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6日是第30个全国“爱眼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近期,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司长沈海屏介绍,经过持续努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取得进展,全国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95.4%,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呈下降趋势。尽管近视防控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对于视力的保护仍然一刻都不容松懈。
![]()
婴幼儿:不碰电子产品,定期监测视力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婴幼儿接触屏幕的机会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推动近视防控关口前移,要抓早抓小,从婴幼儿时期就要预防近视的发生。
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编写的《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核心知识十条》建议,0~3岁婴幼儿不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3~6岁幼儿尽量避免其接触和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
学龄前阶段,孩子视觉系统处于从刚出生时的“远视眼”向“正视眼”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早期近视防控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家长应格外关注孩子的视力健康,主动为孩子进行视力筛查,3岁后每3~6个月定期监测视力和屈光发育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最好在孩子3岁之前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了解孩子的视力水平。
儿童青少年:加强户外活动,培养良好习惯
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仍存在早发、高发现象,是影响儿童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问题。近视可防可控不可逆,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核心知识十条》提到,预防近视要从小从早做起。7岁之后学龄期应当定期接受屈光筛查,监测远视储备量。家长要从孩子出生起就树立近视防控意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每天日间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儿童青少年应坚持每天日间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或者每周累计达到14小时。户外活动要避开午后高温强晒时段。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读写做到“3个1”,即眼离书本1尺(约30厘米),胸距书桌1拳(约10厘米),手离笔尖1寸(约3厘米),不可平躺、侧躺或趴在床上看书,不可边走边看书,或者在移动的车厢内看书;坚持“20—20—20”原则,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向20英尺外(约6米)远眺20秒以上;保持光线适度。
分龄管控视屏时间。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单次时长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屏幕学习时,屏幕中心位置应在眼睛视线下方10厘米左右,距离为电子屏幕对角线长度的4~6倍;观看30~40分钟,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做操时应注意清洁双手,找准穴位,力度到位,以略有酸胀感为宜。
均衡营养、充足睡眠。家长要引导儿童青少年多摄入鱼类、蛋类、乳类、豆制品等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做到饮食多样化。幼儿、小学生每天睡眠应不低于10小时,初中生睡眠应不低于9小时,高中生睡眠应不低于8小时。
此外,还应做到遵医散瞳诊断近视、确诊近视及时干预、重视高度近视及相关并发症防治等。
成年人:少用电子产品,定期进行检查
眼睛的衰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生理和环境因素。从儿童时期的清澈明亮到老年时期的朦胧不清,眼睛的每一次变化都与我们的年龄、生活习惯、环境暴露等因素密切相关。
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中心主任李丽华曾介绍,18~40岁的年龄阶段,由于大量用眼以及视频终端显示设备的使用,可能会导致眼睛的功能问题出现,比如眼疲劳、干眼、屈光矫正不到位和近视等问题。当进入40岁以上的年龄阶段,就开始步入老视阶段,不仅可能需要配戴老花镜,还需要防止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病的发生。
因此,青年时期(20~40岁)工作时,每50分钟休息5~10分钟,进行远眺或闭目养神,缓解眼部肌肉紧张。日常可进行眼部运动,如转动眼球,增强眼肌调节能力。阅读和书写时,确保光线适宜,避免过亮或过暗的环境。同时,减少蓝光暴露,不可长时间使用数字设备。中年时期(40~60岁),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眼部疾病。对于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要积极控制,预防其引发眼部并发症。在生活中,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到了老年时期(60岁以上),应每年进行包括眼压、眼底检查在内的眼科深度体检,及时排查疾病隐患。在饮食方面,增加富含维生素C、叶黄素和玉米黄素、ω-3脂肪酸食物的摄入,如新鲜蔬果、蛋黄、深海鱼类等,这些营养素有助于延缓晶状体老化。户外活动时,应佩戴太阳镜,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守护眼睛健康是一生都需要坚守的健康理念。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记者 || 燕声
编辑 || 颜红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