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学霸高考本预计674分,实际334分,家长联合追诉结果令人意外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六月的燥热还未完全散去,高考成绩查询的那个夜晚,四个家庭同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震惊与绝望。

李华、张晓雅、王宇轩、陈思雨——四个来自不同学校的顶尖学霸,平时模考成绩都稳定在670分以上,高考前最后一次联考更是都突破了674分。

然而,当高考成绩公布的那一刻,四份成绩单上赫然显示着同样刺眼的数字:334分。

四个家庭从最初的不敢置信,到愤怒质疑,最终选择联合起来,誓要为孩子们讨回公道...

01

六月二十三日,深夜十二点。

李华家的客厅里,所有人都围在那台老旧的台式电脑前。

李建国的手指在键盘上悬停了足足三分钟,迟迟不敢按下回车键。

"爸,你倒是按啊。"李华催促道,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紧张。



王梅站在旁边,手里紧紧攥着一叠李华历次考试的成绩单。

那上面清清楚楚写着:一模676分,二模678分,三模674分。

李建国深吸了一口气,终于按下了回车键。

页面刷新的那一瞬间,时间仿佛停滞了。

334分。

三个血红的数字,像三支利箭,直直地扎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李华当场瘫坐在椅子上,整个人如同被抽干了灵魂。

"不对,肯定是系统出错了。"李建国立刻站起身,开始疯狂地刷新页面。

一次,两次,三次……

334分始终在那里,一动不动。

王梅的眼泪无声地滑落,她颤抖着手翻看着那些成绩单。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她不停地重复着这句话。

李建国看了一眼墙上的钟,已经是凌晨十二点半了。

他抓起车钥匙就往外冲:"我去找班主任。"

"这么晚了,老师早就睡了。"王梅拦住他。

"睡?我儿子的人生都毁了,还睡什么睡!"李建国推开妻子,冲出了家门。

夜色中,一辆白色轿车疾驰在空旷的街道上。

李建国紧握着方向盘,脑海里不断闪过儿子平时学习的画面。

那个每天晚上学到十二点的孩子,那个从来不让父母操心的孩子,怎么可能只考334分?

同样的夜晚,同样的崩溃,在这座城市的另外三个家庭里同时上演。

张晓雅的父母守在电脑前,眼睛都熬红了。

"肯定是系统出错了,肯定是!"张父不停地刷新着页面。

从晚上十二点到凌晨三点,他们刷新了不下一百次。

334分,那个该死的数字,始终在那里嘲笑着他们。

张母最后实在受不了了,直接拔掉了电脑的电源线。

"明天再说,明天再说。"她喃喃自语道。

而在城市的另一边,王宇轩的单亲妈妈刘艳正经历着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她一个人拉扯大的儿子,一直是她的骄傲。

王宇轩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从未跌出过年级前三。

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模考,他考了679分,全市排名第二。

可是现在,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是334分。

刘艳盯着那个数字,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旋转。

她的身体开始摇摆,眼前一黑,直接晕倒在地。

邻居听到声响赶来,立刻拨打了120。

救护车的鸣笛声划破了夜空。

陈思雨家的情况更加糟糕。

这个平时性格开朗的女孩,看到成绩的瞬间就崩溃了。

她没有哭,没有闹,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个334分。

"我要睡觉了。"她站起身,走回了自己的房间。

陈父陈母以为女儿只是需要时间消化这个打击。

他们不知道,从那一刻起,陈思雨就把自己锁在了房间里。

三天三夜,她没有吃过一口饭,没有喝过一口水。

任凭父母在门外怎么哭喊,她都不开门。

第二天一早,四个家庭几乎同时出现在了各自孩子的学校。

李建国一夜未眠,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他找到了李华的班主任张老师。

"张老师,我儿子的成绩肯定有问题。"他开门见山。

张老师也是一脸困惑:"我也觉得很奇怪,李华平时的成绩我们都知道。"

"那你说这是怎么回事?"李建国追问。

"我也不清楚,这种情况我从教二十年来还是第一次遇到。"张老师摇摇头。

"那怎么办?"李建国的声音有些哽咽。

"我建议你们去教育局申请成绩复核。"张老师说。

02

李建国立刻开车赶到了教育局。

大厅里已经排起了长队,都是来咨询各种问题的家长。

他排了三个小时的队,终于轮到了他。

"我要申请高考成绩复核。"他对工作人员说。

"需要填写申请表,缴费一百元,一周后出结果。"工作人员机械地回答。

李建国填完表格,交了钱,心里总算有了一丝希望。

可是接下来的一周,简直是度日如年。

他每天都要给教育局打好几个电话,每次得到的回答都是"还在处理中"。

一周后,复核结果出来了。

成绩无误,334分。

李建国拿着那张复核通知书,整个人都傻了。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三个家庭身上。

张晓雅的父母跑遍了所有能跑的部门,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的:成绩无误。

王宇轩的妈妈从医院出来后,也进行了同样的申诉,结果也是一样。

陈思雨的父母更是绝望,女儿已经三天没有进食了,成绩复核的结果却依然是334分。

四个孩子,四个家庭,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望。

李华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考砸了,他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意见任何人。

