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藏着无数奇珍异宝,件件都贵不可言。但要说起最令人惊叹的“镇馆之宝”,大家说法不一:有人说是《清明上河图》,有人提名乾隆的金瓯永固杯,还有人推崇西晋陆机的《平复帖》。那么,究竟是哪几件最能代表故宫的“镇馆之魂”?以下是小编的自己一些看法,给大家做个参考。
1. 乾隆的心头好:金瓯永固杯
这只乾隆爷的“金瓯永固杯”,可以说是宫廷宝贝里的代表作。它通体金光闪闪(高约12厘米,口宽约8厘米),杯口雕刻着细致的回纹。传说乾隆皇帝对它极为上心,不仅调用了皇家珍藏的足金、珍珠、宝石这些顶级材料来打造,还多次要求工匠修改设计,直到他完全满意。这么一件精益求精之作,自然被后世清朝皇帝视为极其重要的祖传之宝。
图源网络
2. 元代漆艺巅峰:张成的雕漆云纹盘
元代漆雕大师张成的作品,是公认的稀世珍品。他制作的这只雕漆云纹盘(盘面直径约48厘米),是故宫漆器收藏中的翘楚。木胎上覆盖着厚厚的黑漆,里外都雕刻着流动的云纹。堆漆工艺精湛,漆层晶莹剔亮,刻痕圆润流畅。这只有张成落款的盘子不仅显示了他在“剔红”上的登峰造极,更证明了他在“剔犀”技法上同样炉火纯青,是了解元代顶级漆艺的珍贵样本。
3. 宋代的玉雕杰作:青玉云龙纹炉
这件青玉云龙纹炉(炉高约19厘米,口宽约32厘米),是故宫玉器家族里的明星。它采用上等青玉琢成,炉身布满细密的“工”字底纹,上面浮雕着翻腾的蛟龙、飘逸的祥云和汹涌的海水。更特别的是,炉子里面底部还刻有乾隆皇帝的一首诗作,为这件宋代古物更添一份传奇色彩。
4. 宫廷珐琅精品:掐丝珐琅缠枝莲象耳炉
这只宫廷旧藏的象耳炉(高约34厘米,口宽约40厘米),是铜胎掐丝珐琅的华丽典范。圆鼓形的炉腹,配上用象鼻巧妙卷成的双耳,造型典雅别致。炉子的颈部以浅蓝色为底,镶嵌着彩色的菊花图案;腹部则以宝蓝色为底,用掐丝珐琅技艺描绘出红色、白色、黄色的缠枝莲花,栩栩如生,色彩绚丽,尽显皇家工艺的大气与精致。
5. 北宋城市“直播”:清明上河图
要说最广为人知的国宝,《清明上河图》绝对名列前茅!这幅长卷堪称宋代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全景直播”。它以精妙的工笔技法,活灵活现地记录了北宋都城在清明时节,汴河两岸车水马龙、店铺林立、百姓安居乐业的繁华都市画卷。画家用独特的“散点透视”构图法,将热闹非凡的市井生活场景一一铺陈在画卷上,千年后看依然令人惊叹。
6. 最老的名人手迹:陆机《平复帖》
西晋大文人陆机手书的《平复帖》,意义非凡!它不只是故宫法帖中的珍品,更是迄今为止我们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名人亲笔真迹。内容其实是陆机写给病中朋友的一封问候信札。这件宝贝原本深藏清宫,后来被嘉庆皇帝赏赐给了亲王,从此流出皇宫。民国时被恭亲王后代珍藏,后因家道中落险被卖往海外。幸得收藏家张伯驹先生不惜重金购回,他无比珍视,甚至将书房命名为“平复堂”。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张伯驹先生带着家人避难陕西时,将它小心翼翼地缝在贴身衣被里,才使得这件绝世墨宝躲过劫难,流传至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