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伊朗飞机起飞前不久,德黑兰一度传出令人倒吸一口冷气的消息——伊朗外长阿拉格齐遭遇暗杀未遂。幕后是谁?德黑兰没明说,但以色列是谁都不怀疑。这不是空穴来风。就在此前两天,以色列刚派出F-35A突袭叙利亚境内的伊朗军火库,杀红了眼。现在不光是动手拆你设备,连你说话的人也要一并“定点清除”,这是要堵死谈判的生路。
可问题是——伊朗偏偏还真不打算就此和以色列宣战。为什么?因为战场上打不出一个说法来,桌子上就没位置。
从这几天的动静来看,伊朗在下的是“双线棋”:外长在前线四处见人、说话、谈条件;总统专机却悄悄驶入谈判场。一个字都没松口,一个字都在暗示——我们还没放弃和美国谈的希望。但这个希望,不是俯首称臣,而是“你得给个我能接得住的台阶”。
看似主动,其实是算计。
哈梅内伊确实强硬,说不和美谈,说一切责任在以色列;但温和派没闲着。从年初开始,伊朗国内的内斗其实就没停过,尤其是在是否接受美方接触上,保守派一口一个“背叛革命”,温和派则私下做着“如果能缓一缓制裁”的盘算。现在战争已经打了十轮,经济撑得越来越勉强,伊朗其实不再能由着一派说了算。
所以现在你会看到,一边是温和派主导的外交路线——飞机到了阿曼,外长去了瑞士见英法德三国外长,一边又不敢让民意看到太明显的“投降”,就得有人顶在前线放狠话,说“以色列不退兵我们不谈”。两张脸,一个底气不足的现实。
而反过来看美国,特朗普这边的调门也下来了。之前不是说已经批准了打伊朗的军事方案吗?现在又来一句“两周内再决定”。这不是拖延,是典型的特朗普风格——虚张声势,等对方先动,然后自己再决定出多大手。
说到底,他不是突然爱好和平了,而是清楚:再打一个中东战争,不但会拖累他2025年底的连任盘算,还会把“美国优先”的本钱砸到沙堆里。而且他非常知道,一旦真开火,俄罗斯铁定不会袖手旁观。
这时候,就不能不提一个绕不开的“第三方力量”了。
6月19日,中俄电话沟通,6月20日,伊朗外长和英法德欧盟代表在瑞士会谈,21日,伊朗高层喊话“以色列必须停火才有谈判可能”,这一连串动作,绝对不是巧合。尤其是克宫那边,话说得直白——哈梅内伊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俄罗斯将“非常负面”地回应。谁听不出,这话已经是赤裸裸的核大国威慑了。
如果说中方还在用“四点主张”劝和促谈,俄方干脆就是拿出了狠劲——警告美以:别真把事情做绝。
而对伊朗来说,这些“外围变量”正是他们寄希望于谈判能翻盘的资本。你可以说伊朗“装弱”、也可以说他们“会忍”,但不能否认,德黑兰的策略正在发生微调——不是认输,而是给自己赢时间。
这时候,伊朗总统专机飞阿曼,不是偶然。他们清楚,美国即便嘴上说得凶狠,但只要白宫没真下令开打,谈判的门就没关死。他们更清楚,阿曼不是随便挑的地方——那里是2015年伊核协议密谈的起点,也是如今美伊彼此“最后能见面”的中立场。
只是现在的局面跟当年不同了。
2015年,美伊谈判,是在和平的缝隙里找妥协;现在的2025年,是在枪响中抢时间。任何一点差池,不是桌子掀了,而是国家塌了。以色列在边上看得很紧,恨不得伊朗下一秒就举旗投降;但德黑兰就算只剩一张底牌,也不会轻易让美国如愿。
现在的对话,已经不是你情我愿,而是博弈心理的撕扯。特朗普不急着动手,是他想让伊朗先软下去;伊朗拖着不战,是它想逼美国给出“有点脸面”的台阶。
这不是谁怕谁,而是谁能稳得住。
接下来,就看伊朗外长访莫斯科谈些什么。只要普京不松口,德黑兰就不会真投降;只要中俄还站在场边,美以就得多算一手。如果这次伊朗真能从莫斯科带回一个强力安全担保,那不排除美伊真会坐下来谈一次。但到那时,主动权可能已经不在美国手里了。你想掀桌子,别人还真不怕你走。关键就看:谁敢先眨眼。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