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述乔羽故事的意外收获
文/周长行
6月20日是著名艺术家乔羽逝世三周年的日子,任城电视台新闻部主任孔丽邀约我去济宁一中(乔羽的母校)作一场“报告”,讲述乔羽故事,也算是对先生的一次纪念活动。
我当即就答应下来,却随即又有点后悔。
按说讲乔羽故事,我是没有理由不答应的。因为我已经写作出版两部乔羽“故事”,《大国词人乔羽传》也即将出版,我有义务有责任也有条件把自己所知道的乔羽故事传播开去。
然而,去给孩子们讲乔羽故事,在先也有过几次,但每次我都有所“担心”。总觉得一个古稀老人在台上唠叨不休,孩子们听得进去吗?如今的中学生还爱听这类“老故事”吗?种种疑虑,让我忐忑不安。
然而,到开讲时看上去孩子们竟听得津津有味,对话交流也很踊跃。课后有十多个孩子追上我又是签字又是写寄语,合影留念什么的,我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然而我明白,这些表面气氛未必能真的说明我的“演讲”效果会好到哪里去。
让我更感意外的是任城电视台的同事们竟然把我的“讲演”制作了十集视频节目,在视频号、微信群、朋友圈、抖音等渠道里广为传播,据主要制作人窦辉透露:仅“唯一买不起校服的学生”那一集在抖音上的点击率就早已突破百万。我从来不看抖音,我所能看到的是窦辉发到我微信上的标示着“任城融媒”字样的视频。
“讲演”被搬到视频上,几乎就是另一番模样,生动鲜活了许多。这是同事们的一次创作成果。在编辑制作之前,我把我收藏保存了几十年的乔羽在其各个年龄段与一中相关的照片和视频资料交给了窦辉。他们把我“讲演”的部分内容与乔羽的视频资料重新整合,构思制作成为乔羽与周长行关于济宁一中的“对话”。这种表达方式,恰是这档节目的亮点所在。尤其是两个济宁人,“一口济宁话”的一唱一和,你来我往,让视频节目的乡土气息得以“饱满”呈现。一档非常接地气的节目,自然受到观众们的欢迎。怪不得在上万条的留言里,有许多观众朋友说:我们再次看到生活中的乔羽,是那样的可亲可爱!竟有一些漂泊在外地的济宁人被节目中的浓浓“乡音”感动哭了。为制作这档视频节目,任城电视台的同事们呕心沥血、加班加点、精益求精,每一集的毛片都首先送给我过目,然后再播发出去。为了我的“一堂课”,他们竟忙活了十多个日夜。我深受感动,更在如何讲好乔羽故事方面受到激励,获益匪浅。
这档视频节目的遗憾之处,就是我念稿子的那些镜头。那么好的现场一旦低头念稿子,其效果必定逊色不少。好在制作者匠心独运,尽量使用了我自由发挥脱稿讲述的内容,一旦不得不用念稿内容时,编辑者们就尽量用乔羽的外景镜头烘托之,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使视频片增色不少,流量激增。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近日又有学校邀我去讲乔羽“一条大河”的故事,是啊,先生的故事都在他的“一条大河”里。
注:写于7月6日。插图:作者与乔羽,拍摄于1999年夏天,北京方庄。
![]()
【作者简介】周长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记者,乔羽研究专家。主要著作:①长篇报告文学集《鲲鹏腾飞的地方》(1988年8月,广州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②《大京九解说词》(与人合作。1996年3月,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③长篇报告文学集《赵忠祥写真》(1996年11月,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④长篇纪实文学《乔羽恋歌》(1999年4月,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⑤长篇人物传记《不醉不说 乔羽的大河之恋》(2007年7月,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⑥长篇报告文学集《伟大的我们》(2011年8月第一版,2011年12月第二版,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⑦长篇报告文学《大浪淘金》(2012年7月,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⑧《大国词人乔羽传》,即将由北京华文出版总局出版发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