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域的中心城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今天就以湖北地区为例子,说说这种历史现象。
我们来看看先秦时期,今湖北地区的核心区域在哪里?
说到湖北的历史,首先要从楚国说起。
西周初年,楚人先祖 熊绎带着族人从关中盆地出发,沿着丹江河谷,过武关,来到丹阳 ,建都于此。这就是历史上注明的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这个丹阳具体在今天的什么位置?近代史学界争议很大,有湖北秭归说、湖北枝江说和河南丹淅说等好几种说法,丹淅说略占了上风,且得到了现代考古学的支持。
楚国立国之初,国土范围大致是今湖北和河南的交界之地,按照当时的周礼,国土都不过一百里。与此同时,周王室在湖北还分封了随国(国都今湖北随州)、 轸国(国都今湖北应城西)、 邓国(国都今襄阳西北)、鄀国(国都今湖北宜城东南)、权国(国都今湖北荆门沙洋县)、庸国(都城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南)等诸侯国。
在西周的时期,楚国还没有达到一家独大的地步,因此,当时的湖北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人口密集的核心区域。人口主要聚集在江汉平原北部、南襄走廊、鄂西地区和随枣走廊一带。当时的江汉平原大部还是浩瀚的云梦泽,今天湖北的的中部和南部,当时还是以沼泽地居多,人口稀少的地区。
公元前9世纪开始,因为和周王室的矛盾不断加深,楚人开始向南拓展。公元前704年,熊通自立为王,跟周天子分庭抗礼。楚国随后灭掉了周边的众多小国,国土不断扩张,到公元前六世纪,楚国已经成为疆域北到今河南南部,东到今安徽东部,南至洞庭湖,西到上庸和三峡的春秋超级大国,
公元前689年,楚国迁都到郢,郢都位于今湖北荆州市北面的纪南城。
自此,荆州作为今湖北地区老大的地位,持续了1300多年。
纪南城作为楚国的都城一直延续到战国中期。因此,自春秋到战国中期,荆州为今湖北地域的核心区域,纪南城为中心城市。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楚顷襄王东逃。楚国此后先后迁都到陈国故地和寿春,直到灭国。
楚国虽然灭亡了,但荆州为荆楚老大的地位一直在持续。
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后,把全国划为36郡,后增至40余郡。今湖北地区大部分为南郡,南郡的辖区以汉江流域和长江以北为主。今湖北东部为衡山郡,西南角属于黔中郡。南郡的郡治在江陵,即今天的湖北江陵。
荆州和江陵之名,在古代经常通用。
汉武帝时期,天下设十三刺史部,荆州即为其一,荆州的治所亦在江陵。
三国时期,魏蜀吴争夺的焦点就是荆州的归属。
西晋划天下为十九州,荆州是其中之一。辖区范围为原曹魏的荆州和东吴的荆州合二为一,是长江中游一个大的行政区域单位。荆州的治所先襄阳,后南郡(江陵)。
荆州历来是军事重镇,南方的政治中心则在南京,为古扬州地界。因此,长江中游和长江下游经常发生矛盾,这就是“荆扬之争”。三国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荆州和扬州之争贯穿始终。荆州的核心城市江陵,和扬州的核心城市南京(当时的地名建业、建康)是当时中国南方最重要的城市。
当时的南方王朝,既依赖荆州的军事实力,又忌惮荆州坐大。三国时期,孙权想打破这个局面,在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称帝,遭到江东势力的激烈抵制,也不得不把都城又迁回建业。
因此,荆州在长江中游老大地位,从春秋时期,一直延续到了南北朝,更不用说在今天湖北地区的影响力了。
但这一时期,襄阳作为南北对峙的前线,地位开始上升,渐渐成为战略要地。
隋唐时期,襄阳开始取代了荆州的老大地位。
自隋唐起,中国经济重心不断南移,政治中心不断东移。这样造成一个后果,北方对南方的物资依赖加大。汉水成为南方交通要道,四川盆地、荆楚、岭南、江西的物资和人流北上,汉水是最便捷的通道。襄阳成为南北水陆转运的枢纽,地位也不断抬升。这种交通格局,从杜甫的一句诗里就可以明显感觉到:“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从襄阳下洛阳。”
在政治影响力上,隋朝废荆州总管府,设襄阳郡,统辖湖北北部。安史之乱后,唐朝设山南东道(治所襄州)和荆南节度使(治所江陵),但山南东道是一级行政区,襄阳又是因控扼漕运和驿道,实际地位更高。
相对于襄阳,江陵因长江航运的局限性,逐渐退居为区域性中心,失去了统领长江中游的地位。
宋朝时期,今湖北地区的核心城市比较复杂。
北宋时期,今湖北地域被分为两部分,北方属于京西南路,南方属于荆湖北路。今湖南整体被一条东北——西南的分界线划为荆湖北路和荆湖南路。注意了,这和今天湖南和湖北两省的分界线截然不同,在今湖南境内,基本上是以雪峰山为界,东面的湘江和资江流域属于荆湖南路,西面的沅江和澧水流域属于荆湖北路。所以,并不能说湖南和湖北两省的分治并不是从宋朝开始的。
荆湖北路的治所为为江陵府,荆湖北路统领着大半个湖北和半个湖南,江陵的地位自然很高。与此同时,襄阳为京西南路的治所,地位和江陵等同。但因为北宋定都开封,更依赖汴河漕运,襄阳相比于隋唐时期,经济枢纽的地位有所下降。此时的鄂州(今武昌)地位还是不如襄阳和荆州。
因此,北宋时期,湖北为双中心局面,北襄阳和南荆州。
到了南宋,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南宋时期,鄂州(今武昌),因长江水道和军事防御中心,取代了江陵成为荆湖北路治所。鄂州的影响力也超越了江陵。同时,因为长江开始修大堤,湖北南部和湖南北部围垦力度加大,鄂州(今武昌)辐射的地区经济也飞速发展。
而此时的襄阳城则成为了南宋的国防命脉,地位不言而喻。
南宋时期,今湖北地区的中心城市由北宋时期”襄阳-江陵双中心”,改为了“襄阳-鄂州”双中心。
元朝时期,今湖北地域被一分为二。
今湖北北部属于河南江北行省,治所是北宋故都开封。今湖北南部属于湖广行省,治所先是潭州(今长沙),至元十八年(1281 年),迁到鄂州(今武昌)。因此,元朝时期,鄂州的地位进一步抬升。
明清时期,开启了今武汉地区一家独大的时代。
此时,鄂州府已经改名为武昌府,是湖广布政使司的治所,统领今湖北和湖南两省。武昌是行政中心,而汉口则是“天下四聚”之地,商业非常发达。但,当时汉口在行政上隶属于汉阳府。
清朝末年,南北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开始修建,今武汉地区的地位进一步抬升。
1927年,汉口、武昌、汉阳合并为武汉市,武汉的地位已经无可撼动。
纵观湖北的历史,风云变幻,皆因为其南北交汇点所至。
原创,查找资料不易,敬请关注,感谢每一个遇见的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