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来,不断有游客、商家反映,携程APP平台上对酒店的“自动调价”,给游客和商家带来不愉快的体验。事情的原委是什么?究竟是“内卷式”竞争成为创新发展的阻碍?还是企业创新面临瓶颈,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问题?对此,记者展开调查。
记者调查显示,多家酒店负责人指出,上述旅游平台在未通知酒店、未与酒店协商的情况下,将酒店价格调低了10%—15%左右。即游客订房便宜,而酒店实际价格较高。对此,酒店发出要求携程关闭对自己家酒店“自动调价”的申请,每一次都被驳回,也没有明确答复。该平台霸气十足。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该平台“调价助手”的自动调价。即酒店客房价格不是酒店决定,而是由平台“调价助手”决定。业内人士称,“调价助手”自动调整酒店价格以维持全网最低价,看似为消费者提供了优惠,实际上是捆绑商家打价格战,通过牺牲商家利益来达成平台的商业竞争目标。
也就是说,该平台对酒店“自动调价”的目的,是通过低价来增加订单量,以提高并巩固其江湖地位。不管酒店是否同意调价,平台都在这么干,其“调价助手”是实现这个目的的工具。显然此举只有利于平台,对消费者、酒店、行业都是一种伤害。相关受害者和有关方面应合力去遏制。
消费者因为低价选择在该平台预订酒店,殊不知到酒店入住时,将遭遇酒店要求补钱。这不免会引发酒店与消费者之间产生纠纷。因为消费者补钱,酒店才办理入住,否则双方就会发生矛盾。但作为消费者来说,遭遇“阴阳价”合法权益被侵害,先被平台低价误导,后又被酒店逼迫补钱。
从酒店角度来说,遭遇“被调价”后,不仅价格被强行降低影响产品形象,而且还被推入酒店行业“价格战”,要处理与消费者之间的麻烦,还不敢与平台公开叫板,只能私下里表达不满,因为酒店要借助平台影响力和获客渠道来实现业绩增长。可以说该平台此举严重损害酒店行业利益。
此外,也加剧了在线旅游平台行业的“内卷式竞争”。当该平台通过“自动调价”压低入驻酒店价格,既把酒店行业拖入低价竞争泥潭,也将其它在线旅游平台拖入“内卷式泥潭”。这对两个细分行业都是一种创伤。本来,无论酒店行业还是平台领域,可以多纬竞争,却陷入单一价格战。
显然,在线旅游平台与酒店是一种契约关系,除非酒店在合同中授权平台可以调价,否则平台无权干涉酒店自主定价权。但上述平台却“自我赋权”,擅自对酒店“自动调价”。对此,即便酒店处于弱势一方,也不能任由平台剥夺定价权,该维权的维权。消费者被侵权后,也要依法维权。
同时,监管部门要对这种“内卷式竞争”说不。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及防止“内卷式”竞争,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市场监管总局也明确表态,要综合治理“内卷式竞争”问题。在线旅游平台“内卷式竞争”已现,该出手时当出手。
简言之,要通过依法维权和依法整治,把酒店定价权还给酒店,也维护了消费者权益,对旅游市场良性竞争、健康发展是有益的。
◎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若喜欢本账号文章,请订阅并批评指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