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以史为鉴看佩通坦遭遇:情莫多妄,口莫多言,口与心谋,安危之源

0
分享至



佩通坦的遭遇告诉我们,确实,祸从口出,有时连吃一堑长一智的机会都没了!

当人们还在赞她美丽、知性、亲民形象时,一个她毫不设防的人、被她尊为长者的人构陷了她,一把把她拉摔下高台,还进行一阵抹黑。

搞政治外交,形象固然重要,但漂亮知性远远不够。

佩通坦摔跟头,吃亏在她太年轻,政治经验和阅历太浅;她掂不起,也把不稳老牌政客给她递过来的棍子。

她以为是用来撑稳脚步的,实则是把她拉下马绊倒在地。

外交玩的是语言艺术和脑子的博弈。

一言不慎,一招接错都可能酿成外交事件,被动难收,局面失控。

这件事充分说明,从政这碗饭很不好吃,事情更不易做。

希望佩通坦还有峰回路转的机会,从这个跟头中尽快成长起来,不负基层人民之托,书写出年轻人在政坛奋勇搏击的荣光来。

不论她是否还能“官复原职”,或者从此告别政坛,去向一个新的领域展示自己,但她的这番遭遇也给我们提供了值得汲取的经验教训。

回头来看,佩通坦的遭遇,就是一个活脱脱的“祸从口出”例子。

今天,我们以史为鉴,来谈谈“祸从口出”究竟搅动了多少历史风云,改写了多少历史人物的命运。

“祸从口出”的典故来源

西晋时期名臣、文学家、思想家傅玄所作的箴言体文献《口铭》,被视为现存最早明确记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文献,以箴言体警示言语招祸的必然性。

《周易·颐卦》提出“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唐代孔颖达疏证时引申为“祸从口出,患从口入”,赋予其儒家伦理支撑。

《左传》《金人铭》等先秦文献虽未直接使用该语,但“三缄其口”等思想被傅玄继承并凝练在自己的作品中。

傅玄所作《口铭》全文:

神以感通,心由口宣。

福生有兆,祸来有端。

情莫多妄,口莫多言。

蚁孔溃河,淄穴倾山。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存亡之机,开阖之术。

口与心谋,安危之源。

枢机之发,荣辱存焉。

这篇箴言的意思从字面看并不晦涩,理解其意并不难。

翻译过来大致是这样的:

神明因感应而通达,心意由言语传达;福气降临前有征兆,灾祸发生亦有根源。

(注解:强调言行与吉凶的内在关以及祸福发生的因果关系)

情感莫要虚妄泛滥,口中切忌多言妄语;蚁穴可致河堤溃决,细流能冲垮山峦。

(注解:以自然现象比喻微小言行可能引发重大后果,即小不忍则乱大谋,言太多必惹祸端)

疾病因饮食不慎侵入,灾祸因言语不当招致;此乃生死存亡的关键,亦是处世张弛之道。

(注解:“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早已是传世箴言,是关系生死和处世成败的关键)

言语与心念相谋,是安危的根本;口舌如同枢机,一旦发动便决定荣辱。

(注解:指出要心口一致,不能言不由衷词不达意信口开河;言语是心念的外显,直接关联个人命运)

这首诗中“情莫多妄,口莫多言”形象地契合了佩通坦与洪森通话时,把外交对峙与私人“叔侄”关系混淆,用了错误的说话沟通方式,导致“祸从口出”,被对方设计利用,从而酿成了一场政坛地震。

在从政过程中,要正确把握“口与心谋,安危之源”的要义,做到心谋与口言之默契,应对自如,方能掌控局面,立于不败之地。



历史上的典型事件

历史上,因言语不慎导致“祸从口出”经典案例可不少。

①春秋宋闵公:揭人短处招杀祸

南宫长万,又名南宫万,是春秋时期宋国将领。公元前684,在乘丘(今山东兖州一带)之战中,鲁庄公率兵打败宋军,并将南宫长万俘虏。经宋国人请求,南宫万被释放回国。

宋闵公(宋庄公之子,春秋时期宋国第十七任国君)却对自己的幕僚手下南宫万进行言语讥讽,嗤笑其是鲁国囚犯,不值得尊敬;尴尬的南宫长万从此怀恨在心。

一次,两人一起打猎时起了争执,怒火中烧的南宫长万新账旧账一起算,手起刀落杀了宋闵公。

虽说身为上司的宋闵公嘴欠惹怒下级而丢了性命,但是南宫长万这弑君之罪岂能就此罢了。

后来,宋家后代和族人用美人计将南宫长万灌醉后用犀牛皮裹了,剁成肉酱,死得那叫一个惨啊!

