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史上,大家也知道列强在我国打仗,我国受害这种例子,比如说日俄战争,笔者也多次在其他文章介绍过。那么到后来日苏也还仍然有各种各样的摩擦,例如蒙古边境的诺门罕(也有翻译成诺门坎)事件,我们在有关于731部队的章节当中介绍过。还有一个张鼓峰事件,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资料来自某些日方官方文件。张鼓峰事件(又称哈桑湖事件)是1938年日苏在中国东北边境爆发的一场军事冲突,其核心争议围绕吉林省珲春市图们江口的张鼓峰主权归属。这一事件虽规模有限,却深刻改变了东亚地缘格局,尤其对中国东北的领土与海洋权益造成不可逆的损失。大家都知道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后,在这个地方建立了罪恶的伪满洲国的傀儡政权,在中国东北屯兵,最多时达80万,他们还在当时与苏联的边界线上修筑了号称“东方马其诺防线”的要塞群,那么当时苏联一定是如芒在背,他们感觉很明显。
![]()
![]()
![]()
特别是1938年和1939年,日本关东军两次在同苏联交界地区制造大规模军事冲突,即“张鼓峰事件”和“诺门罕事件”。
![]()
![]()
![]()
我们说了,张鼓峰这个名字一听就是中国的地名。在中国东北瑷春县最南端,位于苏、中、朝边境,是图们江北边的一座山峰。苏联认为国境线应沿张鼓峰峰顶,而日本则将整个张鼓山山峰视为伪满洲国领土。瑷春县当时划入日本“朝鲜军”的防卫区域。直说就是日本巴不得他什么都要。苏联那方面也是这么想的,他们两方就是在互相撕咬,根本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利益。
1938年7月13日,“朝鲜军”司令官小矶国昭大将得知苏联红军已于11日占领张鼓峰,立即向日军大本营报告:“长池附近,历来苏方即以条约规定称为苏联领土。我方查阅苏联发行的地图,亦明显看出为满洲领土,当属有争议地区。苏方擅自采取上述处置,显系非法行为。然而鉴于该地在目前对我作战计划影响不大,加以正在进行中国事变,所以不拟立即采取反击措施。本军准备由现地直接据理要求其撤退。最后万一苏方不接受我方要求时,则企图断然以实力将苏军驱逐至长池以东地区。”……
再强调一下它的战略地位,张鼓峰(俄称“扎奥泽尔纳亚”)位于今吉林省珲春市防川村北1.5公里处,海拔约155米,毗邻俄罗斯哈桑湖及朝鲜罗津港,是中俄朝三国交界点的关键高地。历史上,该地属中国领土!但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时,沙俄利用条约中俄文版本差异,将张鼓峰划入俄方,所以永远都别忘了北方的邻居是最最狡猾的。地图东边儿那个小条儿也不怎么滴,比如在19世纪的时候支援他们之后,他们就制造了一个间岛问题,今天这里先不赘述了。
![]()
![]()
![]()
![]()
1886年,清朝官员吴大瀓通过谈判,在距图们江口30华里处重立“土字牌”界碑,中国曾长期保有图们江出海权。
![]()
但是在日苏两国的博弈之间肯定有冲突,1938年7月,苏军在张鼓峰西边山坡修筑工事,这个意思就是我不走了。那么日军肯定也不能闲着,他们就以护卫“满洲国”领土的理由开始折腾了。他们要求苏军撤走,当然被拒绝了。日本一开始的意图是通过小规模的军事试探,想看看苏联什么实力,同时呢,他们也很懂一句话,叫做“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因为他们全面侵华,步子迈得非常大,北方不能留什么后患。因为日寇已经完全当时把所谓的“满洲国”当成自己的大陆领土了。
之后就是1938年7月29日,日军第19师团在师团长尾高龟藏带领下,在没有获得东京大本营的批准的情况下就擅自进攻苏军了。他们占领了张鼓峰,还有沙草峰。
7月30日这一天,他们强渡了图们江,疏散了防川村的居民,把这个地方变成了军事禁区。
8月初的时候,苏军集结了1.5万兵力,投入了237门火炮,还有285辆坦克和250架飞机,对日军发动了立体化的攻势。当然日军的装备在这些东西面前就属于劣势了,到8月6日的时候,张鼓峰就又被苏军占领了。像我们刚才讲的两大军事力量在当时中国的土地上胡作非为,就是中国当地群众倒霉,可是从战略的整体形势来讲,苏方还得感谢我们,如果不是当年我们拖住了最主要的抗日战场,日军尽快“南进”,因为日军转向了太平洋,所以可以说我们直接帮助了前苏联的卫国战争。
相比之下,从其他方面,他们对我们的一些援助可以说都是小意思。直到现在的俄罗斯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认为中国抗战在世界的东方战场牵制了极多的日本兵力,以至于受到打击的日本不敢进攻当时的苏联,这是解除了苏联他们在东部国界受到了威胁。
那么话说回来,当时的日军因为相对装备不太行,也没有空军支援,后勤支援还中断了,图们江口被封锁,他们就陷入绝境了。同时,还有一部分伪满洲国的汉奸部队卷入争端,就等于是一部分皇协军的意思,属于伪满的第八军团,和苏军在36号界碑附近地带发生摩擦。
到了8月10日,日苏两国彼此有了一定认识,谁都不服谁但是也只能先媾和了。他们派出代表在莫斯科签订停战协定,规定双方于8月11日停火,维持实际的控制线。
那么,双方也有一个伤亡对比。
日军参战人数大约七千多人,伤亡1440人(含526人死亡),装备主要损失37门火炮。
苏军参战兵力约一万五千多人,伤亡约4071人,也有说法为847人。装备损失为坦克93辆。
这件事持续了13天,但是给中国带来了深远影响和巨大损失。
首先是图们江的出海权,在防川一带划为禁区,强制迁移140余户居民,并在图们江修筑军事屏障封锁航道。中国自此失去通过图们江进入日本海的通道,珲春从“日本海沿岸城市”变为内陆边城……然后是领土控制权易手,苏军以“停火线”为由,完全控制张鼓峰,将其定为“苏满界山”,仅留一条狭窄通道(今防川“洋馆坪路堤”)连接中国本土与防川村。
之后还有地缘政治连锁反应,对日方来说,北进战略受挫,暂时转向“南进”政策,间接促成太平洋战争爆发。
对苏联来说,巩固远东边界,并为后续在诺门罕战役震慑日本奠定基础。
对我国来说,最不幸。当时的国民政府软弱得如同豆腐渣,无力追究出海口问题,对列强在我国土地上的争夺听之任之,导致到后来遗留了领土问题。
所以这个事件不是孤立的事件,它引起了很多的历史反思,也留下了一些启示。
比如主权争议的根源,沙俄/苏联通过不平等条约及军事行动,逐步侵蚀中国东北领土,张鼓峰事件是这一进程的缩影。还有中国作为冲突发生地却无话语权,成为日苏博弈的最大牺牲者。战后未能及时收复权益,凸显当时政府的弱势。这是弱国悲剧的延续。现实意义就是吉林近年虽恢复图们江部分航运试验,但受俄朝大桥及政治限制,通海权仍未真正解决……张鼓峰事件表面上是一场13天的边境冲突,实则改写了中国东北的地缘命运。它警示后人,列强的争夺中,弱国的权益往往成为牺牲品。而历史遗留的领土与海洋权利问题,至今仍是中国东北振兴需要面对的问题。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