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考进前夫任教的医学院,我给他打电话,他竟直接挂断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人物姓名已作化名处理

"妈,爸爸为什么不接你电话?"

"他...他挂了。"

"可是我们明天就要去他的学校报到了啊!"

十八年来,她第一次主动拨通这个号码。

李梅握着手机的手在微微颤抖,嘴唇紧抿成一条线。

01

2005年冬天,雪花纷飞的夜晚,李梅抱着刚满月的双胞胎女儿,站在出租屋门口。

房东催租的声音还在楼下回荡,她摸了摸口袋里仅剩的三百块钱,眼泪无声地滑落。

"妈妈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的。"她轻抚着怀中熟睡的婴儿,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那时的李梅刚刚二十三岁,本该是最美好的年纪,却要独自承担起抚养两个孩子的重担。

白天,她在超市做收银员,晚上在餐厅刷盘子,深夜回到家还要给孩子换尿布、喂奶。睡眠对她来说成了奢侈品,黑眼圈成了她脸上最明显的标记。

双胞胎姐姐叫李思雨,妹妹叫李思晴。两个孩子从小就格外懂事,似乎天生就知道妈妈的不容易。她们从不哭闹,总是乖乖地躺在床上,用那双大眼睛静静地看着忙碌的妈妈。

李梅记得,思雨两岁的时候发了高烧,她抱着孩子在医院排队挂号,手里攥着皱巴巴的一百块钱。

医生说需要住院观察,费用至少要一千块。她站在医院走廊里,看着怀中烧得通红的女儿,恨不得把自己卖了换钱。

"医生,求求您,能不能先给孩子治病,钱我一定会想办法的。"她跪在医生面前,眼泪如雨而下。

最终,是隔壁病房的一位好心阿姨借给了她钱。那一夜,李梅守在病床边,握着女儿滚烫的小手,心中发誓:一定要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绝不能让她们再受一点委屈。

随着孩子们慢慢长大,开销也越来越大。

幼儿园的学费、生活费、看病的钱...每一笔支出都像山一样压在李梅身上。

她开始接更多的工作,白天在超市,晚上在餐厅,周末还要去给人家做钟点工。

有一次,李梅连续工作了三十六个小时,终于在回家的路上晕倒了。醒来时,她躺在医院里,思雨和思晴紧紧握着她的手,小脸上满是泪痕。

"妈妈,您别吓我们。"五岁的思雨哽咽着说,"我们不要新衣服了,不要玩具了,只要妈妈健健康康的。"

李梅看着两个女儿,心如刀绞。她多想给她们最好的生活,可现实却如此残酷。




02

2010年,双胞胎五岁,该上小学了。

李梅带着她们去学校报名,看着其他孩子都有爸爸妈妈陪伴,思雨悄悄拉了拉妈妈的衣角。

"妈妈,为什么我们没有爸爸?"

李梅蹲下身子,看着女儿清澈的眼睛,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她从未在孩子面前提起过那个男人,甚至家里连一张合影都没有。

"爸爸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她轻抚着女儿的头发,"但妈妈会给你们双倍的爱。"

思晴也凑过来,搂住妈妈的脖子:"妈妈,我们不要爸爸,有妈妈就够了。"

那一刻,李梅几乎要哭出声来。

为了供两个孩子上学,李梅又增加了一份工作。

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去菜市场帮人卖菜,上午在超市上班,下午去学校接孩子,晚上还要去餐厅刷盘子到深夜。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即便如此辛苦,李梅也从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疲惫。

她总是笑着陪她们写作业,耐心地回答每一个问题。

家里没有钱买课外书,她就去书店站着看,记住内容回来讲给孩子们听。

思雨和思晴的成绩一直很好,特别是在数学和生物方面表现突出。老师经常夸奖她们聪明懂事,说这样的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

2012年,思雨在学校突然肚子疼得厉害,老师紧急联系了李梅。

她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到医院时,医生说是急性阑尾炎,需要立即手术。

手术费要五千块,李梅身上只有不到一千。

她跑遍了所有能借钱的地方,最后是把自己唯一值钱的手表当了,才凑够了手术费。

手术很成功,但思雨在病床上看到妈妈红肿的眼睛,突然说:"妈妈,我长大了要当医生,这样就能给您治病了,不用花钱。"

