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逼真的居民家中客厅电动自行车入室充电,卧室大功率电器超负荷使用,厨房燃气使用非标软管;在仓库内货物未按“五距”要求存放,且设置阁楼住人;在实验室内各类化学试剂混放,危险物品未存放于专用防爆柜内;在配电房内,电器线路未穿管保护,保险盒内的保险丝被铜丝替代,穿过墙体的桥架未进行防火封堵;建筑工地违规动火,烟头随地乱扔,登高作业未进行安全保护;餐饮场所厨房油烟管道未定期清洗,与其他部位连通未设置防火门、窗,现场火灾报警探测器探头被包裹……,这些常见的火灾隐患,并非真实火灾和隐患现场,而是华漕镇安全实景模拟教育基地内一幕幕火灾隐患模拟场景展示。
厨房火灾隐患的实景模拟场景
近日,这座以“沉浸式体验”为主题的消防安全教育基地正式开放,它打破传统说教模式,巧妙融合辖区内发生的各类真实火灾案例与不同场所的合规指引,将日常生活中潜藏的致命隐患“真实”复刻还原,打造出涵盖居民住宅、“九小场所”、实验室、厨房、配电房等13类高风险场景的实景教学区。
电动自行车入室违规停放的实景模拟场景
此外,基地还创新引入了互动问答机制。参观者可以通过现场扫码,在实景中寻找安全隐患,回答诸如“厨房监测防护哪项错误”、“配电间哪些做法违规”等问题。这些问题大都直指市民群众日常认知的盲区。例如,许多人并不知道点燃的盘式蚊香中心温度高达700-800℃;还有人错误使用水基型灭火器,扑救配电房电气火灾。
消防安全教育基地将抽象的安全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风险认知
闵行区消防救援局相关负责同志强调:“安全教育的关键在于‘入眼入心’。我们通过‘一懂三会’(懂火灾危险性、会报警、会灭火、会逃生) 的现场教学参观,让抽象的安全条款转化为可感知的风险认知。”
据悉,该基地已成为辖区企业员工、社区居民、学校师生的“必修课堂”。当参观者亲手触摸被高温熔化的电动自行车残骸,或尝试在模拟浓烟中寻找安全出口时,“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种子已悄然扎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