张晓雅变得沉默寡言,原本活泼开朗的她,现在连话都不愿意说。

王宇轩开始出现严重的自我怀疑,他觉得自己就是个废物。

陈思雨则彻底封闭了自己,除了必要的生理需求,她几乎不与外界有任何接触。

四个原本前途无量的孩子,就这样被一个334分彻底击垮了。

七月五日,又是一个闷热的上午。

李建国再次来到了市教育局,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了。

这次他不是来申诉的,而是来要一个说法。

他在教育局门口来回踱步,心里盘算着该怎么和里面的人说。

"先生,请问您也是来申诉高考成绩的吗?"

李建国转身,看到一对中年夫妇正朝他走来。



"你们是?"李建国问。

"我们是张晓雅的家长。"张父说,"我女儿也是334分。"

李建国愣住了:"你们也是334分?"

"是的,我女儿平时成绩都在670分以上。"张母说着,眼眶又红了。

"我儿子也是,平时从来没有低于670分。"李建国激动地说。

两家人立刻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详谈。

越谈越觉得不对劲。

两个孩子不仅成绩相似,连很多细节都惊人地一致。

"会不会还有其他的孩子也是这种情况?"张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我们去打听打听。"李建国说。

他们开始在各个学校门口询问,在各个家长群里发消息。

很快,他们就找到了王宇轩的妈妈刘艳。

刘艳刚从医院出来,脸色还很苍白。

"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她问。

"是关于高考成绩的。"李建国说,"请问您儿子王宇轩的高考成绩是多少?"

刘艳的脸色瞬间变得更加难看:"你们问这个干什么?"

"我们怀疑成绩有问题。"张父解释。

"334分。"刘艳咬着牙说出了这个数字。

又是334分!

三个家庭的家长都震惊了。

"我们一定要查清楚这件事。"李建国说。

接下来,他们很快就找到了陈思雨的父母。

当得知陈思雨的成绩也是334分时,四个家庭都意识到,这绝对不是巧合。

四个家庭迅速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名字叫"334真相"。

群里的气氛很沉重,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查清真相。

"我们需要系统地收集证据。"李建国在群里发消息。

"我同意,我们分工合作。"张父回复。

"我负责联系律师。"刘艳说。

"我来联系媒体。"陈父说。

四个家庭开始了有组织的维权行动。

他们把孩子们平时的成绩单、模考成绩、老师的评价等等,全部整理成了一个详细的文档。

这个文档显示,四个孩子在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模考中,成绩分别是:

李华:674分

张晓雅:676分

王宇轩:679分

陈思雨:673分

平均分675分。

可是高考成绩却都是334分。

这种概率,比中彩票还要低得多。

"我们需要专业的律师。"李建国说。

03

他们找到了市里最有名的维权律师刘强。

刘强听完他们的描述,也觉得这件事很不寻常。

"从法律角度来说,这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刘强说,"但是要证明成绩有问题,需要足够的证据。"

"我们该怎么收集证据?"张父问。

"我们需要申请查看监考录像。"刘强说,"其次,我们需要申请查看阅卷详情。"

"这些他们会给我们看吗?"刘艳问。

"他们有义务提供,但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有困难。"刘强说。

四个家庭开始了漫长的申请过程。

每个申请都需要填写大量的表格,提供各种材料。

他们跑遍了教育局、考试院、监察委等各个部门。

可是得到的回复都是模糊不清的。

"正在调查中。"

"需要时间核实。"

"请耐心等待。"

一个月过去了,四个家庭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反而是各种阻力越来越大。

考试院拒绝提供详细的阅卷信息,理由是"涉及考试机密"。

教育局拒绝公开监控录像,理由是"涉及考试安全"。

就连律师刘强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我从业十五年,还没有遇到过这么难的案子。"他对四个家庭说。

"难在哪里?"李建国问。

"所有的关键证据都在对方手里,而他们不愿意提供。"刘强说。

"那我们就没有办法了吗?"张父问。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找到更多的证人或者证据。"刘强说,"比如,你们的孩子在高考期间有没有什么特殊的经历?"

