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文强|文
演员那尔那茜事件是近期热点中涉及到教育公平的一个典型,舆论关注热情很高,内蒙官方的调查报告虽有语焉不详,但却明确了一个关键点——学籍造假。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高考舞弊行为,按照规定,分数清零,学历取消。
通报第一条关于那尔那茜高考报名情况是这样写的:
经核查,那某某茜1989年12月出生,1990年2月在呼和浩特市随父办理出生落户,2011年11月户口随父迁出内蒙古。《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定》明确“户口在我区,且符合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条件健康等条件的人员具备报名资格”。2008年,那某某茜在户口所在地呼和浩特市,以呼和浩特第八中学城镇应届生身份参加高考报名,但实际没有该校就读经历及学籍,相关行为涉嫌高考报名材料造假。
呼和浩特户口,在北京读书,高考时返回原籍参加高考,这种模式在当年也并不鲜见,但为什么那尔那茜会出现学籍造假这个情况?
根据媒体目前报道的一些信息,可以发现,那尔那茜的爸爸当年在央视工作,她跟随爸爸在北京十一中学读书,表面看这应当属于随迁子女入学的传统模式。
但当年他们都没有北京户口,这意味着,她不可能以北京应届考生的身份报名参加高考,唯一的途径只能是返回原籍。
其实,早年间,这更像是一种“借读”模式。
但这个“借读”模式的漏洞被更为广泛的利用后,各地陆续出台了一些限制措施,即要求户籍、学籍的双统一,并制定了具体年限的限制。
我查阅了一下2008年内蒙普通高校招生限制性规定: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因触犯刑律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4、本人户口不在内蒙古自治区者。
5、父母户口不在内蒙古自治区,截至2008年4月1日前,本人户口迁入内蒙古自治区并在内蒙古自治区实际接受高级中等教育(含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未满两年者。
6、普通高中在校生和应往届毕业生、技能考核不合格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往届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不具备高等职业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单独考试报名资格。
这里面第五条的规定就非常明确,仅有内蒙户籍是不够的,必须满足在当地接受教育满2年。
这就意味着,那尔那茜当年如果想在内蒙报考普通本科批次的招生,除了伪造一个在内蒙就读的假学籍,别无他法。否则她不能以应届生身份报名,且只能考高职,当然更不能参加定向委培的招生。
这在当年来讲,是一个死结。
也恰好在2008年,我采访并报道了一起高考移民引发的诉讼,当年我们称之为“高考移民第一案”。
那起案件与那尔那茜所面临的情况有些相似。
88名原籍豫、晋、川、粤、苏、浙、甘、渝、青、新、内蒙等不同省份和自治区的高三学生被取消了当年的高考资格,理由是,“户籍或学籍在陕西不满三年”,被教育部门认定为“高考移民”。
当年这些考生还面临一个非常严苛的时间卡点情况,他们是在当地完成高考信息采集,发了准考证,并经历了二次资格审核后,又在后续审核中被取消了资格,彼时距离高考还有大概5个月时间。
当然,获知此消息的家长几乎穷尽了所有手段去申诉均未果,于是,12名家长集体将西安市招生办、灞桥区教育局及灞桥区招生办告上法庭。
2008年5月26日上午,12名考生家长收到等待已久的一审判决书,结果是败诉。
一个小细节是,这些家长都是通过买房落户的模式,成为“西安市民”,虽然有西安户籍,但学籍年限均不够2年。
而在在西安市和灞桥区的规定中,均指出“跟随父亲或母亲户口迁入我市、军转安置、工作调动等正常落户者,不受户籍、学籍年限限制”;而陕西省的规定则是:“考生本人跟随父亲(母亲)因军转安置、工作调动等正常迁移在陕落户者,不受户籍、学籍年限限制”,后者的表述中,比前者少了一条“跟随父亲或母亲户口迁入我市”。
当年,陕西省招生办一位负责人给家长们的答复是:西安市的这种高考招生政策是错误的,不符合省里的精神,将追究有关方面的责任;对不受户籍、学籍年限限制的特殊情况,省招生办只承认“必须是调到党政机关及国有企事业单位”这两种。
最终,这些考生没有等来政策的改变,他们即不能在西安高考,也错过了回原籍报考的时间。
事实上,当年这88位考生的遭遇并非个案,他们成为中国高考体制下的特殊群体——高考移民。21世纪初期,中国独特的“考生西南飞”的现象空前暴发。河南、山东、河北、湖南等中部省份的高三学生通过各种手段流向新疆、宁夏、甘肃、海南等地,也有部分考生流入北京、天津、上海等高等教育高度发达、高考录取率极高的地区。
这个群体的产生与中国高考现行的地区间录取分数差异以及户籍制度等相关联。
在中国现行的高考体制下,各省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等,东强西弱的现实,客观上也造成高等教育越发成为一种稀缺资源。高校分布、招生指标、省区间录取率都存在较大差异。这成为促成“高考移民”现象最重要的三个因素。
高考地域分差的巨大诱惑让家长们想尽一切办法趋之若鹜,“移民”已经成为金榜题名的有力手段。家长们甘愿花费巨资,冒着风险,把孩子从“高考公民”变为“高考移民”,其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以最少的分数上最好的大学。
当然,那尔那茜是幸运的,她享受了北京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又成功的享受了内蒙高考的政策优势。这不是普通人家能做到的。
当然,那尔那茜是特殊的,她没有被高考报名政策所限制,通过学籍造假成功突破了户籍、学籍双统一的掣肘。
关键问题是,打掉一个那尔那茜似乎并不能解决教育公平的核心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