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故事人物、时间、地点、情节、配图均为虚构,与现实无关,请理性阅读!
参观完养老公寓回家的路上,吴国强心情很复杂。
养老公寓比他想象的确实好很多。
但要让他卖掉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住进一个陌生的地方,这件事还是太大了。
他思考了很多问题,可最后转念一想,这样独居下去,风险会越来越大的。
吴国强犹豫再三,还是选择了给养老公寓打去了电话。
事情会像他想象的这么顺利吗?
01
"吴老师,您的血压又高了,要多注意啊。"小区医务室的李医生递过处方单,神情关切。
吴国强微微点头,接过纸条,手指有些颤抖。
七十一岁的他,这五年来已经习惯了独自去医院、独自买药、独自记录血压数据。
老伴去世后,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谢谢李医生,我会注意的。"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转身走出诊室。
秋日的阳光透过梧桐树叶,洒落在小区的石板路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吴国强缓慢地走着,低头数着脚下的格子。
自从退休后,他时常会数着这些格子从家走到小区门口,再从小区门口走回家,仿佛这样能给孤独的生活增添一些秩序感。
"老吴,下棋去!"对面的老王冲他招手,七十四岁的老王是小区里为数不多还能说得上话的邻居。
"今天不行,我得回去吃药。"吴国强指了指手中的药袋,摇摇头。
"你这人,整天闷在家里,能好得了吗?"老王不满地嘟囔,"晚上我去你家,带了新茶叶,一起尝尝。"
吴国强没有拒绝,只是微微点头,继续向家的方向走去。
推开门,一室寂静迎面而来。
这是一套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三居室,虽然位置不错,但已经显得有些老旧。
客厅的墙上挂着他和老伴的合影,拍摄于十年前的春天,两人站在西湖边,笑容灿烂。
"我回来了,老伴。"吴国强对着照片轻声说,仿佛这样就能得到回应。五年前,老伴因脑溢血突然离世,没留下一句话,只留下他一人在这个曾经充满欢笑的房子里。
厨房里,水槽中还放着早晨没洗的碗筷。
吴国强叹了口气,打开水龙头洗了起来。
退休前,他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教书育人四十年,桃李满天下。
退休后,本想和老伴好好享受晚年生活,却没想到命运给他开了这样一个玩笑。
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
"爸,今天去医院了吗?血压怎么样?"电话那头是儿子吴子明的声音,略显匆忙。
"去了,还是有点高,李医生给开了药。"吴国强简短地回答。
"那您按时吃药啊,别忘了。对了,下个月我可能要出差一周,到时候芳芳会过来看您。"
"不用了,我自己能照顾好自己。"吴国强下意识地拒绝,他不想成为子女的负担。
"爸,您别这样。"吴子明的声音透着无奈,"上次您一个人在家摔倒,幸亏邻居发现得及时。我和芳芳商量过了,要不您还是搬来和我们一起住吧,或者我们轮流接您住?"
吴国强沉默了。
去年冬天的那次摔倒,确实给他敲响了警钟。
可是轮流住在子女家?他试过,那种感觉并不好。
三个月前,他曾在儿子家住了两周。
儿子和儿媳都忙于工作,早出晚归。
他只能一个人在陌生的房子里看电视、发呆,连做饭都战战兢兢,生怕弄脏了儿媳妇精心打理的厨房。
而在女儿家的一周更是难熬。
女儿李芳嫁到了国外,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也大相径庭。
外孙女忙着上学,女婿整天说着他听不懂的外语,他就像是被放置在精美客厅里的一件古董,格格不入。
"爸,您在听吗?"吴子明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我听着呢。"吴国强疲惫地回答,"子明,我知道你们是好意,但我还是习惯住在自己家。这里有我和你妈的回忆,我舍不得离开。"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是一声叹息:"那您至少请个保姆吧,我和芳芳出钱。"
"不用了,上次那个保姆不是——"
"那是个例,我们可以多找几家比较,选个靠谱的。"吴子明打断他,"爸,您不能总这么倔强啊。"
"我考虑考虑吧。"吴国强敷衍道。挂了电话,他瘫坐在沙发上,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
其实,他何尝不知道独居的危险?
可是之前请的那个保姆陈阿姨,不仅把家里弄得一团糟,还偷偷拿走了他的退休金存折,要不是他发现得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至于养老院...吴国强想起半年前去看望老同事的情景,那个曾经精神矍铄的化学老师,如今被束缚在轮椅上,面无表情地望着窗外,身边是漠不关心的护工和一群同样木然的老人。
那种失去尊严的生活,他无法接受。
"砰砰砰"门被敲响,老王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老吴,开门,茶叶带来了!"
