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238分,你怎么会考成这样?”
高考成绩出来了,有人欢喜有人愁,陈远辉家就是后者。他的儿子陈小安这次考试竟然只考238分,看着网页上的成绩,陈远辉与妻子二人差点气晕过去。
比起父母的气愤与担忧,陈小安却表现得十分平静,甚至直言道:“238分怎么了?这个分数,清华北大都会争着要我!”
陈远辉恼羞成怒,觉得儿子在胡言乱语,可令他万万想不到的是,几天后,北大招生办的人竟然真的上门了......
![]()
01.
六月的最后几天,天一天天热起来,蝉鸣在树梢吵得人心烦,空气中也开始弥漫着一股难言的躁气,而就在这种焦灼不安的氛围中,高考成绩即将公布的消息像是一根绷紧的弦,牵动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神经。
街坊邻居间的聊天话题不再是菜价涨了几毛,而是“你家孩子考得怎么样”、“听说一中那谁谁分数很高”、“今年重点线会不会涨”等话。
在一片热闹中,陈远辉家却显得格外安静,客厅的风扇转得吱呀作响,茶几上放着两个杯子,一个里泡着已凉透的菊花茶,另一个空着。靠着椅背坐着的杨雯时不时抬头看看手机屏幕,眼神有些焦虑却又刻意维持镇定。厨房门口,陈远辉点着一根烟,坐在小板凳上闷头不语,烟雾在他脸前弥漫起一层淡淡的灰影,衬得他的表情愈发沉重。
他们的儿子陈小安,今年也参加了高考。
不同于那些考前一晚还在挑灯复习、家人守着煮鸡汤、贴着状元红幅的家庭,陈远辉家里静悄悄的。而陈小安从考完回来那天起,就像被放出笼子的小猴子一样,手机游戏一玩就是几个小时,白天不见人影,晚上十一二点才磨磨蹭蹭地回来,头发也乱了、皮肤也晒黑了,嘴里叼着奶茶吸管还不忘笑嘻嘻地冲母亲说“今天出去骑车去了,运动运动,锻炼大脑”,搞得杨雯气也不是、笑也不是,只能嘴上念叨几句,心里却越发没底。
其实在内心深处,她跟丈夫早就知道,这孩子不可能考出什么惊喜来。
陈小安从小性子活泛,坐不住板凳,一到课堂就开始走神,课本拿来画漫画,试卷拿来折飞机,小学靠着机灵还能跟得上,初中就开始吃力,老师没少找过他们家谈话。每回考试从倒数几名往上提三五位,陈小安便得意洋洋,觉得是“进步”。到了高中,压力陡增,课程内容加深,他的成绩像滑坡一样一落千丈,年级常年吊车尾,任课老师私下对陈远辉说:“这孩子,再不努力,文化课恐怕是悬了。”
陈远辉听完,只是沉默地抽烟,没多说什么。
于是,当高考出分的时间临近,别人家满怀希望地守着手机、不断刷新网页时,陈远辉反倒是压根没有打开任何查询界面,出分前五分钟,还在后院的葡萄藤下修剪枝条,不去面对这个注定不会带来惊喜的结果。
下午五点一到,网页系统开放,杨雯便坐在电脑前守着,陈小安嘻嘻哈哈地从外头进门,一边用手擦着额角的汗,一边蹭到母亲身边,甩了甩头发,脸上带着一如既往的轻松:“妈,你别紧张,我这次感觉不错,估计能吓你一跳。”
杨雯闻言苦笑一声,抬头看了儿子一眼,想说什么却最终只是叹口气,手里拿着孩子的身份证和准考证,递过去:“查吧,看看多少。”
![]()
陈小安接过来,坐在椅子上,一边敲着键盘一边吹着口哨,神情轻松。他先输入了身份证号,又输进准考证号,指尖停在“查询”按钮上时,还回头看了母亲一眼:“准备好了吗?要是太高,你别吓着啊。”
杨雯摇了摇头,没再回应。
“那我点了哦。”
陈小安话音落下的瞬间,点击了“查询”,屏幕加载的转圈仅仅持续了三四秒,便跳出成绩页面,杨雯下意识地凑近看,眉头猛地皱起,呼吸都短了一拍。
语文:52分,数学:41分,英语:58分,综合:87分,总分:238分。
这个分数静静地躺在页面上,像一盆泼在头顶的冷水,让杨雯整个人怔住了。
她不是没有预料过孩子成绩差,但万万没想到,竟然比平时摸底考试还低了十多分,简直就是全线崩盘,语数英三科全军覆没,理综更是可怜巴巴的一位数开头,她只觉得嗓子发紧,视线模糊,几秒钟说不出话来。
而陈小安看着这个成绩,却像是看到一场玩笑一般,一开始只是愣了一下,随后嘴角轻轻一扬,咧嘴一笑:“238啊,挺整的。”
他看了眼母亲那张渐渐苍白的脸,倒像是没事人一样自顾自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妈,你别愁,我跟你说,我这分数,关键在质量不是数量。”
杨雯一时间没忍住,声音带着哭腔:“小安,你到底在想什么?这成绩你自己看看,你上哪儿去读大学?”
