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律武器击碎“政策铁律”的误导
当对方抛出"政策规定,补偿金额无法增加"时,多数被拆迁户在首次谈判中常遭遇"这是统一政策,所有人都一样"的搪塞。非专业人士面对"政策"二字往往被动接受,甚至不敢深入追问。
这个时候,专业的谈判者能迅速识别"政策≠法律"的本质区别——许多拆迁方所谓的"政策"实为地方性操作文件,甚至存在违法情形。
以信息优势构建谈判支撑
谈判时对补偿标准缺乏横向对比,既不清楚邻居获赔金额,也不掌握其他项目补偿基准。拆迁方仅需一句"其他人已签约,只剩你未同意"即可制造心理压力。
这个时候,有经验的谈判者懂得通过多维数据调研掌握谈判主动权。比如:
横向比对相邻项目补偿数据,获取同类地段补偿基准线;
深度分析谈判负责人的历史案例,研判其谈判风格与让步空间;
基于数据模型预判对方心理底线,推算可接受的最高补偿方案。
理性博弈,识破"限时降价"心理陷阱
易受"错过签约没奖励"等话术胁迫。拆迁方常多方面施压,促使被拆迁户仓促签约,事后却发现所谓的奖励只不过是芝麻,丢失的补偿才是西瓜。
专业的谈判者会以专业分析破解施压套路。
核查补偿变动合法性:若是依法征收,补偿标准具有法定刚性;若是商业拆迁,根本不存在"拖延减损"的客观依据,纯属心理战术;
验证签约率真实性:通过法律程序核实所谓"高签约率",揭露拆迁方虚构数据施压的惯用伎俩。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