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滚!立刻给我滚出去!像你这种五十多岁的老废物,除了混日子还会干什么?"
富源镇塑料制品厂的车间里,老板独生子赵骏杰指着52岁的陈德福破口大骂。所有工人都停下手中的活,震惊地看着这一幕。陈德福在这里干了整整十五年,从来没有人敢这样羞辱他。
然而更让人意外的是,面对如此羞辱,陈德福竟然一句话都没说,只是默默点了点头。同事们都觉得他太窝囊,连为自己辩护都不敢。
当天夜里,陈德福拖着行李箱消失在工厂门口。没有人想到,这个看似懦弱的举动,竟然会在一个月后彻底改写整个工厂的命运。
当富源镇塑料制品厂宣布破产倒闭的消息传来时,所有人都傻眼了......
01
早上六点整,陈德福准时推开车间的大门。这是他十五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哪怕是下雪天,他也从未迟到过一分钟。
工友们都说陈德福是个老实巴交的人,话不多,埋头干活,从不和任何人起冲突。五十二岁的他,头发已经花白,腰背也不如年轻时那般挺直,但干起活来却从不含糊。
"老陈,又这么早啊。"车间主任李春花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今天的生产计划表。
"习惯了,在家也睡不着。"陈德福正在清理昨晚留下的生产垃圾,"昨天夜班的小伙子们走得急,现场有点乱。"
李春花看了看车间,确实比平时要乱一些。"现在的年轻人啊,干活没有你们这一代人仔细。对了,昨天设备运转怎么样?"
"还行,就是二号线的那个压缩机声音有点不对劲。"陈德福擦了擦手上的油污,"可能要检修一下。"
正说着,工人王大锤推门进来,一脸的不高兴:"春花姐,你听说了吗?老板的儿子昨天又来了,说要搞什么新改革。"
"什么改革?"李春花皱眉问道。
"末位淘汰制!"王大锤愤愤地说,"说什么要提高效率,每个月考核,最后百分之十的人直接开除!"
陈德福抬起头:"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王大锤坐在工具箱上,"我昨天路过办公楼,听到那位少爷在电话里跟什么人汇报,说要把工厂改造成现代化企业,清理掉一批老弱病残。"
李春花脸色变了:"这不是胡闹吗?我们厂的效益一直很好,客户也很满意,为什么要搞这些?"
"人家是海外留学回来的高材生,看不上我们这些土老帽呗。"王大锤越说越气,"还说要引进什么先进设备,到时候我们这些老师傅都得下岗。"
"别瞎说。"陈德福劝道,"也许人家有人家的道理。"
"老陈,你就是太老实了!"王大锤站起来,"那小子昨天还特意问了你的情况,问你是不是那个总喜欢多管闲事的老工人。"
陈德福愣了一下:"他问我?"
"对啊,我当时就在旁边听着。那个财务小刘还说你工作认真负责,结果那小子冷笑一声,说什么'倚老卖老'。"王大锤模仿着赵骏杰的语气,"我看他就是要拿你开刀立威。"
李春花担心地看着陈德福:"老陈,你最近小心点,别和他起冲突。"
"我一个老工人,能有什么冲突。"陈德福苦笑一声,"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这时,车间外传来一阵汽车引擎声。王大锤透过窗户看了看,脸色立刻变了:"说曹操曹操到,那位少爷来了。"
只见一辆黑色的奔驰轿车停在厂房门口,从车上下来一个穿着笔挺西装的年轻人。这就是老板赵建国的独生子赵骏杰,二十八岁,刚从国外留学回来。
"快,都装作在干活!"李春花赶紧招呼大家,"别让他抓到把柄。"
工人们迅速散开,各自回到工作岗位。陈德福也低头整理着工具箱,但心里却七上八下的。
门被推开了,赵骏杰大步走进车间,身后还跟着两个穿西装的年轻人。
"李主任,昨晚的生产数据出来了吗?"赵骏杰的声音很冷淡。
"出来了,您稍等。"李春花赶紧拿出报表,"昨天晚班生产了八千二百件,合格率百分之九十六点五。"
赵骏杰接过报表看了看,皱起了眉头:"为什么合格率不到百分之九十八?我们的目标是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这个......"李春花有些为难,"百分之九十六点五已经很不错了,行业平均水平才百分之九十二。"
"行业平均?"赵骏杰冷笑一声,"我们要做的是行业领先,不是行业平均!这种思维就是你们这些老员工的问题,没有进取心,满足于现状。"
王大锤在一旁听着,忍不住嘀咕了一句:"合格率这么高还不满意,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你说什么?"赵骏杰听到了,转头看向王大锤。
"没...没说什么。"王大锤赶紧低头。
"我听得很清楚,你是对我的标准有意见?"赵骏杰走到王大锤面前,"你叫什么名字?"
