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30日报道 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5月9日报道,慢性疼痛是全球最具挑战性的病症之一,影响着数百万人。与病因明确、经治疗可缓解的急性疼痛不同,慢性疼痛持续存在,彻底改变患者的全部生活轨迹。
社会往往只关注其生理层面的痛苦,但长期疼痛实际上对心理健康、个人认同以及患者与世界互动的能力,都会产生灾难性影响。
慢性疼痛会彻底重塑患者的生活,许多人甚至遗忘了无痛生活的感受。这种持续不适会影响从工作到社交等日常所有活动。
医学专家费尔南多·多明戈博士指出:“慢性疼痛不仅是生理症状,更深刻影响着患者的情绪状态,波及家庭关系、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当疼痛与焦虑抑郁形成恶性循环时,这种影响会愈发严重,疼痛加剧负面情绪,而这些情绪又反过来放大痛感。”
当疼痛转为慢性,患者不仅面临生理不适,更会遭遇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多明戈解释说:“慢性疼痛会恶化情绪状态,扰乱睡眠并导致社交孤立,进而损害自尊与家庭关系。”这种孤立叠加日常活动能力的丧失,将造成显著的情感痛苦。
因此,专业疼痛诊疗机构推荐结合医学治疗与心理支持的综合方案。多明戈强调:“心理干预对慢性疼痛患者至关重要,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能通过缓解焦虑抑郁来调节疼痛感知。”这种多学科联合治疗能同步解决疼痛的生理与心理维度,显著提升疗效。
慢性疼痛患者普遍伴随情绪障碍,这会形成病情的恶化循环。慢性疼痛治疗专家、心理学家克里斯蒂安·卡斯特利亚诺·门瓜尔指出:“慢性疼痛会对情绪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它会造成持续的痛苦,影响心理健康。许多患者会产生回避行为,并限制日常活动,这加剧了他们的无助感和绝望感。”
通过心理治疗,患者能掌握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技巧。放松训练、压力应对和适应性训练对减轻情绪痛苦、提升生活质量具有关键作用。
慢性疼痛对大脑也有显著的影响。根据多明戈的说法,持续暴露于疼痛会导致负责感知疼痛的神经通路更加敏感,从而导致不适感加剧。这种现象源自神经可塑性,即大脑随时间适应和改变的能力。
卡斯特利亚诺也强调,情绪在疼痛感知中起着根本性作用。焦虑、压力和恐惧会增加疼痛的强度,降低感知的阈值。他解释说:“当一个人处于焦虑或恐惧状态时,大脑会启动防御机制,从而放大疼痛反应。”
慢性疼痛最显著的破坏性体现在患者的社交与职业领域。日常能力的丧失导致许多人回避既往常规活动,陷入社会性孤立。
这种孤立尤为危险,因为慢性疼痛患者常因被误解而倍感孤独。心理干预能有效帮助患者重建自尊、改善社交能力并打破孤立状态。
慢性疼痛远非单纯的生理体验,其心理影响能深刻改变患者身份认同、人际关系与生活品质。唯有通过兼顾生理治疗与心理支持的综合方案,才能优化治疗效果,帮助患者从痛苦枷锁中解脱并重获更完整的人生。(编译/韩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