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存了120万养老金,半年后取款卡内仅剩6块利息,查监控才知真相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什么?不可能!我的钱怎么会没了?"

王老伴着颤抖的手指盯着银行卡余额,脸色瞬间惨白。

ATM机屏幕上清晰地显示:余额6.32元。

半年前,他将一生积蓄120万元全部存入这张卡,计划安享晚年。

银行职员小刘一脸歉意:"王大爷,我们可以调取监控查一下。"

谁曾想,当监控画面播放时,王老的整个世界崩塌了



王德明今年68岁,是本地一家国企的退休工人。一辈子勤俭持家,加上前些年拆迁补偿,存下了120万元养老金。

退休后,他闲不住,总爱到小区花园和老伙计们下棋聊天。

"老王,你这养老钱打算怎么安排?"棋友老李边走棋边问。

王德明抿了口茶,笑道:"都存银行了,我这把年纪,图个安稳。孩子们各有各的家,我的钱够自己用就行。"

老伴去世三年了,膝下一儿一女都在外地工作。

儿子王建在深圳做工程师,女儿王丽在上海一家外企上班,工作忙,一年到头难得回来一次。老人不想拖累子女,就想着安安稳稳靠自己。

今年春节,儿子王建一家难得回老家团聚。王德明特意张罗了一大桌子菜,看着孙子小航蹦蹦跳跳地进门,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爸,您一个人住还习惯吗?要不跟我们去深圳住段时间?"饭桌上,王建关切地问。

王德明摆摆手:"我这把老骨头哪适应那边的生活,再说这边有我的老朋友们,每天有说有笑的,挺好。"

饭后,王德明拉着儿子到书房,从柜子里取出一个红色存折。

"建儿,爸把养老钱都存好了,这是银行卡和密码,你记一下。我这人记性不好,怕哪天忘了,你作为长子得知道。"

王建连忙推辞:"爸,您自己留着用吧,我们工作都稳定,不缺钱。"

"不是给你用的,"王德明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眼神坚定,"这是我和你妈一辈子的积蓄,万一我哪天有个三长两短,你得知道家里的情况。"

儿子不再推辞,记下了卡号和密码。

春节过后,孩子们各自回到工作岗位。小区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王德明继续着他规律的生活。

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到小区花园锻炼一小时,然后买菜做饭。下午和棋友们聚在一起,晚上看看电视就睡了。

日子平淡而充实,直到他遇见了中国银行的客户经理陈梅。

那天,王德明去银行办理养老金代发业务,正好碰上银行在推广一款新型理财产品。年轻漂亮的客户经理陈梅主动上前搭讪。

"大爷,您好!我看您是办理养老金业务的?我们银行最近有一款适合老年人的理财产品,收益稳定,要不要了解一下?"

王德明有些警惕:"我这把年纪了,不懂那些复杂的东西,还是老老实实存定期吧。"

陈梅没有强求,而是耐心地解释:"大爷,我理解您的顾虑。现在骗老人的案例确实不少,您谨慎是对的。不过我们银行的产品是国家监管的,比定期存款收益高一些,风险几乎为零。"

见王德明还是将信将疑,陈梅又说:"大爷,您先别急着决定,我给您一份资料,您回去慢慢看,有问题随时可以来问我。"

回家后,王德明仔细研读了那份资料,也在电视上看到不少关于老年人被骗的新闻,心里更加谨慎。

第二天,他特意去找了小区里教经济学的退休张教授咨询。

"老王啊,你问对人了。"张教授推了推老花镜,"这个产品我了解,是正规银行的保本型理财,比定期存款强,适合你这种情况。"

得到专业人士的肯定,王德明心里才踏实了些。一周后,他再次来到银行,找到陈梅。

"小陈啊,我考虑好了,想试试你说的那个理财产品。"

陈梅笑着点头:"大爷,您放心,我会给您详细讲解每一步操作。"

在陈梅的帮助下,王德明将80万元投入了那款理财产品,剩下的40万元存成了一年期定期。

从那以后,陈梅格外关照王德明,每次他来银行都会亲自接待,嘘寒问暖,让王德明感到无比温暖。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年龄增长,王德明的健康状况开始走下坡路。

先是膝关节疼痛,走路不便,接着老花眼加重,连手机上的字都看不清楚。最让他苦恼的是记忆力明显衰退,有时候刚刚说过的话,转眼就忘了。

一天晚上,王德明正在看电视,突然接到了儿子王建的电话。

"爸,公司临时决定派我去国外工作一年,下周就要出发了。"

"这么突然?去哪个国家?"