"王...王大锤。"
"王大锤是吧?"赵骏杰记在了小本子上,"从明天开始,你的工作表现我会重点关注。"
车间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陈德福看着这一幕,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没有出声。
02
上午九点,全厂员工大会在车间里召开。赵骏杰站在临时搭建的台子上,手里拿着一叠文件,神情严肃地看着台下的工人们。
"我知道大家对我可能还不太熟悉,但从今天开始,我将全面负责工厂的日常运营管理。"赵骏杰的声音在车间里回荡,"我在海外学习了先进的管理理念,现在要把这些理念运用到我们工厂里。"
台下的工人们窃窃私语,大多数人脸上都写着不安。
"首先,我要说的是效率问题。"赵骏杰翻开文件,"根据我的调研,我们工厂的人均产出比同行业平均水平低百分之二十三。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人员配置存在严重的冗余!"
工人小张举手说道:"赵少爷,我们厂的订单一直很稳定啊,客户满意度也很高。"
"订单稳定?"赵骏杰冷笑一声,"这恰恰说明了你们缺乏开拓精神!我们应该追求的是业务增长,而不是安于现状!"
李春花在台下皱了皱眉头,低声对身边的陈德福说:"什么人均产出,我们这里的工人都很卖力啊。"
陈德福轻声回应:"年轻人嘛,有想法很正常。"
"所以,从下周开始,我们要实行末位淘汰制。"赵骏杰继续说道,"每个月考核一次,排名后百分之十的员工将被辞退。同时,所有员工的工作流程都要按照我制定的新标准执行。"
台下一片哗然。工人王大锤忍不住站起来:"赵少爷,这不公平吧?我们这些老师傅干了这么多年,对工作都很熟悉,为什么要换新方法?"
"就是因为你们太固守成规了!"赵骏杰语气严厉,"现在是什么时代?还抱着十几年前的老思想不放?我告诉你们,不改变就等着被淘汰!"
"可是新方法我们都不会啊......"一个年轻工人怯怯地说道。
"不会可以学!"赵骏杰不耐烦地说,"如果连学习的能力都没有,那就更没有留下的必要了!"
这时,工人老刘站了起来:"赵少爷,我想问一下,这个考核标准是什么?总不能让我们稀里糊涂地被淘汰吧?"
"好问题。"赵骏杰拿出另一份文件,"考核标准分为三个方面:产量、质量和工作态度。其中工作态度占百分之四十,这包括对新制度的接受程度、执行力度,以及是否有抵触情绪。"
陈德福听到这里,心里咯噔一下。这个"工作态度"显然是主观判断,完全由赵骏杰说了算。
"特别要说明的是,"赵骏杰的目光在人群中扫视,"一些年龄大的员工,如果跟不上节奏,就不要占着位置不干事!公司不是养老院!"
这话说得很难听,台下的老工人们脸色都变得很难看。
"赵少爷,这话说得有点过了吧?"李春花忍不住站起来,"我们厂的老师傅经验丰富,是企业的宝贵财富。"
"经验?"赵骏杰嗤笑一声,"现在是机械化时代,经验能代替科学数据吗?我在国外见过的工厂,都是标准化操作,哪里需要什么经验?"
"那不一样,"老刘也站起来,"我们这行有很多细节,不是光看数据就能解决的。"
"这就是你们落后的思维!"赵骏杰的声音越来越大,"什么细节,什么经验,都是借口!现代管理讲究的是流程化、标准化,任何人按照标准操作,都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会议越开越火药味十足。陈德福坐在后排,静静地听着这一切,心情越来越沉重。
"还有一点,"赵骏杰敲了敲桌子,让大家安静下来,"从明天开始,我会亲自巡查车间,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变操作流程。如果发现有人阳奉阴违,立即辞退!"