吴国强站起身,整理了一下情绪,去开门。
或许和老王下盘棋,能暂时驱散心头的阴霾。
但那个问题始终萦绕在他心头:像他这样的独居老人,究竟该如何安度晚年?
02
"老吴,你这脸色不太好啊,又跟子女闹矛盾了?"老王泡好茶,推到吴国强面前。
吴国强苦笑一声,将刚才与儿子的通话简单说了一遍。
老王摇摇头:"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忙,生活压力大,照顾老人确实不容易。但我看你这情况,确实不能一直独居啊。"
"我能有什么办法?"吴国强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养老院那地方,你也去看过,简直就是等死的地方。请保姆吧,又不放心。子女家住着也别扭。"
"抑郁了吧?"老王直言不讳,"老伴走后,你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整天闷在家里,连以前最爱的书都不看了。"
吴国强沉默不语。
他不愿承认,但事实确实如此。
老伴离世后,他的世界仿佛失去了颜色,每一天都是机械地重复着吃饭、睡觉、发呆的循环。
"医生说过,我有轻度抑郁。"吴国强最终还是承认了,"开了药,吃了一段时间,感觉也没什么用。"
"药物治标不治本啊。"老王叹了口气,"关键是你得走出来,多参加点活动,别把自己关起来。"
"我试过,没意思。"吴国强摆摆手,"小区组织的那些活动,都是些广场舞、太极拳,我不感兴趣。再说了,我这腿脚也不方便。"
老王沉思片刻,突然问道:"你有没有想过卖掉这套房子?"
"卖房子?"吴国强愣住了,"为什么要卖?"
"你想啊,这房子有三居室,就你一个人住,太浪费了。而且房龄这么大,没电梯,你爬楼梯也费劲。卖了换套小的,或者干脆换个养老的地方。"
"这可是我和老伴的心血啊。"吴国强不舍地环顾四周,"再说了,这是留给子女的遗产。"
"遗产?"老王嗤之以鼻,"你儿子在市中心有房,女儿在国外也安家了,他们稀罕这套老房子?"
吴国强语塞,他知道老王说的有道理。
这套位于老城区的房子,虽然承载了许多回忆,但对于早已在别处安家的子女来说,确实没有太大实际价值。
"再说了,"老王继续道,"你把房子卖了,换个适合养老的地方,剩下的钱可以改善生活质量,何乐而不为?"
"什么适合养老的地方?"吴国强问道,内心突然泛起一丝好奇。
"现在不是有很多那种养老公寓嘛,条件比养老院好多了,还有专门的医护人员。"老王神秘地说,"我表哥就住在一家,听说挺不错的。"
"那得多少钱啊?"吴国强皱眉,"我那点退休金,怕是不够。"
"所以才要卖房子啊!"老王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这房子虽然老,但地段不错,卖个一百多万没问题。再买个小点的,或者直接去养老公寓,钱绰绰有余。"
吴国强陷入沉思。
卖掉房子这个想法,他从未认真考虑过。
这不仅关乎住所,更关乎情感与记忆。
但不可否认,独居生活确实越来越困难,尤其是在这个没有电梯的老房子里。
"算了,不说这个了。来,下盘棋。"老王看出他的犹豫,识趣地转移了话题。
接下来的几天,卖房的念头却像种子一样在吴国强心中生根发芽。
他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养老问题。
独居的困难一天天增加,不仅是日常生活中的不便,更是安全隐患的加剧。
周三早上,吴国强正准备出门买菜,接到了女儿李芳的视频电话。
"爸,您看起来消瘦了很多。"屏幕那头,李芳一脸心疼,"我和哥商量过了,下个月我请假回国,陪您住一段时间。"
"不用了,你工作忙。"吴国强下意识地拒绝,"我自己能照顾好自己。"
"爸,您别总是这么说。"李芳有些急了,"您现在的状况,我们都很担心。要不...我们给您再找个保姆?"
"不要保姆。"吴国强想起陈阿姨离开时那副趾高气扬的模样,坚决地摇头,"那个陈阿姨,不仅偷我的钱,还整天指使我干这干那,好像我是她雇的似的。"
"那是我们没找对人。"李芳安抚道,"这次我们会更加谨慎......"
