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其实没有敌手,为啥?美国人的一句话启发了我,君子取之以道

分享至

任正非创业等于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创办华为公司对于人到中年的任正非来说确实“生活所迫”,如果有别的出路,他不至于成为那个年代的一个“个体户”。

很多人都不了解那个年代的背景,要知道现在年轻人以创业为荣,而在数十年前,只有无路可走的人才会自谋出路。但凡有得选,谁不想手里捧个“铁饭碗”。

任正非在深圳原本是国企“吃国库粮”的干部身份,失去工作后就成了“落地的凤凰”,他需要自己雇佣自己,自己去搬运货物,自负盈亏。自由是自由了,但也等于无依无靠了。

无家庭背景,无人脉关系,无资本,无技术,华为真正是白手起家,它创业的过程非常艰苦,一路都面临残酷的竞争,从国内的众多厂商到国际上的行业巨头,华为强敌无数。公司早期有些员工在了解彼此的差距后,就难免信心不足。

是啊,还弱小的华为跟巨头相比,就像一只蚂蚁跟大象一样的差距。那时候谁相信任老板“天下三分居其一”的豪言?谁相信一个小民营企业可以战胜北电、思科、爱立信这样的巨头呢?



华为其实没有敌手,为啥?美国人的一句话启发了我,君子取之以道

我在研究华为创业历程后就有个感悟,那就是华为其实没有敌手,所有的竞争对手都是过眼烟云,对华为而言都是“友商”。

这不是什么自我标榜,而是华为真的是把自己当成了竞争对手,把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当成了竞争对手。谁是敌人,谁是朋友,不同的企业对于这个根本问题的认识不一样,从而决定了很多东西。

进攻就是朝着自己进攻,华为强调自我批判,红蓝对决,自己找自己破绽,自己超越自己。所以老方说华为并没有敌手,因为华为是把自己当成了敌手。但在客观世界中,华为确实又超越了众多竞争对手,它们的看法和感受就不一样了。

如果是从这些“友商”的角度看,华为公司是非常强大的,让人敬畏,以至于有人称其为“狼性文化”,乃至“成吉思汗”,意思不是什么好意思,大概是讲风格残酷,很残忍,想要独霸天下之类。那么从商业竞争来说,华为凭什么成功呢?后来我看到美国人的一句话,就启发了我:

你无法和一个对赚钱不感兴趣的国家竞争,他们在这个领域不是为了赚钱……

尽管他的意思是否定和曲解,但他前面是说出了部分的事实,我们从这句话可以引申到华为公司的成功之道上,华为确实不是那种唯利是图的商业公司,华为不是把利益最大化当成最重要的目标。



君子取之以道,小人趋之以利:以物质利益为基准,是建立不起一个强大的队伍的,也是不能长久的。

大家想一想,一个企业为啥要有企业文化呢?多少老板和做管理咨询的人对此都很漠然,他们更看重市场和业务,以及管理和组织机制,而企业文化这种就太虚,看不见摸不着,只是说起来好听,可以装一装门面而已。

长寿企业与一般企业在平衡长期与短期利益的时候有不同的原则,而不同的原则来源于对企业目的的认识。

对华为人来说,他们是为理想而奋斗,不是为了金钱而奋斗。他们是一支由使命感驱使的队伍。

这很好理解,如果是以一夜暴富为追求,那不管能实现还是不能实现,动力都会弱化,无以为继。西方企业对此也明白,一些企业家就指出一个悖论,尽管雇佣兵式企业是以赚最多钱为目的,但最后往往都是“传教士”比“雇佣兵”赚钱多,只有更大的愿景才能承载更大的事业和企业规模。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