话音刚落,外屋传来脚步声,陈远辉擦着手走进客厅,神情不动声色,只问了一句:“查了?多少?”
陈小安笑着回头:“爸,我考了238分!”
这句话刚说完,陈远辉本来平静的脸顿时沉了下来,几步跨到电脑前,低头一看屏幕,脸色“唰”地一变,嘴角肌肉猛地抽动了一下,继而转头看着儿子,眼神里是无法抑制的怒火与失望。
“238?你也笑得出来!”他猛地一巴掌拍在陈小安的肩膀上,面色愤怒无比。
陈小安被拍得肩头一震,却没有恼火,他揉了揉被拍的位置,依旧笑着,歪着头看着父亲,一脸轻松:“爸,你别激动,我这个分数,清华北大都争着要我。”
话音落下,客厅里一片死寂。
02.
陈远辉站在电脑前,眼睁睁地看着儿子那张笑嘻嘻的脸,脑海里那根已经拉紧的弦骤然“嘣”地一声断裂。
他想发火,可愣是被气得先笑了两声:“清华北大?你?争着要你?”
陈远辉一字一句地重复着,声音低沉沙哑,语气中带着嘲讽,“你238分!陈小安,你这分数再翻一倍也进不去,你清楚不清楚清华北大是什么学校?你知道那是什么人考进去的吗?”
站在一旁的杨雯也忍不住叹了口气,苦涩几乎写满了整个面庞,她声音不重,却带着一丝疲惫:“小安,238分,你别拿我们寻开心了,好不好?你哪怕说想复读妈都信,你就别开玩笑了。”
![]()
可陈小安依旧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双手插在短裤口袋里,身子往后靠着门框,“我真的没骗你们,你们就等着看吧,到时候来了你们别吓着就行。”
“来什么?”陈远辉猛地提高嗓音,眼神倏地一冷,指着陈小安鼻子,几乎是吼出来,“通知书直接飞你手里是不是?你以为人家清华北大招生这么简单?你这分数别人看得上吗?”
“你就是一辈子不成器的玩意儿,混账玩意儿,打着游戏、睡到中午,结果考了个238,你还好意思嘴硬?你看看你成天干了些什么!你气死我你就满意了吗?”
骂声滔天,陈远辉的情绪集中爆发,额头上的青筋跳动不止。
可陈小安却仿佛根本不受影响,他只是眨了眨眼,笑嘻嘻地回应:“行了行了,我先走了啊,别太激动,气坏身子不值。”
话音未落,人已经溜出了门,连影子都没留下。
陈远辉气得胸口发闷,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
杨雯倒了杯水递过去,他摆摆手,闭着眼,只低低吐出一句:“这个逆子,迟早会让我送他进厂。”
傍晚,陈远辉出去买菜时,正好在巷口碰到几个邻居,此刻一见面,有人笑着问:“远辉啊,你家小安考得咋样啊?老李的孙女刚查出来,六百一十多,挺不错的,正琢磨报志愿呢。”
陈远辉嘴角扯了一下,勉强笑着回:“发挥得不太理想。”
“啊?不理想也没事,只要上了本科线就行啊,现在选专业比学校还重要呢。”另一个人跟着说,语气里带着点安慰。
陈远辉没接话,装作低头看菜价,心里又酸又涩。
分数下来后,志愿填报也开始了。
本该是每个家庭紧张又庄严的时刻,父母在旁边辅导、孩子坐在电脑前搜索学校和专业,对比招生人数、分数线、地域优势,一条条筛选填报,而陈家却气氛凝重,陈远辉和杨雯坐在饭桌旁,电脑开着网页却没有任何人动手,陈小安靠在沙发上刷着短视频,手指在屏幕上滑得飞快,脸上没有一丝焦虑。
“志愿报不报了?”杨雯终于还是忍不住问。
“我不报。”陈小安头也不抬。
“为什么不报?不报你准备干嘛?”
