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信任的人,往往伤你最深!"这句话,说得一点没错。
这次的受害者,是一名23岁的男性,职业为广州自由模特。
2025年6月8日,他收到之前合作过的某老板邀请,以赴泰国拍摄杂志封面为由出差。
当晚,他从广州白云机场飞抵泰国廊曼机场。但抵达后,即被带往泰缅边境,随后失联。
6月13日,受害者通过视频联系家属,自述已被骗至缅甸某园区。通话时,神情惊恐,身旁有人监视并警告“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自己清楚”。
此后,手机长期处于无信号状态,近一个月无法联系,他的家人已经报警。
泰国警方调查后发现:受害者抵泰后,直接被车辆运往边境,并没有按原计划进行拍摄活动。
02
大家还记得王星吗?
之前也被拐骗到缅甸,他女友有勇有谋,助力救人,才让王星顺利回国。
听说这事后,她也发了一条微博,提醒所有人:
暑假到了,不管是求职、实行,还是出游。一定要牢记5点,尤其是熟人,更是要警惕。
好在有惊无险,目前,这个失联的模特已获救。
对于他来说,这段经历触目惊心。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听别人故事的同时,也要敲响自己的警钟。
03
生物会进化,骗子骗人的招数,也会进化。
以前,缅北诈骗集团靠社交平台广撒网,用"月入5万包机票"的粗劣话术筛选猎物。
但如今,利用长期合作建立的信任,以真实项目为幌子实施诱拐,受害人防备心几乎为零。
有数据显示,2023年境外诈骗案中,熟人介绍作案比例同比激增47%,"信任背书"比高薪承诺更具杀伤力。
眼下,正值暑期求职季,以下三大致命漏洞 ,值得每一个人警惕:
第一关:学生党的认知盲区
"熟人介绍绝对靠谱"的思维定式正在害人。
某高校调研显示,68%大学生认为亲友推荐的工作,根本不需要调查。
而诈骗分子正利用这种心理,通过"学姐"、"师兄"等身份,层层渗透校园社群。
第二关:文艺行业的灰色地带
模特、演员等职业常有跨国短期合作,合同规范意识薄弱。
被拐骗走的男模特,就因"之前合作过几次",轻信了对方"到现场再签合同"的说辞。
业内人士透露,此类行业超60%境外工作,仅靠口头约定。
第三关:危机应对的致命延迟
从失联到报警的5天空窗期,足够犯罪团伙完成转移。
反诈专家指出,境外诈骗有"72小时黄金转移期",但多数家属因"再等等看",错过最佳营救时机。
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也有可能是铁饼,会要人命。
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04
王星女友的呼吁,绝非危言耸听。
对于所有出境合作的业务,一定要做好这几件事:
1、立即核查对方公司境外劳务资质;
2、要求提前签署电子合同;
3、抵达陌生国家第一时间共享定位。
4、若对方坚持"单独接送"、"临时改地点",请毫不犹豫报警。
当诈骗分子开始用真情实感包装陷阱,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信任加上防火墙。
记住:真正的好机会从来不怕你验证,而那些催促你"别多想赶紧来"的人,注定是深渊的邀请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