四个家庭开始回忆孩子们在高考期间的所有细节。

李华考完试后曾经说过,第二天数学考试的时候,他的座位被临时调换了。

张晓雅也提到过,她的准考证在考试前一天丢了,是考试当天临时补办的。

王宇轩说他在英语考试的时候,监考老师一直在他附近走来走去,让他有些紧张。

陈思雨则记得,她在考试的时候,有个监考老师一直在看她的答题卡。

这些细节单独看起来都不算什么,但是综合起来,就显得很可疑了。

"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刘强说,"特别是关于那个状元坊培训机构的信息。"

四个家庭开始调查状元坊。

他们发现,这个培训机构确实存在,而且在当地还挺有名气的。

机构的负责人叫赵明,自称是某名校的毕业生,有着丰富的高考辅导经验。

状元坊的收费很高,一个月的冲刺班要三万块钱。

但是据说效果很好,很多学生都在那里得到了提分。

"我们的孩子都在那里培训过?"刘艳问。

"是的,都是在高考前一个月。"李建国说。

"那我们去找这个赵明。"张父说。



可是当他们来到状元坊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人去楼空了。

门上贴着一张纸条:因业务调整,暂停营业。

他们询问了周围的商户,都说不知道赵明去了哪里。

"这就更可疑了。"刘强说,"为什么在高考成绩出来后,这个培训机构就消失了?"

四个家庭的维权行动陷入了困境。

孩子们的心理状态也越来越糟糕。

李华已经开始看心理医生了。

张晓雅每天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王宇轩变得越来越自闭。

陈思雨的情况最严重,她已经完全不与外界接触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高考录取工作已经开始了。

其他考生都在忙着填报志愿,准备迎接大学生活。

而这四个原本最优秀的孩子,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人生被一个334分彻底改变。

四个家庭决定深入调查状元坊的底细。

他们通过工商局查到了这个机构的注册信息。

状元坊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3月。

法人代表:赵明。

注册资本:100万元。

经营范围:教育咨询、文化艺术培训。

地址:市中心某写字楼1205室。

可是当他们去这个地址查看时,发现这里根本就没有状元坊的办公室。

1205室是一家保险公司的办公室。

"这个地址是假的。"李建国说。

"那真正的培训地点在哪里?"张父问。

04

他们想起了孩子们提到过的那个度假村。

通过询问孩子们,他们得知培训地点是在城郊的一个叫"山水庄园"的度假村。

"我们去那里看看。"刘强说。

山水庄园位于城市东郊,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度假村。

他们以客户的身份前往查看。

度假村的前台接待很热情,但是当他们询问状元坊的事情时,对方却变得很谨慎。

"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要问这个?"前台问。

"我们是学生家长,想了解一下情况。"李建国说。

"我不知道什么状元坊。"前台说,"我们这里只是提供住宿和会议服务。"

"那你们有没有接待过教育培训机构?"张父问。

"我们接待过很多机构,具体的我不清楚。"前台说。

看得出来,对方是在刻意回避这个问题。

"我们能不能看看会议室?"刘强问。

"需要预定才能参观。"前台说。

他们预定了第二天的参观。

第二天,他们在度假村的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了各个会议室。

在其中一个会议室里,陈思雨突然指着墙上的一个黑板说:"就是这里,我们就是在这里上课的。"

"你确定吗?"陈父问。

"我确定,因为黑板上方有个小洞,我当时还很好奇。"陈思雨说。

工作人员显然有些紧张:"这个会议室我们经常用来开会的。"

"那你们还记得今年六月份的时候,有什么教育机构在这里办培训吗?"刘强问。

"我不太清楚,我需要查一下记录。"工作人员说。

"那请你查一下。"刘强说。

工作人员去查了很久,回来说:"抱歉,我们的记录系统正在维护,暂时查不到。"

这个借口显然很牵强。

"我们能不能和你们的负责人谈谈?"李建国问。

"负责人出差了,暂时联系不上。"工作人员说。

四个家庭越来越觉得这个度假村有问题。

接下来的几天,四个家庭多次前往山水庄园。



每次去,都有不同的借口拒绝他们的询问。

"负责人还在出差。"

"记录系统还在维护。"

"相关工作人员请假了。"

显然,对方是在故意回避他们的调查。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而他们的调查工作却没有任何进展。

就在他们几乎要绝望的时候,一个意外的线索出现了。

八月中旬,陈思雨的情况突然有了一些好转。

她开始愿意和父母交流了,虽然还是很少说话。

一天晚上,陈思雨突然对陈父说:"爸,我想起了一件事。"

"什么事?"陈父立刻放下手中的报纸。

"关于状元坊的。"陈思雨说。

陈父的心脏开始快速跳动:"你想起什么了?"

"那天晚上,我起来上厕所的时候,看到赵总在和几个人说话。"陈思雨说。

"什么时候的事?"陈父问。

"就是我们在度假村培训的最后一天晚上。"陈思雨说。

"你看到了什么?"陈父继续问。

"我看到赵总在和几个穿西装的人说话,其中有一个人看起来像是政府部门的。"陈思雨说。

"你怎么知道他是政府部门的?"陈父问。

"因为他拿着一个公文包,而且说话的语气很官方。"陈思雨说。

"你听到他们说什么了吗?"陈父问。

"我听到他们在说什么'数据对换'的事情。"陈思雨说。

陈父的心脏几乎要跳出来了:"你确定是'数据对换'?"