“我不是跟你们说了吗?清北会主动来找我。”
“你疯了吧!”陈远辉终于爆发,手重重一拍桌子,怒火再次燃起,“你是存心来气我们的是不是?你到底有没有脑子?”
“你真以为自己了不起啊?你看看你自己考了多少分!”
面对这轮新的怒骂,陈小安依旧是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干脆一言不发,起身进了自己房间,门一关,连说教的机会都不给。
志愿填报时间截止后,陈远辉和杨雯整晚都没合眼,听着孩子房间里时不时传来的键盘声,只觉得心口一团团闷火堵得慌,可又无处发泄。
![]()
日子一天天过去。
邻里街坊的孩子陆续开始接到录取通知书,有的喜极而泣,有的欢呼雀跃,连快递员都忙得脚不沾地,手里的红封皮一摞摞地送进各家各户。
微信群里、朋友圈里全是“喜提985录取通知书”、“XX大学来啦”的照片与视频,而陈远辉和杨雯,只能每天早上站在门口,看着邮递员路过自家门口,却从不往这边停留半步,眼神中满是难以言说的空落。
8月份的一天傍晚,陈远辉下班买菜回家,刚推开门,竟发现父母和弟弟一家人齐刷刷地坐在客厅里,气氛颇为热烈。
他一时有些错愕,换好鞋走进去,还没等他开口,弟弟周远阳便笑着站起来,眼里带着藏不住的骄傲,上前拍了拍陈远辉的肩膀,语气意味深长地说道:“哥,这都几天了,你也太沉得住气了!我都不敢相信,你侄子考了647分,你竟然一句祝贺的话都没有?”
话音刚落,客厅里一片寂静。
03.
陈远辉一愣,下意识将手中菜袋往脚边一放,眼神在沙发上几人脸上扫了一圈,立刻想起——弟弟周远阳的儿子周小谷也是今年的高考生。
眼下这阵仗,很显然不是临时串门那般简单。
周小谷就坐在最中间,身穿一件浅蓝色短袖,精神抖擞地挺着腰杆,脸上挂着一副得意神色,他双手自然搭在膝盖上,目光直视陈远辉,嘴角微扬。
陈远辉心里泛起一阵苦涩,夹杂着烦躁与尴尬的无力感,他看得出来,父母脸上也是藏不住的骄傲和期待,弟弟更是兴致盎然磕着瓜子。他维持着笑容,弯腰将菜袋搁进厨房,洗了手出来后,挤出一丝笑容:“爸妈、远阳,你们怎么都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
陈母最先开口,摆了摆手,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怎么不来?小谷考得那么好,我们这做爷爷奶奶的当然得过来恭喜恭喜,正好顺便看看你们一家,免得你又说我们偏心。”
“就是。”陈父在一旁附和,抬头看向陈远辉,语气转为正经:“远辉,小安不也今年高考?成绩查出来了吧?你没发消息,我们还以为你家考得比小谷还好呢。”
陈远辉微微一僵,脸上笑容轻轻一顿,眼神稍稍避开父亲的目光。他知道这问题早晚要被问,但真被抛出来时,他还是有些措手不及,一边挠着后脖颈,一边故作轻松地笑了两声:“查是查出来了,就是考得一般。”
周远阳听罢,坐直了身子,眼睛微眯,故意追问一句:“一般是个啥标准?你也知道我这人直,不问清楚难受,你说嘛,一般是多少?”
陈远辉脸上的笑逐渐僵住,嘴角扯了两下,硬是将自己那些羞赧咽回肚子里,眼神来回扫了一眼父母与弟弟一家,面色逐渐泛红,良久,才低下头,轻声吐出:“二三百分吧。”
![]()
此话一出,客厅里的气氛顿时一变。
周远阳先是一怔,紧接着噗地笑了出来,像是憋了好久一般,连连摆手:“哎呀,大哥你这就太谦虚了,二三百分你还说‘一般’,我看是‘稳稳地不及格’才对!”
