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之家 | 温暖驻外人
数十万驻外人都在关注

驻外之家人才网
www.zhuwaizhijia.com
法语翻译又出差非洲了,这一次是来到了西非的象牙海岸——科特迪瓦。虽然历时时间比较短,而且一直也在执行翻译任务,所以对这个国家也只是惊鸿一瞥。但是还是有不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
出国|前的准备
![]()
科特迪瓦也是黄热病疫区,所以也要去海关总署下属的卫生所打黄热疫苗,领取小黄本。十年以内打过疫苗的话就不用再打了。签证护照这些搞好,公务普通护照是免签的,只需要办理出境证就可以了。此外还准备了防晒衣防晒霜防蚊液(怕疟疾),其他行李我准备了一些常用药品,感冒发烧拉肚子等等,以及褪黑素,因为怕飞机上睡不着或者倒时差睡不着,还是要强制睡一点,毕竟每天都有工作。另外这次还要去看望在科特常驻的朋友,所以帮他带了一些科特比较贵或者比较难买的小玩意,比如手机壳手机膜指甲刀哈哈。
旅|途
![]()
这一次坐了很熟悉的ET605(因为在国内接待非洲兄弟姐妹他们一般都这趟航班),北京飞十二小时到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转,再飞六小时到阿比让,真的很累。
第一次坐埃航,在官网上提前值机好了靠过道的座位(长途飞行比较方便出去上厕所),所以没能选紧急出口那一排(可以把腿伸得很长)。埃航确实很值得吐槽:饭不好吃,而且座位之间的间隔很窄,腿很难伸开。没什么新的电影电视剧可以看(不过有老友记!),忘了穿外套,所以只有一条毛毯还比较冷,想找空姐问能不能再多一条盖,空姐无情拒绝我:不行,每人一条。
![]()
![]()
亚的斯亚贝巴到阿比让一程的中国人也很多。哈哈哈经常老外朋友都跟我会说:Chinese are everywhere/Les Chinois sont partout.飞机上时不时注意起来走走,长途飞行还是很累,腿会麻。
在阿比让|的日子
![]()
我们住在机场附近,所以离阿比让市区还有一些距离。科特迪瓦热带气候,只分旱季和雨季,到了的时候正是雨季,有风的时候还是比较舒服的,但是如果没有的话,阳光直射的中午就会热得想死。虽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市区里转,但是一路上看到了不少顶着各种各样的东西走路的大人小孩,他们的头功真的很强。
科特迪瓦发展情况
科特迪瓦,全称科特迪瓦共和国。它是一个西非国家。与加纳、利比里亚、几内亚、马里和布基纳法索相邻。海岸线长约500公里,国土面积322463平方公里,比我国云南省略小一点。政治首都亚穆苏克罗(Yamoussoukro),人口约25万。经济首都阿比让(Abidjan),人口约560万。
20世纪60、70年代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创造了“经济奇迹”。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受到西方经济危机、国内军事政变、内战、大选危机等影响,经济多次起伏。2011年4月瓦塔拉政府组成后,积极开展恢复重建,大力扶持港口、石油等重点部门,振兴咖啡、可可等支柱产业,整顿金融市场,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争取外援和外资,取得积极成效。
信息来自外交部官网
到了阿比让,短暂休息后就开始了一些工作。一般情况下为了节约时间都是晚上飞,到了就是白天。第一天没有什么需要翻译的,就陪着老板走走看看。回了酒店就正好可以休息看第二天参观考察的材料了。正好第二天的考察点被不少中国和科特当地媒体报道过,所以我去看了中法文报道都看了,为了熟悉口音,也看了一些采访,可以弄清楚人名和地名的读法(因为不是标准法语的发音)。
