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积极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通信行业的节能减排与绿色转型成为了关键议题。近日,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全新发布的《移动净零排放:大中华区》报告显示,尽管自2019年以来中国移动数据流量增长近四倍,但得益于能源效率提升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增加,中国移动运营商在2024年首次实现运营碳排放同比下降。
此前分析显示,在此次同比下降前,中国的碳排放量持续上升,2019至2023年间累计增长7%。自2019年以来,由于用户需求激增,能源消耗上升了30%;与此同时,5G网络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部署,基站数量增长近30倍。
要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拥有超过10亿个5G连接,5G覆盖率从五年前的不到10%跃升至如今的90%以上,占全国移动连接总数的57%。相比之下,欧洲目前仅有2亿个5G连接,仅占其总量的30%。然而,即便在如此巨大的发展压力下,中国移动运营商还是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了碳排放的首次下降。
在GSMA的引领下,全球移动通信行业已承诺到2030年将排放量减半,并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为确保净零目标的实现,到2030年,网络碳排放每年需减少7.5%。2024年的减排幅度为4%,虽高于2019至2023年间年均2%的速度,但仍需几乎翻倍才能达到所需水平。
作为全球最大市场,中国的进展对全球行业的影响举足轻重,对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至关重要。中国首次实现碳排放下降不仅彰显了中国通信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坚定决心,也为全球通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榜样。GSMA气候行动负责人Steven Moore表示:“中国的机遇巨大——本地运营商确实有能力推动整个行业迈向净零目标,而首次实现碳排放同比下降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为确保净零目标的实现,我国持续加快技术改造和升级,确保碳排放稳步下降。值得一提的是,近日2025年亚洲移动大奖(AMO大奖)出炉,中国移动与中兴通讯合作的基于AI驱动的绿色节能5G云化核心网创新项目,荣获GSMA“亚洲最佳气候行动移动创新奖”。
AI驱动的绿色节能5G云化核心网创新项目,旨在通过创新的云原生架构和智能化节能技术,显著降低5G核心网的能耗,同时提升网络性能和运营效率。不仅可帮助运营商降低运营成本(OPEX)和资本支出(CAPEX),还可为全球5G网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目前,该项目已在中国移动的多个省市进行试点部署,并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
据了解,中国移动主动将绿色发展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2024年,中国移动持续推进“C²三能——中国移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实现4G/5G基站智能化节能管理占比超99%,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下降至1.3以下,全年节电115亿度,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约15%。引领供应链绿色发展,参与制定绿色节能技术标准,推广绿色环保材料包装,年节约木材28.14万立方米。发挥技术优势,为社会绿色转型助力,通过信息技术赋能社会降碳,助力全社会减排二氧化碳超3.5亿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