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国崛起之后,特别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超过美国以后,美国无处处对我国使绊子,最近两国之间的贸易会谈刚刚结束没多久,美国再次将矛头指向我国。
6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会场再次见证中美外交交锋的火花,美国代表在会上抛出新指控,称中国向也门胡塞武装提供卫星图像支持。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立即反击,“美国有什么资格对他国甩锅推责?”这一幕距中美伦敦经贸谈判落幕仅三天。
伦敦谈判的“短暂蜜月”
三天前的6月9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在英方安排的会场内举行,美方代表团出现关键变化,以对华强硬著称的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首次加入谈判阵营。
这位曾被排除在5月日内瓦会谈之外的“关税派核心人物”,如今坐在财政部长贝森特身旁,无疑不是这场谈判以及技术解禁议题的关键变量。
谈判从中午持续至晚间八点,双方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拉锯,这第一个也是美国最关注的稀土出口问题,中国临时许可缓解了美国汽车业停产危机。
第二个则是美国做出了妥协,半导体管制,美国是否放宽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出口限制。
最后一个就是遗留关税问题,美方仍保留10%基准关税及芬太尼相关附加税。
会谈前夕,中方释放关键善意,向通用、福特等美车企的稀土供应商发放6个月临时出口许可。
这一举措直接缓解了美国新能源车生产的燃眉之急,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哈塞特随即表态,“握手之后,出口管制将立即放松,稀土就会大量出口。”
选择伦敦作为谈判地点蕴含深意,经历工党执政后的中英关系加速回暖,2月双方重启中断七年的战略对话。
外交部长王毅当时指出,“差异与分歧不应成为深入对话的阻碍”英国外交大臣拉米则强调,面对全球挑战,英中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加强战略沟通。
安理会上的新指控
两国的经贸合作刚刚达成,纽约联合国总部已弥漫火药味,6月12日上午,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华裔副参事吴婷在发言中突然转向中国席位,抛出一份所谓“技术援助证据链”报告。
她声称商业卫星图像购买记录显示,中国机构通过第三方向胡塞武装提供红海航道监测数据。
这种手法对吴婷而言并不陌生,四个月前,她曾在安理会用中文指责中国“言行不一,做一套、说一套”,同时斜眼瞪视中国代表的挑衅姿态引发哗然。
当时她编织的“五宗罪”从贸易不公平到南海扩张,再到曲解联大2758号决议中台湾地位问题。
而美国的指控模式呈现固定套路,第一就是技术包装,每次变换具体领域,从援俄武器到卫星图像。
第二就是政治标签,美国持续将中国与“冲突支持方”捆绑,最后一个便是外交突袭,常在多边场合发动舆论攻势。
此次卫星图像指控背后,是美国对红海局势的焦虑,当胡塞武装在曼德海峡的袭扰削弱美国海军威慑力时,华盛顿需要寻找外部责任方,中国在也门问题上的中立调停立场,反而成为美国转嫁军事挫折的现成标靶。
中方的三重回击
面对突袭,耿爽当即要求行使答辩权,这位以犀利外交辞令著称的中国副代表,在联合国舞台早已多次交锋美方代表。
去年10月,他曾三度点名回击美国所谓“中国援俄”的指控,揭露美国“无非想通过战争削弱俄罗斯、打压中国”的战略图谋。
这次耿爽的反击更加系统化,直指事情的本质,美国甩锅推责成性,却无视自身在红海、加沙的作为。
而且表明中国严格履行防扩散义务,美国军售额占全球80%,最后表示也门危机正源于美国主导的军事干预遗留问题。
当美国代表试图插话时,耿爽援引半年前加沙局势表决的教训,去年2月,安理会13国赞成的停火决议遭美国一票否决。
中国代表张军当时痛斥,“美国的否决把加沙局势推到更危险境地”此刻耿爽重提旧事,“是谁在阻挠和平进程?谁在持续输送武器?答案不言自明。”
反击的第三重维度指向美国外交的结构性矛盾,耿爽质问,“当美国在伦敦请求中国稀土解禁时,承诺‘放松出口管制’,三天后又在安理会滥用出口管制议题抹黑中国,哪个才是真实的美国?”
中美在联合国交锋的频率和强度显著升级,从2024年1月至今,仅公开记录的安理会激烈辩论就达五次,主题从乌克兰危机延伸至中东、经贸、科技多个领域。
耿爽曾在今年1月当面剖析美国三点图谋,削弱俄罗斯、打压中国、重塑自身形象。
不仅如此,美国在伦敦谈判中要求中国调整“新能源补贴标准”,却在联合国回避自身违反世贸规则的关税措施。
这种双重标准在傅聪大使4月发言中被直斥,“美国滥发关税破坏国际贸易规则,才是真正的单边行为。”
国际力量重组有悄然发生,当吴婷重复联大2758号决议“未排除台湾”论调时,现场85国代表沉默以对,这与2020年美国抹黑中国抗疫时获得部分附和的局面已大不相同。
英国工党政府重启对华战略对话,法国推动独立外交,全球南方国家集体呼吁和平解决冲突,都冲击着美国的外交围堵战略。
美国对华指控的升级与其战略焦虑深度关联,稀土博弈暴露关键弱点,中国供应全球69%稀土产能,美国军工与新能源产业高度依赖。
当中国掌握稀土、光伏、锂电池等战略产业链关键环节时,技术遏制的有效性正在衰减。
外交孤立政策的失效同样引发焦虑,2024年9月,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发起成立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时,参会的67国代表数量超过美国主导的援乌联盟。
当中国方案获得越来越多响应,美国选择用安理会指控破坏中国和平斡旋的可信度。
美国大选政治进一步毒化外交氛围,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称“伦敦谈判会很顺利”,但共和党强硬派持续施压,要求在对华政策上展现更强硬姿态。
这种国内政治的外溢,导致美国外交呈现“谈判桌上握手,安理会里亮刀”的分裂状态。
中国代表在联合国会场反击的底气,源自对国际规则的坚守,无论是乌克兰危机中坚持劝和促谈,还是加沙停火决议投下赞成票,中国始终站在和平解决方案一边。
美国对华政策陷入自我矛盾的困境,一边在稀土问题上有求于中国,一边在安理会无端指责。
结语
美国在稀土问题上的焦虑暴露其战略弱点,而中国在联合国框架内的从容应对,彰显日益成熟的大国外交智慧。
信息来源:
《安理会上,耿爽当场驳斥美方代表》——环球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