李梅抱住女儿,眼泪再也忍不住了。从那时起,两个孩子就立下了学医的志向。




03

时间飞快,转眼到了2015年。

十岁的双胞胎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小姑娘,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

李梅虽然辛苦,但看到女儿们的成长,心中充满了欣慰。

这一年发生了一件让李梅永远难忘的事。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李梅正在餐厅洗盘子,突然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

"李女士,您的两个女儿在学校门口等您,说有急事。"

李梅心头一紧,立刻请假赶到学校。

远远地,她就看到思雨和思晴站在校门口,两人手里都拿着一张奖状。

"妈妈!"两个孩子同时跑过来,激动地说:"我们得奖了!市里的数学竞赛,我们都是一等奖!"

李梅接过奖状,上面写着"全市小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获奖者分别是李思雨和李思晴。她的手开始颤抖,眼泪模糊了视线。

"老师说,我们可以直接保送到重点中学。"思雨兴奋地说。

"还有奖学金,五千块呢!"思晴补充道。

李梅蹲下身子,紧紧抱住两个女儿。十年来的辛苦在这一刻都变得值得了。她的女儿们用自己的努力为她争光,也为自己的未来铺平了道路。

那天晚上,李梅破例没有去餐厅工作,而是在家里给女儿们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虽然只是简单的西红柿鸡蛋面,但一家三口吃得格外香甜。

"妈妈,我们一定会考上好大学,让您过上好日子的。"思雨认真地说。

"对,我们要学医,将来开个诊所,专门给妈妈看病。"思晴也郑重地承诺。

李梅看着两个懂事的女儿,心中既欣慰又心疼。

她们还这么小,就已经开始为妈妈的未来操心了。




04

2018年,双胞胎升入高中。

凭借优异的成绩,她们都被市里最好的重点高中录取。

李梅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女儿们的学习,搬到了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更小但离学校更近的房子。

高中的学习压力很大,但思雨和思晴从来不让妈妈操心。

她们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背书,晚上学习到深夜。李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尽自己所能为女儿们创造最好的学习环境。

为了给女儿们买营养品和参考书,李梅又找了一份周末在商场做促销的工作。

每到周末,她就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在商场里大声吆喝,推销商品。

有时候遇到熟人,她会觉得有些尴尬,但一想到女儿们需要的学习资料,她就咬牙坚持下去。

高二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次家长会。

李梅特意请了假,换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去参加。

班主任在会上表扬了思雨和思晴,说她们不仅成绩优秀,而且品格高尚,是全班同学的榜样。

"李女士,您教育孩子很有一套啊。"其他家长纷纷向她请教。

李梅腼腆地笑笑,心中却五味杂陈。她能给女儿们的物质条件有限,但她用尽全力给了她们最无私的爱和最正确的引导。

那天晚上,思雨突然问:"妈妈,您累吗?"

李梅愣了一下,笑着摇头:"不累,看到你们这么优秀,妈妈再累也值得。"

"妈妈,我们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孝敬您。"思晴认真地说。

李梅抚摸着女儿们的头,心中满是温暖。

十三年来,她一个人扛起了抚养两个孩子的重担,虽然辛苦,但她从未后悔过。




05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全国上下都在抗击疫情。

李梅工作的餐厅暂停营业,收入锐减。

但她不敢告诉女儿们家里的经济困难,依然每天笑着为她们准备一日三餐。

那段时间,思雨和思晴在家上网课,她们看到妈妈每天愁眉苦脸地算账,心里也很不好受。

"妈妈,我们找个兼职吧,帮您分担一些。"思雨主动提出。

"不行!"李梅断然拒绝,"你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的事情妈妈来想办法。"

为了维持家庭开支,李梅开始在网上接一些打字的活,一个字几分钱,经常要熬到深夜才能赚到几十块钱。她的眼睛开始酸涩,手指也因为长时间敲键盘而疼痛不已

但她咬牙坚持着,绝不让女儿们的学习受到任何影响。

疫情期间,思雨和思晴看到新闻里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报道,更加坚定了学医的决心。

