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失踪的国宝被她埋在祖宅,上交时获2千万奖励,她只要了一张奖状

0
分享至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镇馆的大盂鼎,背后藏着一位传奇女性的故事,要不是她拼死守护,这国宝说不定早就在海外颠沛流离了!更绝的是,她不仅保住了这件稀世珍宝,还把整整200多件价值连城的文物,一股脑儿全捐给了国家!这位深藏功与名的奇女子究竟是谁?今天咱就扒一扒文物守护者潘达于的传奇人生!



先给大伙说说大盂鼎的分量!去过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朋友肯定知道,这青铜器往展柜里一放,那气场直接拉满!作为西周时期的青铜重器,上面刻着291个字的铭文,简直就是本会说话的"历史书"!但你们能想象吗?在动荡不安的年代,这件宝贝差点就被人倒腾到国外去了!而力挽狂澜的关键人物,正是苏州奇女子潘达于。



潘达于本姓丁,1906年出生在苏州一个官宦家庭。她老爸在晚清当县令,口碑好得没话说,妥妥的书香门第出身。不过那时候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18岁那年,她嫁给了当地望族潘家的公子潘承镜,从此随夫姓成了"潘家媳妇"。潘家可不是一般的豪门,往上数几代人都是朝廷官员,祖父潘祖年更是官至四品!这家族还有个"隐藏技能"——收藏文物。家里库房堆满了青铜器、字画,随便拎一件出来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可命运就爱跟人开玩笑!刚嫁进潘家才半年,丈夫潘承镜就因病离世,年纪轻轻的潘达于成了寡妇。按说以她的出身和相貌,改嫁完全不是难事,但她愣是选择留在潘家,守着这一大家子和满屋子的宝贝。要知道,在那个军阀混战、列强觊觎的年代,潘家这些家产就像块香喷喷的肥肉,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呢!

民国初年,有个美国商人找上门,开口就甩出六百两黄金,想买几件藏品。六百两黄金啊!放现在妥妥的天价!可潘达于眼皮都没眨一下就拒绝了。这美国人不死心,又提出拿一栋大洋房做抵押,好家伙,这条件换谁不得心动?但潘达于就是这么硬气,直接一口回绝!说实话,换作旁人,说不定早就被这诱惑冲昏头脑了,但她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些文物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决不能让它们流落海外!



潘达于不光有骨气,脑子还特别灵光!她明白"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这个道理,对外放话,说藏品都运到外地保存了,可实际上,她和家里的下人偷偷把大盂鼎、大克鼎这些大家伙,连夜埋在了老宅的地基下面!那些珍贵字画,则塞进特制的大箱子,藏在最不起眼的角落。就这样,在日本侵华的炮火纷飞中,这些宝贝愣是躲过了侵略者的掠夺!

直到新中国成立,潘达于心里的大石头才落了地。她觉得自己守护文物的使命完成了,二话不说,就把大盂鼎、大克鼎在内的200多件文物,一股脑捐给了国家!要知道,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国家为了感谢她,提出要给她两千万旧币作为奖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但潘达于摆摆手,只说了句:"我要的不是钱,给我张奖状就行。"这份淡泊名利的劲儿,现在想想都让人肃然起敬!



潘达于特别长寿,活到了102岁。晚年的她总爱往博物馆跑,每次站在自己捐献的文物前,眼睛里都闪着光。我猜,她看着这些被妥善保管的宝贝,心里肯定特别欣慰。毕竟,这些文物承载着她大半辈子的心血,也见证了她对国家、对文化的赤诚之心。



潘达于的故事,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文物守护传奇"!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她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守护国宝的重任,不为金钱所动,不惧强权威胁,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完完整整交给了国家。她用一生告诉我们:有些东西比金钱更珍贵,有些使命比个人得失更重要。如今,当我们走进博物馆,隔着玻璃凝望这些文物时,别忘了背后还有这么一位了不起的女性,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最动人的爱国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程青松到底啥来头?一场同学聚会惊动半个娱乐圈,“是老同学”!

程青松到底啥来头?一场同学聚会惊动半个娱乐圈,“是老同学”!