陈父陈母也是一愣,随即露出掩饰不住的震惊,彼此对望了一眼后,陈母立刻板起了脸,语气也不再含糊:“远辉,你常说我们偏心你弟,可你也得拿出点样子来啊,看看人家小谷,647分,全校前十,你再看看你家小安,平时不上进也就罢了,这分数……哎,你真该好好学学你弟弟,学学人家夫妻是怎么教孩子的。”
“妈说得对。”宋雪接过话茬,语气里带着骄傲,她穿着一袭清爽连衣裙,嘴唇涂着淡粉色的口红,说起话来抬着下巴、挺着胸,眼神里不时扫向陈远辉,似笑非笑地接道:“大哥啊,我们还说要跟你们家一起办升学宴,毕竟一家人嘛,可现在这分数……我也替你们犯愁,这能报得上什么学校?”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拍了拍身边坐着的周小谷的肩膀,语气愈发自豪:“我们家小谷啊,可是连清北都敢冲一冲的,他老师说他这性格外柔内刚,最适合搞科研,以后肯定是高端人才,真要进了清华,再读个博士出来就是国家项目储备了,到时候小安也算是堂哥嘛,可不能落得太远了啊。”
她这番话说得柔中带刺,乍一听像是玩笑,仔细一琢磨,全是讥讽。
陈远辉只能站在厅边,脸上的笑容已然僵硬,他想开口反驳几句,却又无从说起,只能尴尬地扯了扯嘴角,强撑出一个“是是是,小谷是争气”的回应。
这时,门口忽然传来钥匙插进锁孔的声响,随后“咔哒”一声,门被推开了。
进门的是杨雯和陈小安,一人提着牛奶,一人扛着一袋零食,刚进门就被客厅这热闹阵仗怔住了,杨雯愣了愣,目光在屋里几人身上掠过,随即皱眉道:“爸妈?你们怎么来了?”
陈小安站在门口,看着屋里满桌的茶果和沙发上坐得整整齐齐的亲戚,一时间有些懵。
周小谷却是第一个开口的,他笑着起身,语气轻快地问道:“哎呀,堂哥你回来啦,我刚听说你这次高考考了二三百分?你太厉害了,真吓人!”
他笑得一脸无害,语气却是明晃晃的嘲弄,满屋子人顿时都看向陈小安。
04
陈小安看着面前这个比自己瘦一圈的堂弟,反应过来后,嘴角露出了他那副懒洋洋的笑容,缓缓开口:“是啊,我是考了二三百分,不过……”他话锋一转,眼神坦然直视众人,“这成绩虽然不高,但清华北大都会抢着要我。”
屋子里顿时陷入了一瞬的静默。
短短两秒之后,客厅里炸开了锅,宋雪最先没忍住,捂着嘴笑出声来:“哎呀小安,你可别逗了,我刚才喝了点水差点喷出来。”
![]()
周远阳忍着笑拍了拍大腿:“大哥你家儿子真有意思,这话说得,我差点真信了,清北都抢着要238分的考生,那以后全国学生都不用复习了。”
陈父陈母互相看了一眼,神色古怪而复杂,先是惊讶,再是恍惚,最终变成一种夹杂着疑虑和失望的叹气,而周小谷干脆歪头看着陈小安,一脸调侃:“堂哥,你这是在这做梦呢?”
陈远辉面色发白,站在原地双唇紧抿,双手不自觉地背在身后,眼神来回在自家儿子和一众亲戚之间扫动。当他听到“北大清华抢着要”的话时,最后一丝作为父亲的体面也被生生打碎,他脸上的肌肉轻轻抽搐两下,终于还是咬了咬牙,一手指向后院的方向,语气沉沉:“陈小安!回你屋里去,别在这儿丢人现眼了。”
可他的话音才刚刚落下,院门口却传来一阵有节奏的敲门声,“咚咚咚”三下,在这喧闹过后的静默中显得格外突兀清新。
陈远辉一愣,眉头微蹙,下意识侧头看了眼钟表,下午六点三十二分,阳光从窗缝间斜照进来,映在他布满疲惫的脸上,他满脸狐疑地走向大门,嘴里还嘟囔着:“这会儿谁又来了?”