"妈妈,我们一定要考上医学院,将来也要像那些医生护士一样救死扶伤。"思晴说。

李梅点点头,心中为女儿们的理想感到骄傲。




06

2021年,双胞胎进入高三。

这是人生最关键的一年,也是李梅最焦虑的一年。

她深知女儿们的天赋和努力,但也担心各种意外情况会影响她们的发挥。

为了给女儿们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李梅把家里仅有的客厅也改成了学习室,自己则睡在厨房里打的地铺上。每天晚上,她都要等女儿们睡了才开始自己的工作,在微弱的台灯光下打字到凌晨。

高三下学期,学习压力达到了顶峰。思雨因为长时间用眼过度,视力开始下降。李梅毫不犹豫地带她去配了眼镜,花掉了自己半个月的工资。

"妈妈,眼镜太贵了。"思雨看着价格标签,有些心疼。

"眼睛是最重要的,不能省。"李梅坚定地说。

临近高考的最后一个月,李梅的身体终于支撑不住了。

连续几个月的过度劳累让她患上了严重的胃病,经常疼得冷汗直冒。

但她不敢去医院,也不敢让女儿们知道,只是偷偷买了些胃药忍着。

高考前一天晚上,李梅坐在女儿们的床边,看着她们熟睡的脸庞,心中既紧张又期待。

十八年来,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女儿们身上,明天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妈妈相信你们一定会成功的。"她轻声说道,眼中满含着泪水。




07

2023年6月7日,高考第一天。

李梅早上五点就起床,为女儿们准备了营养丰富的早餐。

她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陪同女儿们来到考场门口。

"放轻松,正常发挥就好。"她拍拍女儿们的肩膀,声音有些颤抖。

看着思雨和思晴走进考场的背影,李梅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十八年的辛苦即将得到回报,她的心情复杂得无法形容。

高考的三天里,李梅每天都守在考场外面,为女儿们加油鼓劲。

她看到其他家长都是夫妻俩一起来,心中不免有些酸楚,但更多的是对女儿们的骄傲。

考试结束后,思雨和思晴都觉得发挥得不错。

她们紧紧抱住妈妈,三个人在考场门口哭成了一团。

"妈妈,这些年辛苦您了。"思雨哽咽着说。

"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思晴也流着眼泪承诺。

李梅抱着两个女儿,心中满是欣慰。无论结果如何,她都为女儿们感到骄傲。

等待成绩的日子是煎熬的。李梅每天都在祈祷,希望女儿们能够考出好成绩,进入理想的大学。

08

2023年6月25日,高考成绩公布的日子。

李梅早上六点就醒了,但她不敢催促女儿们查成绩,只是默默地准备着早餐,手却一直在颤抖。

九点整,思雨和思晴同时打开了查询网站。

"妈妈!我考了682分!"思雨兴奋地喊道。

"我是685分!"思晴也激动得跳了起来。

李梅愣了几秒钟,然后突然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十八年的辛苦,十八年的等待,终于有了回报。女儿们的成绩远超一本线,完全可以考入国内顶尖的医学院。

"妈妈,我们成功了!"两个女儿扑过来抱住她。

"是的,你们成功了。"李梅哽咽着说,"妈妈为你们骄傲。"

接下来就是填报志愿的环节。思雨和思晴都坚定地选择了医学专业,她们的目标是国内最顶尖的几所医学院。

李梅陪着女儿们研究各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和专业设置,心中充满了期待。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女儿们竟然能够有机会进入这些她以前只能仰望的名校。

志愿填报的那天,思雨和思晴经过深思熟虑,最终选择了同一所医学院作为第一志愿。那是国内最知名的医学院之一,每年只招收最优秀的学生。

"妈妈,如果我们真的能考上这个学校,您一定要来参加我们的开学典礼。"思晴说。

"当然,妈妈一定会去的。"李梅笑着点头。

那一刻,她怎么也不会想到,命运即将和她开一个巨大的玩笑。




09

2023年7月20日,录取通知书到达的那个下午。

李梅正在超市上班,突然接到快递员的电话。她心跳加速,请了假匆匆赶回家。

思雨和思晴已经回到家里,手里各自拿着一份厚厚的快递包裹。

"妈妈,应该是录取通知书。"思雨的声音有些颤抖。

李梅深吸一口气,点点头:"一起拆开看看。"

三个人围坐在小小的餐桌旁,小心翼翼地拆开包装。

当看到"录取通知书"几个金色大字时,李梅的手开始剧烈颤抖。

"恭喜李思雨同学,您已被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录取..."