"我确定,因为这个词很特别,我记得很清楚。"陈思雨说。

陈父立刻把这个重要信息告诉了其他三个家庭。

"数据对换?这是什么意思?"李建国问。

"会不会是指考试成绩的数据?"张父猜测。

"如果是这样,那就说明我们的怀疑是对的。"刘艳说。

"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刘强说。

基于陈思雨提供的线索,四个家庭决定再次前往山水庄园。

这次,他们改变了策略。

李建国假扮成一个想要预定会议室的客户,单独前往度假村。

他穿着西装,拿着公文包,看起来就像是个商务人士。

通过这次暗访,李建国获得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状元坊确实在这里办过培训,而且工作人员对此并不回避。

这说明之前的拒绝配合是有人刻意安排的。

李建国在离开之前,还故意去了度假村的其他区域。

他想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的线索。

基于在度假村获得的线索,四个家庭开始寻找更多的证据。

05

王宇轩的妈妈刘艳想起了一个重要的资源。

她的一个朋友是程序员,对网络技术很了解。

"我让我朋友帮我们查一下状元坊的网络痕迹。"刘艳说。

"网络痕迹?"李建国问。

"就是他们在网上留下的各种记录,比如域名注册、服务器租赁等等。"刘艳说。

她的朋友叫张强,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

张强听了他们的遭遇后,很愿意帮助他们。

"我可以帮你们查一下这个机构的网络信息。"张强说。

他首先查了状元坊的官网。

这个网站看起来很正规,有详细的课程介绍、师资力量、成功案例等等。

但是张强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这个网站的服务器不在国内。"张强说。

"这有什么问题吗?"李建国问。

"一般来说,教育培训机构的网站都会选择国内的服务器,因为访问速度更快。"张强说,"选择国外服务器,可能是为了规避某些监管。"

张强继续深入调查,发现了更多可疑之处。

"这个网站的域名是去年才注册的,但是网站上说机构成立于三年前。"张强说。

"这不是很奇怪吗?"张父问。

"非常奇怪,一般来说,机构成立的时候就会注册域名。"张强说。

张强还发现,状元坊的网站服务器曾经与一个叫"智慧教育数据分析公司"的网站有过频繁的数据交互。

"这个公司是做什么的?"刘艳问。

"我查了一下,这个公司专门从事教育测评数据分析。"张强说。

"教育测评数据分析?"李建国感觉这个词很敏感。

"简单来说,就是分析各种考试的数据,包括成绩、排名、统计等等。"张强说。

"他们为什么要和状元坊有数据交互?"张父问。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但是从技术角度来说,这种交互很不正常。"张强说。

张强继续调查,发现了更多的线索。

"我找到了一些被删除的聊天记录。"张强说。

"聊天记录?"所有人都兴奋起来。

"是的,我通过一些技术手段,从网络缓存中恢复了一些聊天记录。"张强说。

"是什么内容?"刘强问。

"看起来是状元坊的负责人和其他人的聊天记录。"张强说。

他把恢复的聊天记录展示给大家看。

虽然记录不完整,但是其中有一些关键信息:

"四个目标确定了。"

"数据准备好了吗?"

"一切按计划进行。"

"记得销毁所有痕迹。"

看到这些聊天记录,四个家庭都意识到,他们的怀疑是正确的。

"这些记录能作为证据吗?"李建国问。

"从技术角度来说,这些记录是真实的。"张强说,"但是从法律角度来说,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认证。"

"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刘强说。

"我会继续调查的。"张强说。

基于这些新发现的线索,四个家庭对整个事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状元坊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培训机构。

他们的目的很可能是通过某种方式篡改考试成绩。

而这四个孩子,很可能是他们计划中的受害者。

"我们必须查清真相。"李建国说。

"对,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我们都要为孩子们讨回公道。"张父说。

四个家庭决定继续深入调查,他们相信真相就在不远处。

九月初,张强的调查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他通过更深入的网络取证,恢复了更多的聊天记录。

"我找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证据。"张强在电话里对四个家庭说。

"什么证据?"李建国急切地问。

"我建议我们面对面谈,这件事比你们想象的更严重。"张强说。

四个家庭立刻聚集到了刘强律师的办公室。



张强带着他的笔记本电脑,脸色异常严肃。

"在看这些证据之前,我需要提醒大家,这件事可能涉及到很多人。"张强说。

"什么意思?"刘艳问。

"你们看了就知道了。"张强说着,打开了电脑。

接着,屏幕前的画面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