说完这话,赵骏杰扫视了一遍在场的所有人,最后目光停在了陈德福身上。两人的眼神在空中交汇,陈德福感受到了明显的敌意。
会议结束后,工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
"这个少爷也太嚣张了吧,把我们这些老员工当什么了?"王大锤愤愤不平地说道。
"人家是老板的儿子,有什么办法。"工人小张摇头叹气,"我听说他要把工厂改造成全自动化生产线,到时候我们这些人都得下岗。"
"老陈,你怎么看?"李春花问陈德福。
陈德福收拾着工具箱,平静地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但李春花注意到,陈德福的手在微微颤抖。
03
接下来的几天里,赵骏杰开始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他要求所有工人必须按照他制定的新流程操作,不允许有任何偏差。
新流程看起来很科学,每一个步骤都有详细的时间要求和操作标准。但实际执行起来,问题接踵而至。
"李主任,三号生产线又停机了!"技术员小王匆忙跑到李春花面前汇报。
"怎么回事?今天已经是第四次了。"李春花心急如焚。
"按照新流程操作,产品老是出现质量问题。"小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我严格按照赵少爷给的标准来的,可就是不行。"
李春花皱着眉头:"具体什么问题?"
"产品表面有气泡,而且形状也不太规整。"小王拿出几个半成品给李春花看,"按照原来的方法,从来没有这种问题。"
这时,老工人刘师傅走过来:"小王,让我看看。"
刘师傅仔细观察了一下产品,又看了看设备的运行状态:"这个嘛,我觉得可能是参数设置的问题。"
"什么参数?"小王急忙问道。
"具体的我也说不清楚,但是感觉和以前不太一样。"刘师傅摇摇头,"要不问问老陈?他在这方面比较有经验。"
几个人的目光都转向了正在远处整理工具的陈德福。
"老陈,你过来看看。"李春花喊道。
陈德福放下手头的活,走了过来。他看了看那些有问题的产品,又观察了一下生产线的情况。
"确实有问题。"陈德福点点头,"不过我也不太清楚具体是什么原因。"
"那怎么办?"小王着急地问,"这样下去,今天的生产任务肯定完不成。"
"要不先停机检查一下?"陈德福建议道。
"不行!"李春花摇头,"赵少爷说了,不允许随意停机,会影响效率。"
正说着,赵骏杰从办公楼里走了出来,看到车间里聚集了一群人,脸色立刻阴沉下来。
"怎么回事?都不干活了?"赵骏杰大步走过来。
"赵少爷,三号线的产品质量有问题......"李春花赶紧解释。
"有什么问题?"赵骏杰走到生产线前,随手拿起几个成品看了看,"我看质量挺好的啊,哪里有问题?"
"您看这里,有明显的气泡。"小王指着产品表面的瑕疵说道。
赵骏杰仔细看了看,皱了皱眉头,但很快就恢复了之前的傲慢表情:"这点小瑕疵不影响使用功能,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你们不要用老眼光看问题,现在的客户没有那么挑剔。"
"可是这批货是给市医院的,医用器械对质量要求很严格......"李春花试图解释。
"医院怎么了?"赵骏杰不以为然,"我在国外见过的医用产品,标准也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高。再说,这点小问题完全不影响功能。"
刘师傅忍不住说道:"赵少爷,我们工厂能有今天的声誉,就是靠质量过硬。如果标准降低了......"
"质量过硬?"赵骏杰冷笑一声,"你们的所谓质量过硬,就是效率低下的借口!我告诉你们,现在的市场竞争激烈,如果还抱着过去那种完美主义的思想,早晚会被淘汰!"
"可是......"刘师傅还想说什么。
"够了!"赵骏杰打断了他的话,"我说了,按照我的流程执行,不允许有任何改动!如果你们觉得有问题,可以向我的父亲反映,但在他改变决定之前,必须严格按照我的要求来!"
说完,赵骏杰转身准备离开,但突然停下脚步,目光落在了陈德福身上。
"陈德福是吧?我刚才听说你对生产线有什么建议?"
陈德福看了看周围的同事,平静地说:"我只是觉得可能需要检查一下设备。"
"检查设备?"赵骏杰的语气变得嘲讽,"你一个普通工人,懂什么设备检查?我们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轮得到你来指手画脚吗?"
陈德福没有反驳,只是点了点头:"您说得对。"
"既然知道自己的身份,就老老实实干活,别总想着出风头。"赵骏杰冷冷地扫了陈德福一眼,然后对所有人说道,"继续生产,不准停机!"
