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突然收到了多份退群通知。
东欧五国几乎同时宣布要退出禁止使用地雷的国际公约,乌克兰也跟上脚步。
这个本该保护平民、避免战乱扩大的协议,如今却被集体抛弃。
东欧正在埋雷,欧洲的和平,真的要走到尽头了吗?
6月27日一大早,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这三个东欧小国。
几乎同时把“退群通知”递到了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室。
正式宣布要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
他们在声明里说了一句关键话:我们必须重新评估自己的防御能力。
消息一出,联合国原本静悄悄的大楼顿时炸了锅。
“退约”成了当天的热议话题,欧盟和北约也跟着不平静了。
按照规定,通知提交6个月后才正式生效。
也就是说,等到今年12月,这三国就彻底摆脱了地雷禁令的约束,可以自由部署防御。
更让人意外的是,乌克兰也紧随其后。
6月29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总统令,宣布正式启动退约程序。
他在声明中说:面对俄罗斯不断在我们边境布地雷、搞炮火,我们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目前乌克兰议会已经开始审议这项决定,估计很快就会进入辩论并表决。
其实早在6月初,波兰就动手了。
议会几乎是一边倒地通过了退出《渥太华条约》的提案,413票赞成,只有15票反对。
6月19日,芬兰议会也表态支持退约,很多议员直接说表示这不是挑衅,是逼不得已。
波兰、芬兰、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这五个国家,已经全都启动了退约程序。
直接从芬兰湾一直拉到黑海,摆出一条东欧联合防线。
是五国抱团,要一起把边境武装起来。
一个新的东欧铁幕,好像真的要落下了。
根据公开信息,这五国准备在接近1000公里的边境线上铺设智能地雷系统。
还要建一千多座混凝土掩体,说白了就是要把这片区域变成一道严防死守的前沿战线。
有军方的人就说了,这些部署的目的就是防入侵、保安全,看起来和冷战时期那套铁幕没啥两样,但技术上更先进,动作也更快。
在这波备战潮里,波兰冲得最猛。
他们已经正式启动了一个叫“东部盾牌”的计划,光投资就砸了25.5亿美元。
目标是每年造出100万枚地雷。
在首都周边,掩体建设也在火力全开。
立陶宛也不落后,一次性买了8.5万枚反坦克地雷,花了五千万欧元,准备用来全国布防。
而最炸锅的还是波兰总理图斯克。
他不光要把现役军人从20万扩到50万,还想搞个全民预备役制度。
像瑞士那样,所有适龄男性都得接受基础军事训练,做到
人人能上战场。
不仅如此,芬兰现在盯上了另一种争议武器集束弹药。
他们国防部正在评估是否也要退出《集束弹药公约》,理由很简单:
在俄乌战场上,这种弹药和地雷一样管用,特别适合用来挡敌和打击前沿目标。
官方报告也写得很直接,说这种武器能加强部署、提升防御效率。
目前议会已经开始讨论,如果芬兰真退出,那将成为美国之外第一个退出该条约的北欧国家
很可能会带动一波连锁反应,其他国家也可能跟进。
现在东西欧的安全思路已经走向了两个方向。
东欧这些靠前线的国家,比如波兰、立陶宛,信的是实用主义。
主打地雷这种便宜、见效快的武器,一枚才三百美元,被称为穷人的核武器。
而西欧那边,像德国、法国,更偏爱高科技装备。
比如第六代隐身战机、核潜艇之类的,他们相信技术和规则能带来安全。
现在的欧洲,就像被撕裂成两半,一边是赶紧干起来,一边是稳着慢来,互相也看不太上。
但这事可不只是想法不同那么简单。
地雷确实便宜好用,可背后的问题也大得很。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现在全世界还有1.1亿枚地雷没排完。
每年因为地雷死伤的有五千多人,85%是平民,很多还是孩子。
红十字会都发出警告,地雷不会分你穿不穿军装。
哪怕是个上学的孩子,也可能一脚踩上去没命。
像柬埔寨、莫桑比克这些地方,到现在都还在地雷堆里生活。
再说波兰,他们嘴上说会遵守国际人道法,保护平民。
但真要铺开了,战后清雷是个非常麻烦又慢得吓人的事。
一颗颗排,谁能保证不出事?
加拿大前外长阿克斯沃西看着都着急了。
他当年可是推动《渥太华条约》的主要人物,现在和一堆人道组织联名发信警告:
大家别一窝蜂退约,要是都这么干,全球规则体系可能会跟着垮,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从现在这个节奏来看,这五个东欧国家几乎是一起进入了高戒备状态。
地雷、战壕、军训一股脑上,看起来是在守边境,实际上背后牵动无数。
欧盟的安全底线、北约的信任机制,甚至是整个国际秩序的稳定。
而东欧选择重走冷战路的这一步,真不是没有代价的。
未来这张牌打出去,会带来什么结果,还真不好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