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胖东来成了中国商超界的“顶流”。它的服务能细致到给顾客擦干雨伞,员工工资高到让同行眼红,甚至有人调侃:“胖东来唯一的缺点,就是没开到我家门口!”但奇怪的是,这么多企业喊着要学胖东来,为什么至今没人能抄出个“胖东来2.0”?
![]()
答案其实很简单:老板们只爱学表面的“花架子”,最要命的分钱模式全给阉割了。
一、分钱,才是胖东来的“祖传秘方”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有句大实话:“工资低,就别谈管理!”这话听着扎心,但人家是真这么干的。河南许昌平均月薪3200块,胖东来的员工能拿7000块,还不算各种逆天福利——140天带薪假、5000元“委屈奖”、免费吃住,连员工爹妈生病都给慰问金。更夸张的是,公司95%的利润都分给员工和社会,老板只留10%。
对比一下某些企业:老板住别墅开豪车,员工拿最低工资还要被罚款;嘴上喊着“向胖东来学习”,结果只学了“微笑服务”,工资一毛不涨。这不就是典型的“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
二、分钱不是做慈善,是门“科学”
很多人觉得分钱就是撒钱,但胖东来的分钱模式堪比精算师。比如一线员工工资=底薪+技能考核+文化理念分,干得好的能月入过万;管理层拿股权分红,店长年薪百万起步;就连供应商都跟着沾光,合作利润比别家多15%。
更绝的是,人家算过账:员工工资涨20%,效率能涨50%,利润反而更高。比如南阳万德隆超市学胖东来涨工资,当月销售额直接飙升40%,从预估亏1000万变成赚1000万。说白了,分钱不是成本,而是投资。
三、老板们为什么不敢分钱?
1. 钱包捂得紧,心里算小账
很多老板一听分钱就肉疼:“钱都分出去了,我赚啥?”但胖东来用事实打脸:员工收入高了,干活更卖力,货架整理得整整齐齐,损耗率低到忽略不计。反观某些超市,员工偷偷把烂菜叶塞进包装盒糊弄顾客——这省下来的是钱,丢掉的是口碑。
2. 权力舍不得放,总想当“土皇帝”
胖东来的员工能当场决定给顾客赔500块,店长不用跪舔老板,只管专心搞业绩。但传统企业呢?报销200块要签8个字,老板天天盯着摄像头查岗。分钱的前提是分权,但大多数老板宁愿亏钱也不肯放手。
3. 短视病晚期,只想赚快钱
胖东来深耕河南30年才开13家店,但很多企业恨不得一年铺100家店。结果呢?店开得越多,服务越拉垮,最后全成了“一次性生意”。分钱模式需要长期坚持,但老板们等不及,总想着“今年学胖东来,明年上市敲钟”。
![]()
四、不分钱,学再多都是“东施效颦”
有些企业学胖东来的“极致服务”,结果搞出奇葩操作:要求员工每天对顾客鞠躬100次,结果把客人吓跑;照搬“免费修裤脚”,结果大妈们排着队来薅羊毛,成本直接爆炸。为啥?因为员工拿着低工资,心里憋着火,服务自然变味。
真正的服务好,不是靠罚钱逼出来的,而是员工真心把公司当自己家。胖东来的保洁阿姨跪着擦地板,不是因为领导盯着,而是她知道自己干得好能多拿奖金,孩子上学有补贴,老了还有公司养老。
五、分钱这事,真没想象中难
其实分钱不用学胖东来“分95%”那么夸张,关键是让员工觉得“这公司有我的份”。比如火锅店给服务员发季度利润分红,快递站让小哥入股当小老板,小超市把节省的损耗成本奖励给员工……只要老板肯让利,效果立竿见影。
说到底,商业的本质不是算计,而是人心。胖东来的成功证明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把钱分到位,比什么KPI、狼性文化都好使。可惜太多老板宁愿花钱买豪车,也不愿给员工加薪——毕竟车是自己的,员工是别人的。
最后送老板们一句话:
“你舍不得分钱的样子,像极了爱情里抠门的前任。
既想要别人爱你,又连杯奶茶都舍不得买。
醒醒吧,这届员工早就不吃‘画大饼’这套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