有人发言,我云里雾里,一时也闹不清是咋回事。不知道两个副县长为啥要离开,不知道大家为啥不开会。并且县委书记还抽起了烟。就在这时,有人悄悄地推开了后门,叫道:“侯县长,侯县长。”我听见叫声,扭头看见政府办主任正给我做手势让我出来呢。瞬间我就明白了,便合上了本子往外走。一出得门,主任告诉他说:“下来的第十四个议题是研究人事的会,只有常委才参加。”
到这时我才这才弄明白,原来那两个先走副县长不是常委,剩余的那几个人都是参加会的,大家一直默不作声,其实就是在等着我离开会场。
加主编微信TZBB668,备注进群,可进大观粉丝群(本群为邀请制,谢绝空降)
注:除本平台声明的原创外,其它内容源于网络或它方投稿,旨在供读者多种文化视角的探讨与解读,并不代表“新大观”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将第一时间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