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最大的消息莫过于美国直接轰炸伊朗本土。
具体的细节不再赘述,但美国亲自下场参战,无疑让事件的走向更难以捉摸,而根据当下伊朗军方口径以及伊朗议会最新决议,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先来说说霍尔木兹海峡。
![]()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亚洲西南部,是连接中东地区的重要石油产地波斯湾和阿曼湾的狭窄海峡,也是阿拉伯海进入波斯湾的唯一水道。
海峡北岸是伊朗,南岸是阿曼,自16世纪葡萄牙入侵该地区后,就一直是全球最繁忙的水道之一,也是海湾地区石油运往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承担着全球约30%的海运原油贸易,日均流量达2000万桶,其中70%流向亚洲市场(中国和印度)。
此外,霍尔木兹海峡也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海上运输通道之一,卡塔尔和阿联酋生产的LNG都经过这里,2023年前十个月,霍尔木兹海峡的LNG运输量就达到900亿立方米,占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量的20%。
简单说,大家熟悉的那些中东石油老爷,都聚集在这里。
再来说说有没有可能封锁。
霍尔木兹海峡长度约150公里,宽度在56~125公里之间,最窄处仅33公里,所以即便凭借当下并不突出的伊朗海军实力,封锁这个海峡,难度也不大。
此外,霍尔木兹海峡水深较浅,最深处219米,最浅处10.5米,平均深度只有70米,即便不通过海军,伊朗只需要在航道内布设水雷、部署快艇甚至部署巡航的无人机,也可以实现对该地区的封锁,何况岸上还有众多正在跟以色列较劲的岸基导弹,就这么在这摆着,谁敢过!
有人可能会说,为了维护能源安全,美国海军六大舰队之一的第五舰队常驻中东,司令部就设置在巴林,所以真冲突起来,伊朗封锁几乎不可能。
![]()
这里其实就是忽略所谓“封锁”的真实意义,并不是安排船只堵在这,对伊朗来说,实际不需要真枪实弹,只需要把那些民营船只吓跑,就足够了,就这一点,目前的伊朗,是足够做到的。
最后说说封锁的后果。
1984年的两伊战争曾导致霍尔木兹海峡被“封锁”,也就是阻碍,该期间经过此地的油轮遇袭率大幅飙升,导致全球油价上涨,油轮的运输费用和保险费用大幅上升。
2012年伊朗核危机,美国强力制裁伊朗,随着伊朗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以展示控制通道的能力,阶段性实现所谓海峡的“封锁”。
但上述均未实现海峡的“完全封锁”,只是“影响通航”。
根据高盛预测,如果海峡完全封锁,布洛特原油将飙升至每桶120美元,远超当下75美元的水平,即便只是“影响通航”,缩减出口,油价也会上涨10%-15%左右。
对伊朗自己来说,封锁就是“七伤拳”,短期确实能对美国这类能源大户施压,但石油出口占伊朗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一旦被切断,伊朗本身也会陷入严重的经济困境。
对亚洲市场来说,中国、印度、韩国、日本绝大部分石油进口依赖波斯湾,一旦霍尔木兹海峡被封锁,这些国家短期内会出现能源短缺的情况,飙升的能源价格也会快速推升通胀,进而对整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但如果这种封锁具备延续性,则会助推亚洲国家将原本采购自中东的石油转向自俄罗斯或者美国页岩油采购,以替代中东的进口策略,最终吃亏的,就是整个失去市场份额的中东产油国。
所以像沙特、阿联酋等国家,一定会联合美国组建护航编队,以维护自己的石油出口份额,从而加深与伊朗的邻国冲突,进而再度分裂中东地区关系。
也就是说,封锁短期伤害美国、亚洲等用油大户,中期伤害沙特、阿联酋等中东产油国,长期伤害伊朗自身经济。
大致是这么个结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