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为何有的女子更年期过得轻松自在,有的却苦不堪言?
有人晚上热得睡不着觉;有人情绪起伏像过山车;有人月经变得捉摸不定。
可你知道吗?古代那些宫廷贵妇,更年期时依然风姿绰约,气色红润如少女。
某天,一位求医者好奇地问药王孙思邈:"先生,同样是女人,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
药王笑眯眯地说:"《千金要方》里记载了一个秘密:'妇人更年,肾气渐衰,当以一味药为君。'"
求医者眼睛一亮:"什么药这么神奇?"药王神秘地眨眨眼:"这味药不光能调理身体,还有个特别的本事——能让女人重新焕发青春活力呢!"
话说唐代贞观年间,药王孙思邈虽然年过七十,但身体硬朗,精神头特别好,医术更是越来越厉害。这天下午,他正在药房里整理病历,忽然听到外面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一位中年女士匆匆赶来,看起来有些憔悴,神情焦急。她是当朝户部尚书的夫人,姓柳,今年四十八岁。柳夫人一见到药王,二话不说就要跪下:"药王救救我吧!最近我总是心情不好,一会儿烦躁一会儿郁闷,晚上还老是出汗,丈夫都开始嫌弃我了。"
药王赶紧把她扶起来:"夫人别急,先坐下慢慢说。"
柳夫人坐下后,开始诉说自己的烦恼:"药王,我从小就是京城有名的美人,嫁给尚书后,夫君一直对我很好。可这三年来,身体越来越不对劲。"
她顿了顿,接着说:"月经变得很不规律,有时来有时不来。脾气也变了,经常莫名其妙发火,有时又突然想哭。最要命的是晚上总是热得要命,汗水把衣服都湿透了,丈夫说我身上有怪味,现在都不愿意跟我睡一个房间了。"
说到这里,柳夫人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药王,您说我这是怎么回事?该不会是中邪了吧?"
药王听完,眼神很温和:"夫人别担心,这可不是什么邪术,而是每个女人都会经历的自然过程。《黄帝内经》里说:'女子七七,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意思就是女人到了四十九岁左右,月经会逐渐停止,这很正常。"
"天癸?"柳夫人一脸疑惑。
"天癸就是月经的意思。女人四十九岁时,月经会慢慢没有了,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会发生很多变化。"药王耐心地解释,"夫人现在的情况,就是正在经历这个转变期。"
柳夫人听了更沮丧:"那我岂不是要变成又老又丑的黄脸婆了?"
药王摇摇头,笑着说:"夫人想多了。虽然这是自然规律,但如果调理得好,不但不会变丑,反而能够保持健康美丽,活得更精彩。"
"真的吗?"柳夫人眼中重新亮了起来,"药王,您有办法吗?"
药王站起来,走到药柜前拿出几本厚厚的书:"夫人你看,这些都是历代医生们的经验总结。《千金要方》里有专门的调理方法,《本草纲目》里也记录了很多好用的药材。关键是要找到最合适的那味药。"
柳夫人好奇地问:"什么药最管用?"
药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夫人知道吗?皇宫里的妃子们为什么能够青春常在?就算四十多岁了,还是那么漂亮?"
"这个..."柳夫人想了想,"听说宫里有很多美容秘方,用的都是很贵的药材吧。"
"贵倒是贵,但最重要的是懂得调理的原理。"药王重新坐下,"《素问》里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女人更年期的各种问题,根子都在肾气的强弱上。"
药王继续说:"肾藏精,管生育,控制大小便,还影响头发的好坏。女人过了四十九岁,肾气开始走下坡路,精血不够了,冲任两条经脉也乱了套,所以才会月经不调,情绪不稳,还老是出汗。"
柳夫人若有所思:"您的意思是,要从补肾入手?"
"正是如此。"药王点头,"但补肾也有讲究,不是所有的补肾药都适合女子更年期使用。需要的是既能补肾阴,又能调冲任,还能安神定志的药物。"
"那...什么药能有如此全面的功效?"
药王神秘一笑:"这就要说到一个有趣的故事了。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得道真人,发现了一味神奇的药材。这味药不仅能够补肾强身,更有一个奇特的特性——它能够帮助女子在天癸将竭之时,依然保持阴阳平衡,气血调和。"
柳夫人听得入神:"真有这样的药?"
"不仅有,而且就在我们身边。"药王指向窗外,"只是很多人不识其妙用罢了。"
药王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山:"这味药的发现,还要从一个关于仙人的传说说起。相传西王母居于昆仑之巅,有园圃种植各种仙药。其中有一种药材,专门用来调理女仙的修炼,使她们能够在千年修行中保持完美的状态。"
"后来,这种药材被带到人间,历代医家对其功效赞不绝口。唐代的医圣们更是将其列为妇科调理的首选之药。"
柳夫人急切地问:"药王,这到底是什么药?"
药王回到座位,从药柜中取出一个小盒子:"夫人先别急,我先为你诊脉,看看具体的体质如何。"
柳夫人伸出右手,药王轻搭其脉。片刻后,药王点头道:"脉象确如我所料,肾阴不足,冲任失调,心神不宁。这正是更年期的典型表现。"
"用药确实要从补肾入手,但还要兼顾调经安神。"药王沉思道,"单用一般的补肾药,效果有限。必须用那味特殊的药材才行。"
柳夫人等得焦急:"药王,您就别卖关子了,到底是什么药?"
