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9月,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红军革命根据地。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毛主席毅然决定,带领剩余的红军,踏上万里长征之路,去创建新的根据地点。
![]()
万里长征油画(取材网络,侵权必删)
1935年1月,在红军打下遵义之后,召开了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会议确定了以毛主席为核心的领导思想。由毛主席带着红军,去突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包围。
在毛主席的带领下,这支红军于1935年5月来到了四川安顺场。
而在安顺场的对面,则是大渡河天险。
而在红军身后,则是薛岳带领的20万大军。
![]()
毛主席(取材网络,侵权必删)
一时之间,前有天险拦路,后有重兵追击。而在大渡河对面,还有着川军第24军依靠着天险在阻击。而当时的红军却只有两万多人。
这似乎已经到了一个绝境,在危难之际,毛主席做出重要指示。
过河,必须过河,只有过了大渡河。才会有一线生机。
但要怎么过河呢?这是个问题。
![]()
万里长征路线(取材网络,侵权必删)
大渡河此时,正值汛期,现有的条件根本不支持过河。
就算天气好了之后,依靠着大渡河现有的船只,一次次运送两万多红军的话,也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而当时,红军最缺少的就是时间,国民党的军队,不会给我们这么多时间的。
为了解决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困境,毛主席一直待在湍急的大渡河旁,思考着对策。
就在这时,一位老人找上门来。
他的名字叫宋大顺,是清朝的一位秀才。已经90多岁了,曾在70多年前亲眼目睹了太平天国石达开在大渡河失败的全过程。
![]()
飞夺泸定桥(取材网络,侵权必删)
这几十年来,宋大顺一直思考着石达开失败的原因,并尝试寻找其中的解决方法。
没想到,他想出来的解决方法。居然在70多年后,派上了用场。
毛主席听到他的讲述后,立马向这位老人请教。
只见老人指着地图上的一点,缓缓地说道。
从安顺场上去,大概300里处,有一处铁索桥,名叫泸定桥,如果能在三日之内,拿下泸定桥的话,必然有着一线生机。切莫停留。
而听完这位老人的话,毛主席十分的激动,这一句话,可以说是,保全了这两万红军的有生力量,一定程度上挽救了中国的革命。
![]()
飞夺泸定桥(取材网络,侵权必删)
而在宋大顺离开之后,毛主席立马安排行动。
一部分人赶往泸定桥,一部分在安顺场过河,然后北上前往泸定桥,两支部队汇合后入朝,北上进入国民党薄弱地区。
后面的故事我们也都知道了,22位勇士,飞夺泸定桥。
活生生从国民党的包围圈之中,撕开了一个口子。跳出了包围圈。粉碎了国民党想要围剿红军的阴谋。
![]()
毛主席(取材网络,侵权必删)
可以说,宋大顺的这一句话,挽救了红军的生命,保留了革命的火种,也挽救了中国革命。
但这其实,也是一场必然会胜利的战斗,因为中国工农红军,始终都与劳动人民站在一起,人民的力量无比强大。
宋大顺也是因为,在看见这支红军对于老百姓秋毫无犯,还帮着老百姓做事的情况下,才选择出言帮助红军渡过难关。
这样一支为百姓做事,心系百姓,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军队,胜利是必然的。
追寻先烈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