"加拿大。爸,您一个人在家要保重身体,我每周都会视频给您。"

王德明心里有些失落,但还是鼓励儿子:"好机会啊,要好好把握。爸没事,你安心工作。"

挂了电话,王德明坐在沙发上发呆。电视里播放着养老院的广告,画面中的老人们有说有笑,生活得十分惬意。

王德明不禁想到自己的将来,要是哪天真的照顾不了自己了,或许养老院也是个选择。

第二天,他特意去银行查询了一下账户余额,确认养老金安然无恙,才稍微安心。陈梅见他脸色不太好,关切地问道:"王大爷,今天怎么了?看您精神不太好。"

王德明苦笑一声,把儿子要出国的事情告诉了她。

陈梅理解地点点头:"大爷,您别担心。您儿子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这是好事。再说了,您在这边有我们呢,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找我。"

听了这话,王德明心里暖暖的。自从老伴走后,他很少感受到这种被关心的感觉了。

接下来的日子,王德明开始学习使用手机银行,这样就不用总跑银行了。



陈梅手把手地教他操作,从下载APP到登录、查询、转账,每一步都耐心讲解。

"大爷,您学得真快。"陈梅夸奖道。

王德明不好意思地笑了:"都是你教得好。不过这密码我记性不好,怕记不住。"

"您可以写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但千万不要告诉陌生人。"陈梅叮嘱道。

回家后,王德明把银行卡密码写在了一个小本子上,藏在床头柜的抽屉里。这个习惯后来差点害了他。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半年过去了。王建在国外工作顺利,常通过视频跟父亲聊天。

女儿王丽因为工作调动,也很少有时间回家。王德明渐渐习惯了独居生活,每天按部就班,倒也自得其乐。

直到那个雷雨交加的下午,一切都变了。

王德明突然接到医院的电话,说老朋友张教授突发脑溢血,正在抢救。他二话不说,冒雨赶到医院。看到老友躺在病床上,插满了管子,王德明心如刀绞。

"医生,他情况怎么样?"

医生摇摇头:"病人年纪大了,情况不太乐观,需要做手术,费用大概在15万左右。"

作为老友的紧急联系人,王德明得知张教授的子女都在国外,一时难以赶回。他当即决定先垫付手术费,等张教授的家人回来再说。

王德明匆忙赶到银行,想取15万元。他习惯性地来到陈梅的窗口,却被告知她休假了。另一位柜员接待了他。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我要取15万元,急用。"王德明递上银行卡和身份证。

柜员查询后,面露难色:"大爷,您的卡上只有6.32元。"

"不可能!"王德明惊得站了起来,"我这卡里有120万啊!半年前我才确认过的!"

柜员调出交易记录,递给王德明:"您看,这半年来有多笔大额取现和转账记录,最近一次是三天前取现5万元。"

王德明如遭雷击,瞪大了眼睛看着那些陌生的交易记录,手脚冰凉。他明明没有进行过这些操作,钱怎么会不翼而飞?

银行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支行经理亲自出面,带王德明到会议室,并通知了警方。

"王大爷,请您别着急,我们会协助警方查清这件事。"经理安抚道,"请问您的银行卡密码有可能泄露给他人吗?"

王德明摇头:"不可能,只有我儿子知道,但他在国外。"

警方到达后,立即调取了银行的监控录像。当画面上出现那个频繁在柜台取款的身影时,王德明差点晕倒。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