当门缓缓拉开的瞬间,眼前的情景让他猛地一怔——
门外站着五个人,清一色白衬衫、西裤,身姿笔挺,最前头的是一位戴眼镜的青年男子,年约三十,五官端正,笑容亲切而得体,衣服左胸口处清晰印着“北京大学”四个蓝色汉字。
只见那人微微一笑,礼貌而清晰地开口道:“您好,请问这里是陈小安同学的家吗?我们是北京大学招生办的,今天特地前来拜访。”
“北、北大?”陈远辉站在门口,像是被雷击了一下,整个人瞬间失去了反应能力。
“北大”二字犹如重锤击中大厅中央,在客厅里炸响,众人瞬间如石化般凝住。
周远阳原本正捧着茶杯,手一抖水洒在裤脚,他震惊地转过头看向门口方向,嘴巴半张,周小谷则是愣在原地,眼睛死死盯着那几个陌生人,脸上满是无法接受的错愕与迷茫。
陈远辉愣了三秒,才终于回过神来,他立刻将那几人迎进屋里,动作仓皇中夹着几分本能的敬意,他嘴里干涩地重复道:“请、请进,您请进,您说是北大的?”
那位为首的青年点头致意,走进客厅后目光在屋内扫过,温和地介绍自己:“我叫周昌,是北大计算机系招生办的负责人,这次是代表我们学校专程来邀请陈小安同学前往北大就读的。”
此话一出,屋内众人目瞪口呆,简直如坠梦中。
“这、这怎么可能……”周远阳喃喃开口,他的语气再无先前的从容和自信,“他、他考了才二百多分,怎么可能去北大?”
![]()
“我们并不只看分数。”周昌笑着解释,语气从容自信,“陈小安同学展现出了极为突出的能力,因此我们特别向他发出邀请。”
他话音一落,便转头看向陈小安,主动向前一步,伸出右手:“小安同学,如果你愿意加入北大,我们今天就可以完成入校手续,之后我们会全程安排入学对接,住宿优待、项目直通、导师匹配,一并落实。”
陈小安站在原地,面不改色,只是伸手与对方一握,淡淡应道:“我愿意。”
这一幕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陈父陈母呆若木鸡,直到此刻仍不敢相信,那个他们一直以为是“吊车尾”的孙子,竟成了北大招生办亲自登门邀请的“重点人物”。
而宋雪面色骤红,像是被人狠狠扇了一耳光,一时坐立不安,低头胡乱收拾果皮,几秒后突然起身强挤出一个笑:“我有点饿了,先回去煮饭,不打扰了。”
话没说完人已往门口走去,周远阳见状也匆匆起身,木讷地点头致意,一句话也没留下,拉着儿子默默离去。
片刻之间,原本热闹张扬的客厅一下子空旷下来。
陈小安点头接受北大邀请后,周昌满脸欣慰,临走前与陈远辉夫妇郑重握手,语气郑重:“您二位这孩子,未来可期,请多支持他走好这条路。”
陈远辉和杨雯点头如捣蒜,一边送人一边还沉浸在晕乎乎的错愕与茫然中。
直到人群散尽,大门再次合上,屋里只剩他们三人。
两人这才后知后觉地围着陈小安坐下,眼神里带着前所未有的震撼与不安,杨雯语气发颤:“小安,刚才那是真的?你真要去北大?”
陈远辉也脸色复杂地盯着儿子:“你到底怎么回事?238分,北大亲自来请?你别吓我们,老实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面对父母满眼的迷惑与震撼,陈小安却只是轻轻一笑,他面上浮现出一丝犹豫,沉默片刻,低声道:“爸,妈,对不起。”
“其实我高中这三年来,一直都在骗你们。”
陈远辉和杨雯瞬间愣住,互相看了一眼,那眼神里满是警觉与不安——这话是什么意思,这三年,儿子不都是在学校学习吗?
不等他们思考,陈小安张开嘴巴,接下来说出的一句话,令夫妻二人当场脸色剧变,眼前发黑,身子一晃,差点当场昏厥过去。
陈远辉额头上渗透出细密的冷汗,他不可思议地看着儿子,浑身颤抖,好半天才满脸恍惚地喃喃出声:“这、这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