04
陈德福看着赵骏杰,眼神依然平静,但车间里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
"赵少爷说得对,我确实只是个初中毕业的老工人。"陈德福的声音很轻,但在安静的车间里每个人都能听清楚,"这十五年来,我就是个普通的操作工,没什么特别的。"
"那就好,知道自己的身份就行。"赵骏杰冷笑一声,"现在是科学管理的时代,不是凭感觉的时代!那些土办法早就过时了!"
"也许您说得对。"陈德福点点头,"但是我想说一点,我们工厂这么多年来,产品质量一直很稳定,客户也很信任我们。"
"你在威胁我?"赵骏杰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不敢。"陈德福摇摇头,"我只是担心,如果客户对产品质量有意见,会影响工厂的声誉。"
"影响声誉?"赵骏杰怒极反笑,"你一个老工人,还担心起工厂声誉来了?你以为你是谁?技术总监?还是工厂老板?"
周围的工人们都紧张地看着这一幕,没有人敢出声。
"我什么都不是,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陈德福低下头,"如果我说错了什么,请您原谅。"
"既然知道自己什么都不是,就给我闭嘴!"赵骏杰指着陈德福的鼻子,声音越来越大,"像你这种只会倚老卖老的人,就是工厂发展的绊脚石!"
这时,正好工厂老板赵建国从外面回来,听到车间里的争吵声,走了进来。
"怎么回事?吵什么呢?"赵建国皱着眉头问道。
"爸,我在处理工作问题。"赵骏杰看到父亲来了,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
"什么工作问题?"赵建国看了看现场的情况。
李春花赶紧上前解释:"老板,是关于新流程的问题,产品质量有些......"
"质量没有问题!"赵骏杰打断了李春花的话,"只是一些老员工不适应新的管理制度,总是用老眼光看问题。"
赵建国看了看陈德福,又看了看其他工人:"老陈,你有什么想法?"
陈德福抬起头,看了看老板,又看了看赵骏杰:"老板,我没什么想法。赵少爷是管理者,我们听他的安排就行了。"
"你看,连他自己都这么说。"赵骏杰得意地对父亲说道,"爸,我觉得是时候对人员进行一些调整了。有些思想陈旧的老员工,确实不适合现代化的管理。"
赵建国沉思了一下:"这个事情以后再说,你先把生产问题解决好。"
"生产没有问题,一切都按照标准在进行。"赵骏杰坚持道。
就在这时,客户服务部的小李匆匆跑进车间:"老板,市医院打电话来了,说我们昨天交付的产品有质量问题,要求我们派人过去处理。"
车间里瞬间安静下来。赵建国的脸色变得严肃:"什么质量问题?"
"他们说产品表面有气泡,不符合医用标准,要求我们重新交货。"小李汇报道。
赵骏杰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起来:"这...这不可能,我检查过的,质量完全没问题。"
"老板,我们现在怎么办?"李春花担心地问道。
赵建国看了看儿子,又看了看陈德福,最后说道:"先停止生产,全面检查设备和流程。小杰,你和技术部门一起查找原因。"
"爸,不用停产,这只是个别问题......"赵骏杰试图辩解。
"停产!"赵建国的语气不容置疑,"客户的信任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不能因为这种事情砸了我们的招牌。"
赵骏杰脸色铁青,但不敢再反驳父亲。他恶狠狠地瞪了陈德福一眼,仿佛这一切都是陈德福的错。
"从明天开始,你不用来上班了!"赵骏杰突然指着陈德福,"你被辞退了!"
05
车间里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决定震惊了。
李春花第一个反应过来,赶紧站出来:"赵少爷,老陈工作一直很认真,而且他在这里已经十五年了......"
"不用替他求情!"赵骏杰冷冷地扫了李春花一眼,"他刚才的表现已经证明了,他不适合在这里工作。像他这种五十多岁的老废物,除了混日子还会干什么?现在是新时代,不需要这些只会按部就班的机器!"
这番话说得极其难听,车间里的其他工人都愤怒地看着赵骏杰,但没有人敢出声。
赵建国皱着眉头:"小杰,话不要说得这么难听。"
"爸,我这是对事不对人。"赵骏杰坚持道,"现代企业管理就是要果断,不能因为感情用事而影响改革。"
陈德福听完这些话,脸色变得有些苍白,但他依然没有失态。他慢慢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明白就好!立刻收拾东西!"赵骏杰毫不留情地说道。
王大锤忍不住站出来:"这不公平!老陈从来没有犯过错,凭什么要开除他?"