这个历史典故告诫:身为上级、同事,千万不能挠人伤疤、揭人短处,否则会招致飞来祸端。

南宫长万却因贪恋酒色,掉进了仇家的“仙人跳”局子(这种事现在是不是也很多!),死得相当难看,再次印证了英雄气短,命丧酒色的古训。



②三国孔融:讥讽上司招灭门

孔融很小的时候就聪大度明事理,其让梨的故事传颂至今。

然而没想到的是,他长大当官后,却因口无遮拦招来杀身祸。

史称他屡次讥讽曹操。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破邺城后,其子曹丕私纳袁熙之妻甄氏,此事引发士人阶层对曹氏父子僭越礼法的不满。

孔融借古讽今,虚构“武王伐纣后将妲己赐予周公(周公为曹操政治自喻,妲己暗喻指被强占的甄氏)”的典故,讽刺曹氏父子“奉天子令”之名行私欲之实,终以“谤讪朝廷”罪全家被曹操处斩。

千古聪明的孔融能做出如此落差大的笨拙之事,让人大跌眼镜。

这件历史典故告诫,身为下级,拿着别人的俸禄,怎可去指责上司领导的家事和私生活呢?这不是找死么!



③东晋司马曜:一句戏言丧了命

东晋第九任皇帝孝武帝司马曜自小聪慧过人,十一岁就被扶上皇位。他后来击败前秦大军,赢得淝水之战的历史功绩至今如雷贯耳。

然而聪明人往往会做出低级犯浑之事,史载司马曜平日耽于享乐,沉湎酒色。

一次,他对枕边人、宠姬张贵人酒后戏言,称其“年老色衰当废”,导致张贵人一怒之下叫来心腹宫人将熟睡中的司马曜用被子捂死,对外宣称其在睡梦中魇崩。

司马曜死时仅三十五岁,据说死相很难看。

这件历史典故告诫,莫用诳语激怒枕边人,莫惹女人,狠起来潘金莲都不算啥;莫贪酒说胡话,酒后乱语丢命者自古有之。

这位一国之君死得实在离谱,被老婆用被子捂死,这比武大郎死得还有戏剧性。



④东汉汉质帝:童言无忌遭毒杀

东汉汉质帝刘缵(138年—146年7月26日),又名刘续,东汉第十位皇帝(145年—146年在位),汉章帝刘炟玄孙,渤海孝王刘鸿之子。

从时间节点上看,这位汉质帝才活了八岁,皇位才坐了一年。

也就是说汉质帝8岁就当了皇帝,仅当了一年就死了!

这里先说一个关键人物梁太后。

梁太后名梁妠(116年-150年4月6日),汉顺帝刘保的皇后,大将军梁商之女,有贤后之称。

史称梁妠聪明贤惠,善做女红,精通经史。

汉顺帝驾崩后,梁妠成为太后,先后拥立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三度临朝垂帘听政,仅这点慈禧太后都要甘拜下风。

年仅8岁的汉质帝刘缵上位后,梁太后的哥哥梁冀专权暴滥,陷害忠良,常以邪说误导梁太后,引起了不少朝臣的抵制。

梁冀在朝廷上颐指气使,气势凌人,不可一世,刘缵虽然才8岁,也看他很不顺眼。

在一次朝会中,刘缵当着群臣的面怒斥梁冀“此跋扈将军也”,虽奶声奶气,却也颇有金刚怒目之态,惹得梁冀大怒。

退朝后,梁冀记恨在心。

从这个8岁孩童口中能说出样有水平的话,可见这小子可不是一般的尿不湿,长大了还了得。

这让梁冀一思量脊背阵阵发凉,此娃坚决不能留,决定弄死他。

他暗中把老鼠药和在刘缵喜欢吃的煮饼之中;刘缵吃过毒饼,顿觉气闷肚痛,赶紧召太尉李固进宫。

李固问刘缵气闷肚痛的缘由,刘缵当时还能够说话,说:“刚刚吃了煮饼。”

