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胜云(沃德研究院副总编)
台湾人眼中的赖清德与大陆人眼中的赖清德有什么不一样?“台湾民意基金会”近期公布“台湾人眼中的赖清德ZT”民调,列出“七项ZT特质”,结果在“在意百姓需要”、“诚实正直”、“行事果决且强有力”等三项指标上获得多数肯定,且全面“超越蔡英文”。具体见以下图表:
![]()
![]()
![]()
![]()
![]()
![]()
![]()
整体看,台湾人对赖清德总体评价有五项为正数,两项为负数,其中“果决有力”“诚实正直”“在意平民需求”位列前三位。
![]()
观察与思考:
1、两岸对岛内政治人物的评判标准存在巨大差异,大陆民众对台湾民众偏于正面看待赖清德不必吃惊。以“诚实正直”为例,仅凭其鼓吹“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民主国家”这一条,绝大多数大陆民众就可能判定赖清德既不诚实更不正直。至于“行事果决且强有力”,从大陆民众来看,可能是一意孤行,顽固谋“独”,不断挑衅,对于部分台湾民众来说,则倾向于从“政治强人”方面来理解。
2、台湾民众对赖清德的正面评价基本上在44%-55%之间浮动,体现绿与蓝白分野对抗的社会特征。也就是,即使赖清德在“政党合作”方面做得再差,也有44%人的肯定他,即使五成五的人认为赖“行事果断”,仍有39%的人倾向从刚愎自用、假模假样等方面来揣度。
3、半数台湾民众对于赖清德的“亲民”和“公高于私”持肯定态度值得关注。赖清德这一点要比蔡英文强。2018年9月,民调显示,43%的台湾民众认为时任ZT蔡英文“在意一般老百姓需要”,但有52%不以为然。而赖则得到了5成民众的肯定。在公私关系方面,48%民众眼中的赖清德是公私分明的、公共利益优先的,也略好于蔡英文。这显示矿工子弟出身的赖清德虽然处理政党关系能力逊于蔡英文,还比较“任人唯亲”,但社会观感并不差。这或许也是其一意孤行推动“大罢免”的信心源泉,也是其在两岸关系上一再挑衅的“底气”所在。
4、寄望于台湾人民需要辩证对待。赖清德在岛内握有公权力,且民意对其评价不低,特别是在“亲民”等核心指标上,其将民意打造为护“独”盾牌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大陆致力于争取台湾民心,方向是对的,毕竟“把自己人做得多多的”就能降低统一的成本代价。所以以包容的心态欢迎“馆长”来大陆参访直播是对的。但是从现实来看,争取台湾民心有一个极限——多数民众不可能主动寻求统一,更没有能力推翻民进党政权。当年“百万人罢扁”都虎头蛇尾,何况现在民进党的控盘能力远强于20年前,台湾的经济水平和民众收入也远高于当时。
5、台湾民意可塑,两岸民心契合很重要,但有三个问题值得深刻审视:其一,是否要等到台湾“人心思统”才是彻底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机?其二,两岸融合发展对台湾民心的争取能否抵消台湾当局拒统谋“独”对台湾民心的消极影响?其三,在台湾不可能产生追求统一执政者的情况下,用什么方式才能促使“被统一”成为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