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收到“火星移民邀请函”,想象中的生活是怎样的?是穿着炫酷宇航服在红色沙丘上跳跃,还是在透明穹顶里种出第一株火星土豆?
最近,布里斯托大学空间系统工程师露西・伯绍德教授却泼了盆“冷水”:“火星殖民地的生活,可能比你想象中更接近监狱。”
![]()
![]()
一、从“太空探索”到“监狱体验”:相似点多到离谱
伯绍德教授研究发现,火星移民和监狱生活的重合度高得惊人,核心问题集中在五个方面:
1.空间小到“窒息”
欧洲监狱标准是每人4平方米,但超员是常态;而火星基地资源稀缺,生存优先,空间只会更紧张。举个例子,当年阿波罗飞船载3名宇航员去月球,整个座舱只有6.2立方米——相当于把3个人塞进一间小浴室,转身都得“错峰”。
2.隐私?不存在的
在火星舱里,你连上厕所可能都得排队。长期与同一群人“贴贴”,压力值直线飙升,矛盾一触即发。更要命的是,火星和监狱都是“高危环境”——一个有辐射、缺氧,一个有潜在冲突,但持续的危机感对心理的消耗是一样的。
3.日程比闹钟还“死板”
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每天15小时被安排得明明白白:2小时强制锻炼、8小时工作、仅1小时自由时间。这和监狱里“几点吃饭、几点放风”的严格日程如出一辙。伯绍德教授提到,曾有宇航员因“被管太严”偷偷“反抗”,比如故意拖延任务。
![]()
4.吃饭成了“生存挑战”
英国监狱每天餐费标准约2.7英镑(约24元人民币),食物又差又没营养;火星上的食物虽更贵,但受限于运输和储存,新鲜食材几乎是奢望。即便NASA在空间站花大价钱改良太空食品,宇航员食欲不振、体重下降仍是老大难问题。
5.孤独感“拉满”
监狱里的人被社会隔离,火星移民则是被宇宙隔离——离地球最远时1.4亿英里(约2.25亿公里),回趟家最快也要6个月。伯绍德教授说:“这种‘永远回不去’的感觉,会让孤独感比监狱更强烈。”
二、但有个关键区别:一个是“选择”,一个是“惩罚”
当然,火星移民和监狱有本质不同——宇航员是主动选择“挑战”,而囚犯是被迫失去自由。但伯绍德教授强调:“一旦抵达火星,两者的生存状态会高度相似。”
![]()
三、未来火星基地:或许能“反哺”地球监狱?
不过,科学家可不是要把火星基地建成“宇宙监狱”。伯绍德教授建议:未来的火星基地应该尽可能保障隐私(比如独立小空间)、增加自主权(比如允许调整工作节奏)、提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参与科研而非机械劳动)。
![]()
更有意思的是,解决火星生活问题的经验,或许能反过来改善地球监狱的条件。“如果火星基地能做到‘空间更大、更有自主权、更有目标感’,那这样的模式,或许也能让监狱更‘宜居’——毕竟,让人们在压力环境中保持心理健康,对谁都好。”
如果现在给你一张“火星移民船票”,你愿意为了探索宇宙,接受这种“像监狱但更孤独”的生活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