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迎来新生命,本该沉浸在喜悦之中,可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却时刻揪着爸妈的心。新生儿身体娇弱,抵抗力差,容易患上一些疾病。了解这些常见疾病,爸妈们才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给宝宝最贴心的守护。下面就来看看新生儿容易患上的 7 种病。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宝宝出生后皮肤、巩膜发黄。这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导致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的。大部分新生儿黄疸属于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 2 - 3 天出现,4 - 6 天达到高峰,7 - 10 天逐渐消退。宝妈小敏家宝宝出生后第三天,小敏就发现宝宝的皮肤有点发黄,赶紧咨询医生。医生检查后告知是生理性黄疸,让小敏多给宝宝喂奶,促进胆红素排泄。如果是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时间早,常在出生后 24 小时内出现,且黄疸程度重、进展快,或消退后又再次出现等,这种情况就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蓝光照射等治疗,以免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可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多因宝宝在分娩过程中吸入羊水、胎粪等引起;感染性肺炎则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所致。宝宝患病后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咳嗽、口吐白沫、发热或体温不升、吃奶差等症状。宝妈阿珍家宝宝出生后一周,阿珍发现宝宝呼吸比平时快,嘴里还时不时吐白沫,吃奶也不香了。她赶紧带宝宝去医院,诊断为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炎需要及时治疗,一般通过抗感染、吸氧等治疗措施,帮助宝宝恢复健康。
新生儿脐炎
新生儿的脐带残端是一个开放的创口,护理不当很容易引发感染,导致脐炎。表现为脐带根部或脐周皮肤红肿,有脓性分泌物,严重时可能伴有发热、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宝妈晓丽家宝宝出生后,晓丽每天都会用碘伏给宝宝的脐带残端消毒,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但有一次,晓丽给宝宝洗澡时不小心让脐带进水了,之后发现宝宝脐带周围有点发红,还有少量分泌物。她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医生进行了清洁消毒处理,并嘱咐晓丽要更加注意脐带护理。经过几天的护理,宝宝的脐炎逐渐好转。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常见病原体为细菌,也可为真菌、病毒等。宝宝可能出现反应差、嗜睡、少吃、少哭、少动、体温不稳定、黄疸加重或退而复现等症状。宝妈小悠家宝宝出生后十天左右,小悠发现宝宝精神不好,吃奶量明显减少,而且黄疸好像又加重了。她担心宝宝生病,赶忙带宝宝去医院检查,结果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需要及时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以控制感染,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新生儿低血糖
新生儿低血糖多发生在出生后 24 - 48 小时内,常见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糖尿病母亲所生婴儿等。宝宝可能出现多汗、震颤、心跳加快、呼吸暂停、嗜睡、喂养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脑损伤。宝妈阿芳家宝宝是早产儿,出生后医生就密切监测宝宝的血糖。阿芳按照医生的建议,及时给宝宝喂奶,保证宝宝能量摄入。如果发现宝宝有低血糖症状,会立即遵医嘱给宝宝补充葡萄糖,纠正低血糖状态。
新生儿湿疹
新生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多在出生后 1 - 3 个月开始出现,常见于头面部,严重时可蔓延至全身。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结痂等,宝宝常因瘙痒而烦躁不安。宝妈小敏家宝宝满月后,脸上出现了一些小红疹子,小敏以为是热疹,没太在意。后来疹子越来越多,宝宝还经常用手抓脸。小敏带宝宝去医院,诊断为新生儿湿疹。医生建议小敏避免给宝宝穿得过多、过热,保持皮肤清洁干爽,可使用一些温和的婴儿护肤品,必要时涂抹治疗湿疹的药膏。
新生儿结膜炎
新生儿结膜炎多因分娩时宝宝眼睛接触了产道中的病原体而感染,常见症状为眼睛红肿、分泌物增多,严重时可影响视力。宝妈阿珍家宝宝出生后第三天,阿珍发现宝宝一只眼睛眼屎很多,眼皮有点肿。她用干净的纱布蘸温水轻轻擦拭,但情况没有好转。带宝宝去医院后,医生诊断为新生儿结膜炎,开了眼药水。阿珍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给宝宝滴眼药水,几天后宝宝的症状逐渐消失。
新生儿容易患上的这 7 种病,爸妈们一定要多留意宝宝的身体状况,仔细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