"恭喜李思晴同学,您已被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录取..."

两张完全相同的录取通知书摆在桌子上,上面印着同一所大学的名称:华北医科大学。

李梅看到这个名字的瞬间,整个人如遭雷击。

华北医科大学,那个她曾经无比熟悉,却又刻意遗忘了十八年的地方。

那个男人,张志远,就在这所大学担任教授。

"妈妈,您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思雨关切地问。

李梅努力稳住情绪,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没事,就是太激动了。"

但她的心已经乱成了一团麻。十八年前,她和张志远就是在这所大学相识相恋的。那时她是护理系的学生,他是医学院的研究生。两人相爱三年,本以为会有美好的未来,却在她怀孕后,一切都变了。

张志远家里强烈反对这门婚事,认为她配不上即将成为医生的儿子。虽然两人最终还是结了婚,但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张志远忙于学业和事业,很少关心家庭,而他的家人更是对李梅冷嘲热讽。

在双胞胎出生后不久,两人的矛盾彻底爆发。

张志远提出了离婚,并且明确表示不要孩子的抚养权。李梅伤心欲绝,带着刚满月的女儿们离开了那个地方,发誓再也不回去。

她从未想过,十八年后,女儿们竟然会考入他任教的学校。

"妈妈,这个学校很好吗?"思晴好奇地问。

李梅点点头,声音有些沙哑:"很好,是国内顶尖的医学院。"

"那我们真是太幸运了!"思雨兴奋地说,"对了妈妈,我查了一下,学校有个张志远教授特别有名,是心脏外科的权威专家呢。"




听到这个名字,李梅的心脏仿佛被重重击了一拳。她努力保持平静,但声音还是微微颤抖:"是吗?"

"嗯,网上说他救治了很多危重病人,还发表了很多学术论文。"思晴补充道,"妈妈,您说我们有机会见到这样的名医吗?"

李梅苦笑一声,心想:不只是见到,他还是你们的父亲。

但她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地收拾着桌子上的东西。她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个消息,更需要决定该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重逢。

第二天一早,李梅决定给张志远打电话。无论如何,她要让他知道女儿们即将到他的学校学习。

她颤抖着拨通了那个十八年没有响过的号码。

电话响了三声,然后传来忙音。他挂了。

李梅呆呆地看着手机,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十八年前那个雨夜。

张志远站在产房门口,手里拿着DNA鉴定书,脸色苍白得可怕。"李梅,这两个孩子...不是我的。"他当着她的面撕掉了那张纸。

但李梅永远记得,撕纸之前,她分明看到张志远的手在颤抖,眼中闪过一丝痛苦。

更奇怪的是,在她带着孩子们离开医院的那天,张志远的母亲突然出现了。

那个一直反对她的婆婆,竟然塞给她一个信封,里面是十万块钱现金。

"这件事,你永远不要告诉任何人。"老太太说完就匆匆离开了。

李梅当时以为那是愧疚的补偿,但现在想来,那更像是...封口费。

十八年了,她从未问过为什么一个否认孩子的男人,他的母亲会给钱让她保密。

保什么密?

难道十八年前那个DNA鉴定结果,根本就不是真的?

这个念头如闪电般击中李梅,她的瞳孔骤然放大,呼吸瞬间急促起来。

手机从她无力的手指间滑脱,掉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她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煞白,嘴唇开始发抖,整个人如遭雷击般僵在原地。

冷汗从额头渗出,后背的衣服瞬间被汗水浸透。

十八年来深埋在心底的疑惑,此刻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几乎要将她淹没。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