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级市公安局长刚刚调任一个多月便跳楼身亡。他在遗书中称,因不堪病痛折磨,感到工作压力大而自行了断。但是,当人们得知他调离前原管辖地的“黑老大”不久前被抓捕,以及其他种种迹象,这位公安局长之死在人们心中升起一团疑云……
在没有任何人目睹的情况下,公安局长李海从9楼上跳了下去。这是在初春的一个凌晨,位于市公安局办公楼旁,一名早起的清洁工发现了一具血肉模糊的男尸,惊惶之余立即报告,当时他以为是小偷坠楼身亡。一名局领导人迅速赶到现场,由于死者已经摔得面目全非,而且身着便装,一时无法判定其身份。这名领导人情急之下,拨打局长李海的手机准备请示,孰知接通之后,电话铃声却从地上的死尸身上传了出来。
当天,当地市有关部门对外宣布:今天早上8时左右,有人在市公安局大楼下发现新任该局局长不久的李海躺在血泊中,经初步判定,李海是从公安局9楼上掉下,属非正常死亡。
一
李海的警衔属于三级警监,生前享受副厅级待遇。李海曾经担任过县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后调任地级市担任公安局副局长、市公安局长。让人意料不到的是,在上级决定将李海与邻市公安局长对调工作一个多月后,即身亡办公楼下。
“在我们这里,场面上的人都不叫他李局长,而称‘海哥’,而他也很愿意我们这样称呼他,说这样亲切。”当地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说,“在我们的印象中,海哥是一名戴着眼镜,给人感觉很文雅的公安局长,认识他的人都不容易反感他,而且我们基本没有听说过他与谁有矛盾。”
“李局长出生在农村里,是一步步走到这个位置上来的。当地一名民警私下说:“他是一名老公安、老局长了,在当地,由他亲自主持和指挥办过的案件真不少,许多不法分子对他恨之入骨。就我个人感觉来说,他是个比较精明、实干的人,当然如果有更高、更深的内幕原因我们普通警察就不可能知道了。”
作为一名市公安局长,李海在当地地位自然不低,所以一般情况下普通人很难见到他,更别提了解他。“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报纸或电视台节目里看见他,一直在说着一些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的话。”当地街头一名报贩说,“最后一次见到他的消息是在当地一家非常有影响的都市报上,说他跳楼自杀了,也因为这条消息,那天的报纸早早就卖光了。”
李海在当地也有自己的私人交际活动,但是并非任何人都可以接近他。一名私营企业家回忆说:“我们的生意做得不大,也因为业务与公安部门关系不大,所以没有机会接触他。同时我也清楚我们这样层次的生意人很难接近他,能和他来往的都是出了名的几个大老板。我在一些高档的地方吃饭时,经常看见他们在一起聚会。”
事发几天后,当地政府新闻办公室公开宣布:在市公安局内身亡的公安局长李海经法医鉴定,确认属自杀。同时据市公安局有关人士介绍,李海身亡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组成调查组对李海死因立即开展详细调查。根据调查组现场勘查,排除他杀的可能性,属自杀。而且公安机关在勘验过程中,发现李海在办公室内留有遗书。李海在遗书中称,他热爱工作,但无力作贡献,数年来因身体多部位骨折引发的病痛令人无法忍受,工作单位交流后,感到工作压力大,只有自行了断。有关部门最后认为,李海的死因是因为病痛折磨,对战胜疾病、搞好工作缺乏信心,心理素质脆弱,选择了轻生的态度和行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个结论一公布,立即在当地引起了许多的议论和猜测。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李海刚调到雅安1个多月,基本上还没有开展什么工作,所以本地人对他根本不了解,无论他出于什么原因要自杀,都不应该和地方扯上关系。
而在他之前任职的地方,几乎所有受访者认为:“这件事情很蹊跷,让人无法理解和接受,因病自杀的人往往是因无钱治疗或者病情已无法好转,但是李局长都不属于那些情况。”
一名与李海有多年交往历史的当地官员说:“这样的行为实在不像李海的一贯作风,因为他是一个办事非常稳重的人,所以说他做什么我都可能会相信,惟独自杀我不能相信。这名官员继续说:“因伤病难忍而造成自杀的并非没有,但我们好像没有听说过他有什么太严重的疾病,更何况他是在职局长,按理来说治疗有公费报销和补贴,他究竟有什么必要为此自杀呢?”