“肚子烦闷,如果有水喝还能活下来。”李固建议。

当时梁冀在旁边,说:“恐怕会呕吐,不可以喝水。”

过了一会儿,刘缵中毒身亡,崩于洛阳宫中。

汉质帝死后,梁冀持节迎立蠡吾侯刘志入南宫即位,是为汉桓帝。

虽说梁冀心狠手辣,飞扬跋扈,但这货有个致命弱点,就是十分怕他的老婆孙寿,可以说每次孙寿还没数到三他就扑通一下跪下了。

这样,梁家的话语权和重大事情的决定权都被孙寿把持了,这在中国古代可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在孙寿的蛊惑下,梁冀大肆剥夺梁氏族人的官职赠予孙家, 致使孙寿控制了朝堂。

夫妻二人穷极奢侈,“拓建林苑,制同皇家,方圆近千里,掠民数千为奴婢”,罪恶罄竹难书。

梁冀夫妻的罪恶行径最终让汉桓帝大怒。

汉桓帝派兵围剿梁家,重兵包围了梁府。

贪婪无度、坏事做绝的梁冀夫妇最终在被围困的家中双双自杀身亡。

这就是所说的作恶多端,必遭天谴。

这件历史典故告诫,不论在家里还是在外边,教育好、管好自己的小孩。

虽说童言无忌,但是一旦童言伤到别人、惹怒别人,别人可不惯着你的小孩。

另外,管好自己的老婆,别让她干预过多,成为毁掉你事业、惹祸上身的推手。



⑤明朝方孝孺:顶撞老大被车裂

再比如明朝思想家方孝孺因在朝堂上公开用激烈言辞批评顶撞朱棣。

朱棣颜面尽失而发怒,将方孝孺车裂并诛十族,血淋淋地揭示了祸从口出的悲剧结局。

方孝孺这个明朝大儒,如果能及时调整自己心气,忍住所谓的气节,迂回一下,换种方式与朱棣沟通,应不会惹来杀身之祸,也许还能做更多事情,为后世留下更多著述。

可是,历史没有假设和如果,只有让人叹惋不已的后果和结果。

古代有多少刚直之士,以过人才华挤上仕途,飞黄腾达,赢得施展才华之平台和阶位,往往却在几分钟内用一两句使性子之语断送了自己性命,甚至株连九族,代价实在太惨重,教训实在太深刻。

严防“祸从口出”的优秀范例

同时,历史上也有不少严防“祸从口出”的经典范例。

其中的人物深知人在局中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即使是自己的老婆孩子和家人,他们都能严格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该说的坚决不说,不该做的更不能做。

第一个比如西汉后期大臣孔光,是孔子的十四世孙,太师孔霸之子;官至大将军、丞相、太傅、太师。

他面对亲朋和家人乃至其他无关之人时,概不谈单位的事,甚至家人询问皇宫温室殿前种什么树都拒绝回答。

审慎到如此程度,这样的处世态度也让他一路官途比较顺。

到最后,其他官员看他是个油盐不进的完美主儿,就编造谗言加以诋毁,结果那帮小人得逞,孔光被以莫须有罪名罢免还乡。

可还乡不到一年,朝中接连换了三位丞相,个个只是嘴上叭叭叭的无能之辈,群臣皆叹这三位根本不如孔光。

孔光做人坦坦荡荡,所以睡觉也不怕鬼敲门,活了七十多岁因病而逝。

孔光死后朝廷大葬,朝中谏大夫等大员持节护丧,公卿百官吊唁送葬。

这就是过硬人品积攒下来的福报。

第二个比如三国时的陈群,曹魏著名政治家、重臣,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妥妥的大才啊。

曹操嫉妒心那么强,可对陈群尊敬宽容爱护有加。

陈群先后在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主子旗下为臣,能侍奉三代皇帝而不倒的三朝元老历史上并不多,足见陈群为人处世之厉害。