![]()
![]()
另外在路上如果老板不叫我也时不时跟当地司机聊聊天,进入状态,熟悉口音。
阿比让市内交通真的非常堵,到高峰期基本上就是堵死的状态,堵车的时候就会有很多老哥老姐头顶着各种各样的东西在堵死的车流间售卖,有烤玉米,有小玩意甚至还有卫生纸,所谓“堵车经济”。
![]()
不过我们的司机比较勇,直接冲上高架桥逆行,在大马路上踩着实线逆行,一旦找到空隙就钻出去杀出一条路。给我看呆了。
第二天去参观点,跟当地人简单交流,这种考察一般翻译任务不太重,聊聊天,但是一定要注意随时跟紧大boss,一旦他要张嘴跟外国人讲话,就速速备战状态,绝对不能出现他开口找不到翻译的情况。但是坐了很久的车。不过科特迪瓦的基础建设还是不错的,一路很好走,高速路跟国内也没啥差别。但是一路也能看到很大的贫富差距,在阿比让市内都修得很好,一路开出去就会看到不少贫民窟。
![]()
![]()
一路上,中资企业中国饭店中国超市也挺多的,还看到了小米海尔,路上也有很多比亚迪的车。
我们的司机一路非常敬业,我每天都跟他说好出发时间,一般是八九点,但他每天都会在七点或者六点多准点给我发消息:madame, je suis là.(女士,我到了)。而且活动结束一个WhatsApp信息他就立刻出现。我后面问他,我说你早上可以休息一会儿哈,不用那么早来。
他一本正经:Madame, c’est mon travail. Après le travail, C’est le repos(女士,这是我的工作,工作之后我才休息)总之就是非常打破我们对非洲人的刻板印象(当然,小费也给了)。这边还是有一些小费文化,但是没有美国重。
后面两天活动比较紧张,也是状况百出,一开始说外方安排了两个同传,我只需要在我们boss讲话的时候进同传箱子里去翻译就可以了。结果!我在同传间看到的两个科特哥们儿,基本上是只会你好谢谢各位领导,震撼,完全跟不上一点内容(朋友后来锐评:说明科特迪瓦不卷,会一点中文就能同传,蛤蛤蛤)。无奈,只好在重要的讲话的时候都直接示意科特搭档不讲话,我来直接替他。基本上就是传了个四分之三的活动吧。中间偶尔喘息的时候他替我五分钟。然后接下来看他基本上翻译出来的信息只有10-20%,于是把麦克风接过来,活动结束下来脑子都不转了,只能说耐力训练很重要啊。
![]()
第二天更加骚气,活动即将开始的时候,会场停电了蛤蛤蛤。没有发电机,38度的会场,嘉宾们西装革履汗流浃背地坐着等。科特的工作人员也没有着急,虽然在抢修,但是也非常chill,还过来安慰我们。
在蒸笼一般的会场足足等了一个小时,然后发现电路抢修不好了。只能把我们整个转移到了另一个会场。由于新换的会场的没有同传设备,于是我直接被硬抓上了主席台交传了整整一上午。幸亏会前临时收集到了所有人的讲话稿。但是在某个没有稿子的外方讲话的时候,我记笔记的笔没墨了,在主席台上虽然内心慌的一批,但是在台上还是要保持冷静,就脑记然后直接翻译呗。反正以前的训练也能到三分钟无笔记交传。
下午开会,比之前的活动更加务实一些(这次准备了两支笔!),老板和老外聊了聊合作的情况。
科特人还是挺友好的,也很欢迎中资企业的投资和开展合作,也希望能够发展自己的出口,他们的老板甚至说,要是中国消费者都能买我们的产品,那我们就不愁了,都不用出口到其他国家了(想得美哈)。
总之,突发状况不断,但是还是算顺利结束了。真是奇妙的体验啊。
科特迪瓦的饭没怎么吃上,基本上吃的中餐、酒店的餐(比较欧化)还有汉堡王。然后科特迪瓦的汉堡王,无比难吃,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出来的,牛肉很腥,也有可能肉不好?不知道不理解,而且出餐也很慢。我在汉堡王等着出餐的时候,有个小孩看着我:“j’ai faim”。我只能回复他:“moi aussi”。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