“换成是我如果真的病重了,我可以申请辞职,病休或者退休啊,为什么一定要自杀呢?”另外一位当地知名人士说,“作为一名副厅级干部,即使退休了,他也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许多良好待遇。”
二
实际上,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当地除了经济飞速发展、市容市貌越来越漂亮之外,还发生了许多事情。有人自嘲:“人们不知道,便以为什么也没有发生。”
就在李海调任本地公安局长后1个月左右,或者说在他跳楼自杀的一周前,省公安厅在没有通知当地有关部门的情况下,出动了80余名全副武装的警员,突然出现在当地市辖的一个县,一举抓走了以“任老五”为首共20余人的黑社会犯罪嫌疑人,之后也一直没有把该案交给当地办理。
在当地,任老五可谓大名鼎鼎,用一名本地人的话说:“不晓得任老五的人肯定不是当地人。”至于任老五究竟有何能耐,回答是:“反正没有人惹得起他,他黑白两道都通吃。”值得注意的是,这年1月17日,省公安厅厅长通过新闻媒体“昭告天下”:“过去警察因为经费问题违法乱纪,还可以推说是逼出来的,对他们的处理多少有些‘挥泪斩’的意味;经费保障后,再滥收乱罚,就是贪得无厌了,一律‘杀无赦’。”
在省公安厅长亲自组织调查的《黑恶势力犯罪走势分析》中有着这样的叙述:“黑恶势力逐步向党政机关和执法部门渗透。表现为黑、恶势力犯罪集团为长期生存,捞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和逃避打击,利用金钱、美女等手段腐蚀拉拢党政机关及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寻求‘靠山'和‘保护伞’。”
这样的情况在当地早有先例:早在20年前,就有当地县公安局原局长张勇、刑警大队原队长曾良君涉嫌徇私枉法、收受“黑势力”团伙闵永军、刘剑(均已被判处死刑)等人钱财,被市法院分别判处有期徒刑。而当时就有人指出法院对两名警察的判刑太轻,尤其还有许多更深层次的问题根本就没有调查公布出来。
据了解,任老五一家兄妹众多,在当地县城开办了不少企业,涉及多种行业,实力雄厚,势力庞大,许多老板都避其三分,一些政府官员也为其座上宾,关系融洽。任家兄妹具体各人在做什么,怎么操作,外人很少知道,但是他们垄断了仁寿县的建筑、建材、电脑、汽车营运等行业却是众所周知的。
当地一名沙石场老板说:“任老五一家的确太霸道了,我们的沙石如果不经过他们的手,根本就不准卖进来,如果我们违反了,扣车、打人都是最轻的手段了;所以我们都不愿意直接做他们的沙石生意。”问及任老五为何如此嚣张,沙石场老板说:“这还用得着问吗?如果没有公安以及领导们的庇护,他们哪里有这么大的胆量!如果他们没有大问题,公安厅何必亲自来抓,难道当地县、市的警察还少吗?”
如此,在当时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很容易就把李海调任、任老五被抓和李海跳楼自杀三件事情联系在一起,但是没有人能够确定三起事件是否有因果关系。
“李海先后做了10多年的公安局长,做了20多年的公安工作,他不可能不了解本地的情况,为什么像任老五这样的黑社会团伙没有积极进行打击,而要等公安厅来办理呢?最令人奇怪的是直到他被调走了,公安厅的人才突然来抓任老五。
有人分析说:“如果李海仅仅是无法忍受身体的病痛和工作的压力,完全可以选择其它安乐死的方法,而且地点也不一定就在公安局的办公大楼,作为一名公安局长,扔下老婆孩子选择那样的地方,那样的方式去死,令人深思。
对于政府新闻办公室关于李海死因的结论,当地一名有关人士说:“新闻发言制度虽然建立起来了,但调查内容不够详细的发言让广大公民不能接受。其实李海的死因应该交由上级或异地司法机关来裁定,这样做的公信力或许会相对大一些。”
“如果有关部门不积极站出来做具体的分析解释,公开展示李海的遗书,介绍任老五的犯罪情况,所有的猜测都很难消失,这些问题永远只会是一个谜,不利于今后的改革发展建设。”
三
“警察不与钱沾边,形象自然好一半”,在一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一个省公安厅厅长就苦涩地喊出了这句话。
他说:“我从内心里想带出一支公正执法、堂堂正正的警察队伍,要达到这点,就必须把警察的执法和行政行为跟警察的罚款、收费行为断然截开,只是把罚款作为治安处罚的一种手段,而不能作为公安机关创收的一个途径;只是把收费当作国家行政的一个行为,而不能当作补充警察经费的一个重要途径。”
碍于当时各方面的条件,公安机关“吃皇粮”的想法未能实现。“我们一直没有放弃,我们一直在关注、在呼吁。”这位厅长说。从全国来看,近些年中央、中纪委、公安部都已认识到这事的严重性,中央出台了有关经费的几个大政策,诸如停止公安机关经商办企业,标志着中央在治警方面走了一大步;规定收支两条线,又走了一大步。“经商办企业,这支队伍非烂掉不可,靠罚没款、收费来养警察,这支队伍非垮掉不可。”他说,“中央的这些决策,能起到从源头上截断警察腐败的作用。”