他官途这么长命,伴了三朝君主,首先一定是个说话做事滴水不漏之人。

据说陈群有个坚持不懈的习惯,就是每次上奏后立即毁掉所有草稿,不留任何痕迹;不给别有用心之人留下任何把柄和攻击漏洞。

陈群曾向曹操善意提醒,同时王模、周逵二人口无遮拦,背后搞小团体,爱搬弄是非搅浑水,典型的小人做派,最终会坏事,曹操不听。

结果王周二人果然犯事受诛,曹操方信陈群之言,并向陈群承认错失。

陈群正常病逝,死后曹叡追思陈群之功德,分给他户邑,并封一子列侯。

这是凭实力和人格换来的家道平安,荫护子孙啊。

第三个是唐代名相房玄龄,跟随李世民几十年,不但才思过人,还懂得识辨人才精于中层管理。

他为李世民网罗人才,“不问贵贱,随材授任”。

有名的“玄武门之变”就是他一手策划的,直接帮李世民解除了隐患,坐牢了江山。

房玄龄虽居高官多年,却恪守职责,从不居功自傲,对事守口如瓶。

在管理上从他不搞耍那些恶心的驭人手腕,而是“与谋臣猛将密相交结,使其各尽死力”,凭人格魅力和过人的办事能力让同事们心服口服。

后世把房玄龄和李世民的另一位重臣杜如晦作为良相的典范,因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善于决断,故史称“房谋杜断”。

69岁那年,房玄龄病重,李世民派名医为其医治,每日供给御膳,并亲临探望。



临终之时,房玄龄以将死之人,冒犯龙颜之险斗胆劝诫李世民,要以天下苍生为重,不要征讨高句丽。

李世民看见奏表,感动地对房玄龄家人说:“此人病危将死,还能忧我国家,真是太难得了。”

不知今天韩国人看了这段历史作何感想,是该感谢房玄龄的劝谏之恩呢,还是准备搜集硬凑材料为房玄龄申遗!

临终之际,李世民亲至房玄龄病床前握手诀别,并现场当着他的面对其家人孩子进行了加封,让其放心无牵挂而去。

果然是感动千古的明君名臣之情啊!

李世民当着众臣赞房玄龄“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其中有一句划出来要考的重点:“未尝宣泄机密”!足见房玄龄辅佐李世民几十年,从未因为言语不慎出过任何漏子,属实难得,这种人才,千古难求啊!

以史为鉴防祸端、知进退

“祸从口出”不仅沉淀在历史事件中,在当今我们身边也比比皆是:

饭局中言语大胆被人偷录视频,背后说别人被听者回头告密挑拨,人前刻意表现说得太多招人嫌弃,道听途说不加判断善恶不分误伤好人,听信谗言谣言混淆视听害人害己,口无遮拦见谁都说造成人身诋毁……

有时候,说者无意,听者却将其当成把柄,背后予以添油加醋地背刺使坏。

这次佩通坦和“叔叔”洪森“通话门”事件就是现实活生生的例子。

许多人都曾深受“祸从口出”之害,或者因言被毁、因言获罪、因言惹祸、因言伤人、因言丢饭碗、进局子!

逢人管住嘴,遇事耐住性,怒时控住躁,处世守住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样才能走得稳,行得远。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斯洛特:人们总谈论4.5亿镑支出、4.5亿!却忘了我们卖人回收3亿

斯洛特:人们总谈论4.5亿镑支出、4.5亿!却忘了我们卖人回收3亿

直播吧
2025-09-16 23:40:03
原副总理姬鹏飞逝世后,他那个和赖昌星沆瀣一气的儿子,结局如何

原副总理姬鹏飞逝世后,他那个和赖昌星沆瀣一气的儿子,结局如何

红色鉴史官
2025-03-01 20:50:02
今起全面禁用!很多人每天都在喝!

今起全面禁用!很多人每天都在喝!