药王笑而不答,反而问道:"夫人可听说过'仙家四宝'?"
"仙家四宝?"柳夫人摇头,"愿闻其详。"
"传说中,仙人修炼需要四种宝药:一曰灵芝,能延年益寿;二曰人参,能大补元气;三曰何首乌,能黑发驻颜;四曰..."药王顿了顿,"第四种,专门用于调理女子的阴阳平衡。"
柳夫人屏息凝神:"第四种是什么?"
药王缓缓道:"这第四种药,有一个很特别的性质。它既能补肾阴,又能助肾阳,还能调理冲任二脉。最神奇的是,它对女子更年期的调理有着独特的效果。"
"历代医典对此药推崇备至,认为它具有独特的调理功效。"
柳夫人听得心潮澎湃:"如此神药,一定极其珍贵吧?"
"珍贵是珍贵,但并非稀世之物。"药王神秘地笑道,"这味药在民间也有,只是大多数人不知其妙用。宫中的御医们将其视为调理嫔妃的秘药,民间的郎中却常常忽略它的价值。"
药王继续说道:"更有趣的是,这味药还有一个别名,叫做'女人参'。顾名思义,它对女子的滋补作用,就如同人参对男子的作用一般。"
"女人参?"柳夫人思索着,"我怎么从未听说过?"
"因为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药王解释道,"这味药确实有滋补作用,但真正的妙处在于它的调和之功。它既不会过于温热,也不会过于寒凉,能够根据女子的体质自动调节。"
柳夫人越听越神奇:"世间真有如此灵妙的药物?"
"不仅有,而且用法还很有讲究。"药王打开那个小盒子,"比如这味药的采收时间,必须在特定的季节;炮制方法也有严格要求,需要九蒸九晒,去其燥性,留其精华。"
盒子里静静躺着一些药材,色泽深红,形状独特,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柳夫人凑近细看:"这就是那味神药吗?"
药王点头:"正是。但夫人先别急着问它的名字,我先告诉你它的妙用。"
"这味药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双向调节。肾阴不足的人用了,能够滋阴;肾阳不足的人用了,能够温阳。更神奇的是,它还能根据女子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
柳夫人惊叹道:"如此神奇,简直就像是专门为女子而生的!"
"确实如此。"药王说道,"《药性论》中记载,此药'能调血室,理冲任'。血室,就是女子储藏精血的地方;冲任,就是主管女子生殖功能的经脉。这味药能够同时调理这两个关键部位,所以效果格外显著。"
药王继续介绍:"更年期的女子,最怕的就是阴阳失衡。有的人阴虚火旺,潮热汗出;有的人阳虚寒凝,畏寒肢冷。这味药的妙处就在于,它能够'阴中求阳,阳中求阴',让失衡的阴阳重新归于平和。"
"除了调理阴阳,这味药还有安神定志的功效。"药王解释道,"更年期的女子常常心神不宁,喜怒无常,就是因为心肾不交,神志失养。这味药能够滋肾阴,降心火,使心肾相交,神志自然安定。"
柳夫人听得如痴如醉:"药王,您说的这些,简直就是在描述我现在的状况!我确实是时而燥热,时而寒冷,情绪也很不稳定。"
"这就对了。"药王满意地点头,"更年期的调理,关键就在于恢复阴阳平衡,调和气血,安神定志。而这味药,正好具备了这些功效。"
药王起身,走到书架前,取出一本古籍:"《妇人良方》中记载了一个案例,说有一位贵妇,年过四十五,月事不调,情志不宁,后来服用此药三个月,不仅月事恢复正常,连容颜都变得比以前更加红润。"
"真的吗?"柳夫人眼中满含期待。
"古籍记载,自然不会有假。"药王翻开书页,"你看,这里还记录了具体的用法:'取此药一两,配以当归、白芍、熟地,煎汤服用,日一剂,连服百日,可见奇效。'"
柳夫人仔细看着古籍上的记载,心中的希望越来越大:"药王,这味药...它还有其他的妙用吗?"
药王合上书,神秘地笑道:"当然有。这味药不仅能够调理更年期,还有一个更加神奇的功效。传说中,它能够让女子重新焕发青春活力,甚至有'返老还童'的效果。"
"返老还童?"柳夫人惊讶地瞪大眼睛。
"虽然有些夸张,但确实有其道理。"药王解释道,"女子的衰老,很大程度上与肾精的亏虚有关。肾精充足,则精神饱满,容颜不老;肾精亏虚,则未老先衰,憔悴不堪。这味药能够大补肾精,自然有逆转衰老的作用。"
药王继续说道:"古代的宫廷贵妇之所以能够青春永驻,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她们知道使用这味药。而民间的女子不知此药之妙,所以往往在更年期备受煎熬。"
柳夫人听后更加急切:"药王,您快告诉我,这到底是什么药?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药王轻松地从药柜里拿出一个漂亮的青瓷小瓶,瓶子里的药材颜色深红得像宝石一样,
还散发着好闻的药香。"这个药可不简单,生长在很险峻的地方,采摘特别不容易,加工更是要八十一天才能完成。"
柳夫人眼睛都看直了:"药王,这到底是什么药?效果怎么样?"
药王却故意卖个关子:"药名嘛,先不急着说。你想知道为什么古代的皇后妃子们能青春永驻吗?为什么普通女人更年期就特别难熬?关键就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