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河的焦虑,不止是掉队。”
白酒行业向来是“铁打的茅五,流水的老三”。
前段时间境内上市的20家白酒企业2024年财报陆续披露完毕,不少投资者发现,白酒行业又洗牌了。
从营收规模看,茅台、五粮液依然是行业前两名,去年分别实现收入1708.99亿、891.75亿。而第三名,则由山西汾酒突围成功。
之前和山西汾酒一起竞争白酒老三的泸州老窖和洋河股份,2024年的营收一个是311.96亿,一个是288.76亿,分别排名业内第四名和第五名。
![]()
从市值规模方面比,泸州老窖和洋河股份就离第三名更远了。
截至2025年6月9日,泸州老窖的市值是1710.41亿元,洋河股份的市值是1008.72亿元,均与山西汾酒有300亿以上的差距。
虽然不知道2025年泸州老窖还能不能反超山西汾酒,但基本可以确定的是,洋河股份短期内应该是无缘白酒前三了
Part 01
唯一下滑的头部酒企
或许有人觉得,洋河股份毕竟是江淮名酒,之前还入选过皇室贡酒,只是2024年一年的业绩失速,公司应该能很快调整回来。
但其实希望不大,洋河股份2025年开头前三个月的表现,就已经能说明问题了。
2025年第一季度,“白酒前七甲”中,贵州茅台和古井贡酒的表现是最好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双数增长。
再不济像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五粮液,也在原来的基础上保证了个位数增长,起码非常稳定。
可我们再看洋河股份,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31.9%,净利润下滑39.9%,是头部酒企中唯一一个业绩下滑的公司
![]()
按洋河股份2024年一季度营收占全年营收56%的比例计算,2025年洋河股份的营收规模大约会在198亿元左右,也就是说,今年公司的营收规模预计还会再下滑30%
针对连续的业绩滑坡,洋河股份多次强调,这是公司“主动降速”的结果,是锚定长期主义的“壮士断腕”
只是,为什么洋河股份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一定要牺牲公司现阶段的盈利性呢?
Part 02
自救下的短期阵痛
洋河股份目前面临着一个难题——核心市场流失
一方面,是中高端市场的流失。
2024年,洋河股份出厂价≥100元/500ml的产品共实现收入243.17亿,较2023年减少了14.79%。
![]()
这主要是因为,洋河的渠道利润较低,加上下游需求衰退,很多洋河的经销商都开始“亏本清货”。
就比如梦之蓝M6+,他的的官方零售价是650元-800元,批货价一般是550元左右,但2024年梦6+的终端成交价却跌到了500元左右。
中高端酒的价格倒挂不仅影响着洋河股份的业绩,更是洋河高端化乃至全国化的一大阻力。
另一方面,是江苏省内市场流失。
同样是苏酒龙头,2019年的时候,洋河股份的省内收入是103亿,而今世缘的省内收入仅有45亿,还不到洋河的一半。
到了2024年,今世缘江苏省内收入已经达到了106亿,和洋河股份省内收入的差距仅有21亿。
![]()
从两家公司的业绩增长速度来看,洋河股份的年均总营收增速和年均省内营收增速均未超过5%,而今世缘却以超20%的年均省内营收增速,持续蚕食着洋河股份的市场份额。
如果任由中高端市场及省内市场继续流失,洋河股份也就没有“未来”可言了。
所以从2024年开始,洋河开始了“主动降速”。
第一步就是清理过去积压的库存。
2024年洋河股份主动减少了1.33万吨白酒生产量,并且在存货结构方面,公司去年的库存商品账款价值还同比减少了15.85%,仅剩25.17亿。
![]()
显然,2024年洋河股份去库存任务已经获得了阶段性胜利。
第二步就是在渠道上进行改革。
截至2024年末,洋河股份的经销商数量为8866家,同比增加77家,其中省外经销商增加38家,省内经销商增加39家。
虽然经销商数量多了,但是效率却低了。去年洋河单个经销商的平均白酒销量是15.69吨,比2023年少了3.22吨
这说明,洋河股份现在的销售模式还是“广撒网多捞鱼”,用效率换数量。未来洋河股份优化的重点应该会放在渠道端,重构品牌价值,增强销售效率。
不过,那都是后话,作为投资者我们当前要关注的重点依然是洋河股份改革成功前的业绩变动趋势
Part 03
回款效率改善较大
白酒企业的业绩前瞻性指标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合同负债,一个是回款效率
合同负债是酒企业绩的蓄水池,从这个指标看,洋河股份短时间内的销售规模估计还会下滑。
从2021年开始,洋河股份的合同负债就开始负增长,一路从158.05亿跌到了103.44亿,下滑幅度为35%。
考虑到洋河股份的营收实际上是从2024年才开始下滑的,而公司的合同负债已经减少三年了,所以在接下来的2-3年内,洋河股份的营收大概率还是会保持下降趋势。
再说回款效率,这个指标反映了下游经销商对公司短期内发展的信心。
2020年至2024年,洋河股份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周转率从32.64次提升到了60.64次,虽然还比不上茅五泸的水平,但已有较大改善。
这说明,有资格和洋河股份“先货后款”的下游客户对其未来发展的预测是越来越乐观的。从这个角度看,相信洋河股份重归业绩增长也用不了太长时间了。
Part 04
结语
洋河股份的“壮士断腕”,是其面对核心市场流失、渠道利润倒挂、省内强敌崛起等多重压力下,痛定思痛后的主动选择。
清理库存、优化渠道、重塑品牌价值,这些举措展现了洋河股份寻求长远健康的决心,其短期业绩的阵痛几乎不可避免。
然而,“断腕”仅是止血的第一步,能否真正“新生”才是关键。公司核心市场的收复、渠道效率与利润的重构、品牌高端化壁垒的加固,每一项都是艰巨的挑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