小猫娱乐叭叭
2025-09-15 20:43:43
老板给你安排过哪些匪夷所思的工作?网友:老板让我泡他的2+1

老板给你安排过哪些匪夷所思的工作?网友:老板让我泡他的2+1

特约前排观众
2025-08-14 00:15:04
1942年日军围住7名军统女兵,兽性大发的逼近,却又吓得转身就跑

1942年日军围住7名军统女兵,兽性大发的逼近,却又吓得转身就跑

博览历史
2025-09-15 22:25:05
东北巨骗陨落史:演过《刘老根》,花百万买手机号,最终锒铛入狱

东北巨骗陨落史:演过《刘老根》,花百万买手机号,最终锒铛入狱

文史旺旺旺
2025-09-15 23:22:08
孩子升入初三才恍然大悟:限制小孩用不用电子设备,差距超乎想象

孩子升入初三才恍然大悟:限制小孩用不用电子设备,差距超乎想象

今天说故事
2025-09-15 18:20:00
马卡:巴萨球员赛后未洗澡更衣,直接乘坐巴士离开球场

马卡:巴萨球员赛后未洗澡更衣,直接乘坐巴士离开球场

直播吧
2025-09-16 08:55:06
时隔1年,日本主帅再谈7-0:对国足是巨大打击!我们只发挥6-7成

时隔1年,日本主帅再谈7-0:对国足是巨大打击!我们只发挥6-7成

我爱英超
2025-09-16 15:26:34
特雷·杨:在我生涯第八年,球队终于有了争夺总冠军的实力

特雷·杨:在我生涯第八年,球队终于有了争夺总冠军的实力

雷速体育
2025-09-16 08:43:08
要动手!解放军发出登岛强烈信号,台媒体认为“武统”将至

要动手!解放军发出登岛强烈信号,台媒体认为“武统”将至

老嘪科普
2025-09-16 14:20:03
福建富婆被绑架,绑匪索要500万,担心撕票富婆咬断铁链成功脱逃

福建富婆被绑架,绑匪索要500万,担心撕票富婆咬断铁链成功脱逃

碎碎纪实
2025-09-16 18:12:19
越南谈中越战争:316A师能随意吃掉中国任意一个主力师,结果如何

越南谈中越战争:316A师能随意吃掉中国任意一个主力师,结果如何

正观历史
2025-09-15 13:46:09
世锦赛女子200米预赛分组:陈妤颉与世界冠军阿舍-史密斯同组

世锦赛女子200米预赛分组:陈妤颉与世界冠军阿舍-史密斯同组

直播吧
2025-09-16 19:00:06
韩海警营救中国公民殉职,下水前曾请求支援,通话记录曝光 李在明下令调查增援是否延误

韩海警营救中国公民殉职,下水前曾请求支援,通话记录曝光 李在明下令调查增援是否延误

红星新闻
2025-09-16 16:58:12
1953年朝鲜停战后,胡宗南在台湾大笑:美国人也打不败彭德怀啊!

1953年朝鲜停战后,胡宗南在台湾大笑:美国人也打不败彭德怀啊!

蜉蝣说
2025-09-16 11:29:12
王晶不再隐瞒!张柏芝婚变主因不是王菲,而是让她3年怀孕5次的人

王晶不再隐瞒!张柏芝婚变主因不是王菲,而是让她3年怀孕5次的人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8-19 18:51:25
才播3集,卫视收视率第一!湖南卫视这部剧,又是2025年度黑马

才播3集,卫视收视率第一!湖南卫视这部剧,又是2025年度黑马

娱乐官已上任
2025-09-16 08:34:58
“缝住嘴,扎烂脚心,别让她去求救”,生父诱导继母杀女案新进展

“缝住嘴,扎烂脚心,别让她去求救”,生父诱导继母杀女案新进展

江山挥笔
2025-09-16 08:28:59
影视公司“卷”短剧:有人赚麻了,有人哭晕了

影视公司“卷”短剧:有人赚麻了,有人哭晕了

文娱先声
2025-09-15 10:51:02
北京两个大型医院决定关闭!

北京两个大型医院决定关闭!

美丽大北京
2025-09-15 14:57:16
接班人遇刺,特朗普变得让人陌生,美国鹰派:他如今对中国很软弱

接班人遇刺,特朗普变得让人陌生,美国鹰派:他如今对中国很软弱

野史日记
2025-09-15 22:00:07
2025-09-17 01:27:00
华人书画艺术
华人书画艺术
学习红色文化,传播正能量
3666文章数 928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清华学霸小红书晒1.67亿元年薪被查 美司法部:他在逃

头条要闻

清华学霸小红书晒1.67亿元年薪被查 美司法部:他在逃

体育要闻

2022:勇士归来,库里的第四个冠军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亲:女儿嫁给贾乃亮我好后悔

财经要闻

扩大服务消费 9部门提出5方面19条举措

科技要闻

2025款Apple Watch全系怎么选?

汽车要闻

智能体豪华旅行车 享界S9T30.98万元起售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教育
家居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当女将军成为内娱偶像剧时尚单品,我们更怀念穆桂英

教育要闻

当孩子放下手机时,说明现实足够美好

家居要闻

江南秘境 理想生活模样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