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周末闲聊的时候,胖猫跟大家说点管理上的“小体会”!
在生物医药行业,创新项目和初创企业的团队规模都不大,十人左右甚至更少的小团队极为常见。
团队虽小,不光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形式了,是要肩负起技术攻关、项目推进、合规申报等多重重要任务的“特种分队”了。
如何带好这样的小团队,既能高效推进业务,又能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
今天,结合行业特点,胖猫跟各位读者老爷瞎说一下小团队管理的“三板斧”
PART
#01
业务熟手≠团队灵魂
生物医药行业高度专业化,很多小团队,在选人的时候很多团队喜欢从市场上招来有经验的“业务熟手”!
希望“业务老手”能做到以一敌十的效果!
这个趋势,不难从初创公司BP中对创始团队履历的“吹捧中”看出端倪!
“业务熟手”本事没问题,但是能否和项目或者公司匹配,这需要带队人亲自把关,千万别指望这些人能一来就解决团队的短板。
业务熟手能带来经验,但能否融入团队文化、适应公司发展方向,还是需要“带头人”亲自带、亲自调理,以让高薪聘请的大牛更好的发挥出应有的潜力!
要定做事情的SOP,约法三章,经验要在SOP约束范围内发挥作用,而非以老卖老的为所欲为;
要定基调,确保新员工的能力能真正“移植”到老团队的体系中。给“业务熟手”应有的职位和地位,要敢于压任务、定KPI,一切以结果说话。
很多小公司请到了“业务熟手”,认为人家能看上自己这个小庙就谢天谢地了,因此从开始就“奉为天神”,到最后拿不到结果,双方都尴尬至极!
小团队,每个人都是精兵干将,要用结果说话!履历很重要,但只是入门的“门票”,战绩还得靠自己!
PART
管理是极耗心力的事,学会放手很重要!
小团队,很容易让管理者有“容易管理”的错觉!
这导致很多生物医药团队的老板,既要做科研、盯项目、谈合作,还要管团队。
全部都要抓,结果什么也抓不住!
管理是管理者时间和精力的分配“艺术”,不光要把握好“度”,并且要能协调好“量”,这直接决定了团队和业务的上限。
过度输出,员工会觉得很爽,但他们的成长就会很慢;老板管太多,在项目遇到难题的时候,其它人会自然而然的把任务留给老板善后,毕竟甩锅的最高境界就是甩锅给老板了!
对应的 ,管太少,团队容易松散。不过,这个极端一般很少有人走。
如何找到平衡?建议多开短会,多做一对一沟通,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不要贪心。
用“能立刻转化为业务能力”的内容去要求和培养员工,要给团队留下30%的思考空间,以及要让他们为自己职责内的结果负责!
那老板自己做什么?
很简单:定战略、定方向、定责任!分任务、分酬劳、分奖金!
PART
能力与态度,如何精准“拿捏”?
Biotech的老板, 业务认知和前瞻视野要高于团队,才能让员工“心服口服”。
这么复杂的业态,你对药物的研发流程不懂,基本就不要开局创业!
尤其是有些老板,自以为是,在关键时刻“不懂装懂”,为体现自己的地位而“指手画脚”,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非主流”的项目出现,损失自然加在公司头上。
对于员工,有的能力强但态度一般,有的态度好但业务比较弱。
小团队的老板愿意选择后者,因为好管理,好拿捏,但是短期好管理,长期是很难拿到结果的! 一个人,没有牛掰的业务实力,只有好的态度,那是不可能在创新药领域做出什么成就的!
胖猫觉得,要多选“有能力”的人才,及时对方是“刺儿头”,要用自己的领导力来对他进行调校、激活。
结合具体的研发业务细节,私下、团队内和公开的方式进行激励或者批评。
提成、底薪、绩效、额外奖励的作用要能够分清楚,关键节点要舍得投入,让牛人有“能者多得”的体验!
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内部赛马,激发团队成员的竞争和兴奋点,调动他们的主动性。
一旦选好成员后,要及时感知团队的日常状态, 及时调整管理方式。
虽然都是“精兵悍将”,但每个成员的成长速度、兴奋点、痛点都不同,老板既要做导师,也要做老板。
说破大天,老板要能稳稳的带领团队过“湍急大河”,而且要保证过了河能拿到最终的结果!这一点,我建议大家好好学习下当年的“四渡赤水”!
还有其他闲聊的文章,大家可以随意翻看
5、《》
6、《》
7、《》
8、《》
9、《》
深度学习的参考资料还有自制学习资料,欢迎大家到加入胖猫星球获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