"不要保姆!"吴国强提高了声音,随即又感到一阵心虚,"芳芳,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但我真的能照顾好自己。"
视频那头的李芳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无奈:"爸,您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
挂了电话,吴国强站在窗前,望着楼下的小区花园。
几个老人正在晨练,有说有笑。他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孤独与无力。
或许,老王说得对。
是时候考虑一下其他可能性了。
03
老王带来的那本养老公寓宣传册,吴国强已经翻看了无数遍。
彩色印刷的册子上,展示着宽敞明亮的单人套房、设施齐全的健身房、24小时医护人员值守的医务室,还有各种文娱活动的照片。
"这地方真有册子上说得那么好?"吴国强半信半疑地问正在埋头吃面的老王。
两人相约在小区附近的面馆吃午饭。
"那当然,我表哥都住了一年多了,说比在子女家自在多了。"老王喝了口汤,"一日三餐有人做,生病有人照顾,还能交到新朋友,多好啊。"
"可是......"吴国强犹豫着,"卖掉房子这事,孩子们肯定会反对。"
"那是你的房子,关他们什么事?"老王撇撇嘴,"你这么多年独自生活,他们也没怎么照顾你,凭什么干涉你的决定?"
吴国强陷入沉思。
确实,这么多年来,儿女虽然嘴上关心,但真正陪在他身边的时间少之又少。
他们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而他,只是偶尔被想起的父亲。
"再说了,"老王继续劝说,"你卖了房子住进养老公寓,不是为了享清福吗?难道非要等到走不动了,全靠别人伺候的时候才去?那时候去了也享受不了啊。"
这话说到了吴国强心坎上。
他一直担心自己年纪越来越大,终有一天会完全失去自理能力。
到那时,不是麻烦子女,就是被送进养老院,任人摆布。
"说得对,应该趁着还能自理,好好享受生活。"吴国强终于下定决心,"明天我就去看看那个养老公寓。"
第二天一早,吴国强换上了久未穿的西装,精心打理了仪容,乘坐公交车来到了宣传册上的地址。
"松鹤养老公寓"坐落在城郊,环境清幽,四周绿树环绕。
门口的保安看到吴国强,热情地指引他到接待处。
"您好,请问是来参观的吗?"前台的年轻女孩微笑着问道。
"是的,我想了解一下这里的情况。"吴国强有些紧张地回答。
接下来的两小时,吴国强跟随工作人员参观了整个养老公寓。
这里比宣传册上看起来还要好:宽敞的单人套房内设有独立卫浴,24小时热水供应;公共区域有图书室、棋牌室、小型影院;医务室配有专业医护人员,定期体检;餐厅提供营养均衡的三餐,还可以根据老人的健康状况定制餐单。
最让吴国强惊讶的是,这里的老人看起来都很精神,有的在花园里散步,有的在下棋,还有几位正在排练京剧,其乐融融。
"我们这里的理念是'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带他参观的刘院长解释道,"我们鼓励老人参与各种活动,保持身心健康。"
"费用是多少?"吴国强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刘院长拿出一份价目表:"根据房型和服务等级不同,月费在5000到8000之间。当然,如果您选择一次性买断20年,会有较大优惠。"
吴国强快速计算了一下,如果卖掉现在的房子,足够支付养老公寓的费用,还能留下一笔可观的存款。
"您考虑一下,有任何问题随时可以来电咨询。"刘院长递给他一张名片。
回家的路上,吴国强心情复杂。
养老公寓确实比他想象的要好,但卖掉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这个决定实在太重大了。
晚上,他又仔细研读了一遍合同样本,思考着各种可能性。
如果入住后不适应怎么办?如果子女强烈反对怎么办?如果将来后悔了怎么办?
但转念一想,继续这样独居下去,风险只会越来越大。
况且,养老公寓里有专业的照护,有同龄人做伴,衣食住行都有保障,似乎是更明智的选择。
吴老拿起老王给他的养老公寓宣传册,犹豫再三,终于拨通了电话。
"您好,我想了解一下关于入住的事宜。"电话那头,一个温柔的女声耐心地解答着他的问题,吴老的眼睛越来越亮。
挂断电话后,他站在窗前,望着这个住了四十多年的老房子,下定决心:卖掉它!这个想法一旦形成,便如同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无法抑制。
"爸,你疯了吗?卖掉房子去养老院?"当吴老将决定告诉儿子时,电话那头的吴子明声音陡然提高,几乎是吼叫,"那是我们家的根啊!再说了,你有什么想不开的非要卖房子?是不是有人骗你?"
吴老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他艰难地解释着自己的想法,可儿子完全听不进去,甚至威胁说要立即赶回来阻止他"犯傻"。
就在这时,门铃突然响起。
吴老拖着疲惫的身躯去开门,门外的人瞬间让他来了精神,可也有些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