江南晚报
2025-09-16 20:34:18
知名网红民警“江宁婆婆”谈于朦胧去世排除刑事案件

知名网红民警“江宁婆婆”谈于朦胧去世排除刑事案件

潇湘晨报
2025-09-11 21:03:04
清华公示:孙颖莎、王曼昱,免试读研

清华公示:孙颖莎、王曼昱,免试读研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9-16 12:02:28
48岁经理被裁员,获240万补偿后删310位前同事,领导傻眼了

48岁经理被裁员,获240万补偿后删310位前同事,领导傻眼了

朝暮书屋
2025-07-15 18:26:42
陆毅自曝结婚30年妻子没做饭,镜头拉近鲍蕾手部,真相太真实!

陆毅自曝结婚30年妻子没做饭,镜头拉近鲍蕾手部,真相太真实!

策略剖析
2025-09-15 14:48:43
前皇马主教练:C罗不如萨拉赫全面!梅西是最佳前锋!

前皇马主教练:C罗不如萨拉赫全面!梅西是最佳前锋!

氧气是个地铁
2025-09-15 23:06:11
越南阅兵引发关注,中国9.3阅兵直播反应从自豪到失望

越南阅兵引发关注,中国9.3阅兵直播反应从自豪到失望

小聪明说科普
2025-09-16 09:02:10
林高远回应质疑:问心无愧!已尽最大努力,前队友:他在国乒孤单

林高远回应质疑:问心无愧!已尽最大努力,前队友:他在国乒孤单

念洲
2025-09-16 08:26:53
房价已惨不忍睹,楼市崩得悄无声息

房价已惨不忍睹,楼市崩得悄无声息

深蓝夜读
2025-09-16 12:00:12
机构+北向资金,今日共同抢筹1股

机构+北向资金,今日共同抢筹1股

数据宝
2025-09-16 22:16:54
邓文迪两个女儿拿到160亿财产!默多克正式分家产,豪门太精彩了

邓文迪两个女儿拿到160亿财产!默多克正式分家产,豪门太精彩了

巷子里的历史
2025-09-10 08:43:24
汉奸石平的中文回应来了

汉奸石平的中文回应来了

大张的自留地
2025-09-16 13:37:33
九三阅兵一周后,我们躲过了一场世界大战

九三阅兵一周后,我们躲过了一场世界大战

罗列思维
2025-09-10 18:44:59
仅22名本科生报到!这所高校怎么回事,15万学费引发的后果吗

仅22名本科生报到!这所高校怎么回事,15万学费引发的后果吗

史海流年号
2025-09-16 16:19:51
将整条制造流程转让中国,出于感恩之情,令美俄两国都艳羡不已

将整条制造流程转让中国,出于感恩之情,令美俄两国都艳羡不已

诗意世界
2025-09-15 20:45:36
必须感谢高洪波!北京U16全运会夺冠:前国足主帅再立功!

必须感谢高洪波!北京U16全运会夺冠:前国足主帅再立功!

邱泽云
2025-09-16 18:09:40
苹果CEO库克:将投资25亿美元扩大康宁玻璃工厂

苹果CEO库克:将投资25亿美元扩大康宁玻璃工厂

界面新闻
2025-09-16 08:51:50
微信上线新功能!网友:终于等到了

微信上线新功能!网友:终于等到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16 23:38:57
2025-09-17 00:44:49
一华独秀
一华独秀
把脉天下娱乐现象
1502文章数 464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清华学霸小红书晒1.67亿元年薪被查 美司法部:他在逃

头条要闻

清华学霸小红书晒1.67亿元年薪被查 美司法部:他在逃

体育要闻

2022:勇士归来,库里的第四个冠军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亲:女儿嫁给贾乃亮我好后悔

财经要闻

扩大服务消费 9部门提出5方面19条举措

科技要闻

2025款Apple Watch全系怎么选?

汽车要闻

智能体豪华旅行车 享界S9T30.98万元起售

态度原创

数码
教育
家居
时尚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AMD 推三款锐龙 PRO 9X45 商用桌面处理器,可选 6 / 8 / 12 核心

教育要闻

当孩子放下手机时,说明现实足够美好

家居要闻

江南秘境 理想生活模样

当女将军成为内娱偶像剧时尚单品,我们更怀念穆桂英

军事要闻

歼-20战机首次进行静态展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