"凭什么?"赵骏杰转向王大锤,"就凭我是管理者!就凭这是我的决定!你还有意见吗?"
"我......"王大锤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还有谁有意见的?"赵骏杰环视了一圈,"现在就站出来说,省得以后在背后议论!"
没有人敢说话。赵建国看了看这个情况,叹了一口气:"老陈,要不你先休几天假,等事情处理完了再说?"
"不用了,老板。"陈德福摇摇头,"既然赵少爷觉得我不合适,那我就走吧。我一个老工人,也该为年轻人让路了。"
"老陈......"李春花眼中含着泪水。
"春花,别难过。"陈德福安慰道,"这可能也是个机会。我在这里干了这么多年,也该换个环境了。"
当天下午,陈德福开始收拾自己的物品。十五年的时间里,他在工厂积累了不少东西:工具、资料、还有一些设备配件。
李春花、王大锤和几个老同事过来帮忙,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没有人想到,陈德福竟然会以这种方式离开工厂。
"老陈,你真的就这样走了?"王大锤一边帮忙装箱,一边愤愤不平地说道,"那个小子太过分了,我们应该找劳动部门反映情况。"
"算了,大锤。"陈德福摇摇头,"老板现在正忙着处理客户投诉的事情,哪有时间管这些。再说,人家是老板的儿子,我们几个工人能有什么办法。"
"可是这样太不公平了!"李春花也忍不住说道,"你在这里干了十五年,任劳任怨,从来没有出过错。现在就因为说了几句实话,就被赶走了?"
"春花,你别激动。"陈德福安慰道,"我已经五十二了,也该考虑以后的路了。"
"以后的路?老陈,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现在找工作可不容易。"刘师傅担心地说道。
陈德福笑了笑:"车到山前必有路,总会有办法的。我还有点积蓄,够撑一段时间。实在不行,回老家种地也行。"
"种地?"王大锤瞪大眼睛,"老陈,你开什么玩笑,你这手艺回去种地太可惜了。"
"什么手艺,我就是个普通工人。"陈德福一边整理着工作台上的资料,一边说道,"这些年能在这里工作,已经很满足了。"
这些资料有些是工厂的标准操作手册,有些是他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笔记。
"这些资料你要全部带走吗?"李春花看着那厚厚的一摞文件。
陈德福拿起其中几本比较厚的笔记本,翻了翻,犹豫了一下,又从中抽出了两本最厚的,重新放回工具箱里:"这些还是留在这里吧,也许对后来的人有用。"
"老陈,这么重要的资料你不带走?"李春花疑惑地问。
"带走干什么,我一个人又用不着。"陈德福轻描淡写地说道,"就放在工具箱里吧,别让赵少爷看到了,免得又说我故意留东西占地方。"
李春花看着陈德福小心翼翼地将那两本厚厚的笔记本放在工具箱的底部,心里涌起一阵说不出的感觉。她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陈德福这个举动有些奇怪。
"老陈,你在这里工作这么多年,对工厂应该很有感情吧?"刘师傅问道。
"当然有感情。"陈德福站起身,看了看熟悉的车间,"但是时代在变,我们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也许赵少爷说得对,像我这样的老工人,确实该为年轻人让路了。"
"你真的这么想?"李春花问道。
"不这么想还能怎么办?"陈德福苦笑一声,"人要学会接受现实。"
夕阳西下,陈德福拖着行李箱走向工厂大门。几个老同事一直送到门口,大家的眼睛都有些湿润。
"老陈,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李春花握着陈德福的手说道。
"谢谢,大家都保重。"陈德福最后看了一眼工厂,目光在那些熟悉的厂房上停留了很久,"工厂的事情,你们多注意着点。有什么问题,及时和老板汇报。"
说完这句意味深长的话,陈德福转身消失在夜色中。他的背影在昏黄的路灯下显得格外孤独和落寞。
没有人注意到,在二楼办公室的窗户后面,赵骏杰正冷眼看着这一切,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他觉得自己成功地清除了一个最大的阻碍,接下来的改革会更加顺利。
而在工厂的另一边,赵建国正在办公室里处理客户投诉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根本不知道车间里发生的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