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时
有一些药物选用
低于温水温度的水
反而效果更好!
一起看看
一般来说,对于喝药的水温,温水的确是正解!
根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凡例,温水是指40摄氏度至50摄氏度之间的水。
不过,下面这些药物需要小心“伺候”,它们偏偏喜欢“凉快”的感觉。
“凉水”友好药物
01:
·消化酶类(如多酶片)
·活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
·减毒活疫苗(如脊髓灰质炎疫苗)
这些药物都有活性,如果用开水送服可导致其有效成分被“烫死”而失效。
02:
·咳糖浆剂(如急支糖浆)
含有止咳消炎成分,依靠糖浆黏稠的物理性质使其可在咽部附着形成一层药膜,而减轻黏膜的炎性反应,缓解咳嗽症状。
如果用热水送服,糖浆的黏度会下降,降低附着在咽部的药量,影响药效。
03:
·维生素C泡腾片
维生素C是一种有较强还原性的水溶性维生素。相较于干燥的片剂,维生素C的水溶液化学性质不稳定,遇热后易被氧化而降低疗效。
因此维生素C泡腾片应用凉开水冲泡,并尽快服用,而维生素C片剂可用温水送服。
04:
·阿莫西林颗粒
含有一个叫做β-内酰胺环的部分,在水里容易被分解,当温度升高时,这个分解的速度会变得更快。
β-内酰胺环分解后会导致阿莫西林的杀菌能力变差,而且可能会形成一种大分子物质,会引发和青霉素类似的过敏反应。
05:
·胶囊剂
主要成分是水溶性明胶,其溶点在24摄氏度至28摄氏度之间,用热水送服胶囊制剂时,胶囊会提前溶解,不仅容易黏在口腔或咽喉部,还会将药物的苦味或臭味释放出来,带来不适。
来源:“海南药闻”综合自海口市人民医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