当年发生的“李昭远事件”,引起当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决定以此事为契机整肃政法队伍,并要求“政法队伍整顿,公安先行。”省公安厅颁布了第6号令《关于严禁公安民警参与经营娱乐服务场所及为其违法活动提供保护的规定》以及第7号令(关于严禁公安机关乱收费、乱罚款的规定》,两令各有4条,合称“8条严禁”。省公安厅党委认识统一,态度坚决。以壮士断臂的决心贯彻“8条严禁”,以壮士断臂的姿态解决公安队伍中的问题。颁布“8条严禁”以后,省厅数次召开大会,厅长发表了措辞强硬的讲话。他捏着拳头大声宣布:“为公安队伍未来,为法律尊严,我宁可背骂名,也不当罪人。”
6号令严禁警察经营或参与经营服务娱乐场所、接受这些场所经营者的馈赠,或者为这些场所的色情、赌博、吸贩毒提供保护等;7号令严禁自立项目收费、超标准收费,严禁超标准、超范围罚款,严禁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款指标等等。违反6号、7号令者,轻者给予纪律处分,重则降级、撤职甚至开除,违反禁令又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公安系统随即处理了一批违法违纪的警察;对一些问题严重的公安机关,就给它们“亮黄牌”,后来有媒体说这是中国公安史上的一大创举。
然而,当地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说,李海本人在当地投资购买、入股了不少地
段热闹的商铺、茶楼,并且在市内有多处房产,算得上是个“有产者”。这名有关人士还说:“当然不仅仅是李海一个人,还有其他官员有这样的情况,不过国家是否允许公务员,特别是领导们进行这样的个人投资我就不太清楚了。”
更有人提到,当地公安部门以前的人事变动就有作弊行为,按国家规定,公安局长(正职)不得由本地人担任,可当时上任的市公安局长李海则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对比一下,同样是警察,同样的局长,张勇和曾良君宁愿被判刑也愿意活着,相反,李海并没有出现什么公开的问题,他为什么会自杀呢?
四
当李海的遗体被送往当地的殡仪馆火化时,除李海的妻子和一些亲戚外,当地没有政府公职人员到场,更见不到一名着装的警察出现。作为一名在公安系统叱咤风云20多年的人物,出现这样的情况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李海的一名亲戚后来对朋友说:“没有想到堂堂公安局长死后连追悼会都不能开,结局弄得如此凄凉,即便是自杀,他的单位也不应该这样对待他啊。李海人都死了,人们还害怕什么呢?”
对于出现这样的情况,市公安局的一名有关人士说:“我们都不熟悉、不了解李局长本人,也不了解其他的情况,既然没有人通知,我们当然不会去殡仪馆。”随后,他又解释说,“李海是副厅级干部,应该由省公安厅管理,公安厅才有权介绍他的情况。”
省公安厅人士在电话里礼貌地表示:“李海的事件已经完全结束了,以后也不会再有什么工作要做了。”
但是,李海的死亡引起了国内众多媒体的关注和大量的评论,不少人都用前不久热播的香港电影(无间道》来对比。这个在北宋时期曾经出现过著名文学家“三苏父子”的地方,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警察一定要干干净净地执法,否则就要出大问题。”有人在分析当地“黑色经济”现象时认为,任何黑社会组织和黑色经济现象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之所以做大,很大的原因就是打击不力或知而不打。公安部一位高官就曾经指出过,现在几乎每查办一个黑社会集团,都要牵涉到民警,一些黑社会组织与当地党政干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早在很多年以前,李海曾经任职公安局长的地方,就因为让大批走私车合法化,收取大笔“罚款”后公然挂上牌照,从而引起了纪委监察部门的调查。
前不久,中央纪委监委就表示,深挖黑恶势力保护伞是今年反腐肃贪工作的重点。
对于李海的自杀,当地的一名退休老干部认为:组织应对每一名党员干部负责,李海或许是个忠于党的好干部,或许其他……不管怎样,应该对他的整体情况有个说法,而不能死后任人猜测任人信口开河,这样于其个人及家庭,于地方党委政府都极为不利。
一名社会学专家指出:政府应该尽快建立一种信息反馈制度,对于类似群众普遍关注,甚至有疑问的问题,相关部门有义务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解释和澄清。谜团破解总会比继续下去要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