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非遗剪纸技艺遇上国漫顶流,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日前,国家级非遗项目潮州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黄朝阳以当下热门国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哪吒、敖丙等人物形象为模版,创作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剪纸作品,让非遗潮州剪纸与潮流文化碰撞出璀璨火花。
![]()
位于浮洋镇新安村的这间“跃然斋”是黄朝阳释放灵感的创作空间,屋内满满当当摆放着造型各异的剪纸作品,英姿飒爽的哪吒、风度翩翩的敖丙、憨态可掬的太乙真人等,不仅保留了潮州剪纸的传统技法,更融入了他对电影角色的独特理解与创新表达。
黄朝阳:那天去湘子桥上摆摊,有游客说现在流行哪吒,你怎么不剪一些哪吒。隔天就剪了申公豹,还有踩风火轮的哪吒,以对称图形剪的。大家看了之后跟我建议最好去看一下电影,看完再来创作可能会更好。“三八”节那天刚好有空就专门去看了这部电影,看后才知道哪吒现在的形象跟我小时候看到的改变了很多。里面有经典的台词,又有点励志,就把这些东西都融合在一起,再去创作一系列的哪吒作品。例如这幅哪吒就很多人喜欢,表情比较可爱,不看电影不知道,看了就知道这个表情是敖丙在哪吒体内的时候,就会体现这种善良的一面。
在哪吒系列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黄朝阳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设计草图的绘制,到每一个细节的精雕细琢,直至作品的最终呈现,无不追求尽善尽美。
黄朝阳:因为我不是很会画画,很多作品都是先剪出来,再拼接,然后出图重新剪。像这个形象,我先剪哪吒的形象,然后剪敖丙的形象,剪莲花,再拼在一起。剪纸不只是用剪刀,也可以用雕刀,可以用打孔器、凿子,像这些鳞片,有一种打孔器是这种造型的,用锤子捶就有形状,不用雕,这些小小的点也是打孔器打的,比较细腻的地方是用雕的。
![]()
非遗潮州剪纸融合热门IP形象,传统技艺于全新的舞台绽放出非同寻常的夺目光彩,而这只是黄朝阳活态传承潮州剪纸的一次生动实践。近年来,黄朝阳在精进技艺的同时,不断思考如何将潮州剪纸融入生活,适应当代的审美变化。在他的工作室内,各式融合了剪纸艺术的冰箱贴、扇子、背包等文创产品无疑是最好的答案。
黄朝阳:我从5岁开始就在家跟着我奶奶学剪纸,到现在46年了。像剪纸的话,有人喜欢这个图形,但是不喜欢这张纸,觉得这张纸拿回家难以收纳,所以我又有新的想法,把这个剪纸延伸到其他领域,不只是把剪纸做成一种纸制品,也把它做成一些文创。这个图形是我剪的一个剪纸作品,把这个作品做成冰箱贴,加上现在年轻人喜欢的流沙,这个是非常受游客欢迎的。剪纸最开始是“拜老爷”用的,近几年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红色题材、宣传内容,剪的题材要比以前更广阔。
![]()
在传承中创新技艺,在公益中传承文化。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潮州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黄朝阳在这项传统技艺上耕耘了四十余载,始终充满热情和使命感。未来,他将继续勤耕不缀,守正创新,让潮州剪纸这项瑰宝传承下去,持续吸引世界的目光。
黄朝阳:这几年进校园、进社区、进景点,走向全国各地、全世界传承剪纸。像去年去了马来西亚、新加坡传授剪纸技艺,新加坡、马来西亚那边我都有开班,由那边的学生教当地人剪纸,有时候需要什么题材,我会通过线上和他们交流,教他们怎么剪。创作上,接下来应该会有越来越多的文创,把剪纸融入其他非遗,通过“非遗+非遗”实现共同发展,让外地人更加了解潮州非遗。
原创文章,版权归潮安融媒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潮安区融媒体中心
记 者:陈晓婉 蔡昭钿
本期编辑:许小薇
执行编辑:王 晓丹
编 审:刘俊雄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