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老爷找65岁儿子赡养,儿子一家置之不理,门开后老爷却瞠目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叮咚——叮咚——"清脆的门铃声在楼道里回荡,却没有任何回应。

"建国,建国!是我,你爸!"梁振山提高嗓门喊道,声音在空旷的楼道里显得格外苍老。

这时,对门的王大妈探出头来,看到梁振山的模样,不禁摇头叹息:"老梁啊,你别白费力气了,你儿子一家这都半个月没见人影了。"

梁振山苦涩地笑了笑:"王大姐,你说我一个80的老头子,现在还得来求我那65岁的儿子收留我,这算什么事儿啊。"他看着紧闭的房门,眼中满是无奈和委屈。

老人在门口足足站了两个小时,直到天色完全暗下来,才拖着沉重的步伐离开。

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的背影在昏黄的路灯下显得格外萧瑟。



01

梁振山住在城东的老工人新村,这里的红砖楼房都有三十多年历史了。

半个月前,社区突然贴出了拆迁公告,说要在这里建设商业综合体,给每户的补偿款按照房屋面积计算。

梁振山的房子只有45平方米,按照每平方米3000元的标准,总共能拿到13万5千元的补偿。可这点钱在城里根本买不起像样的房子,连租房都撑不了几年。

"老梁,你打算怎么办?"邻居李大爷每天都会来找梁振山聊天,两个老头子坐在楼下的石阶上,看着工作人员在小区里丈量土地。

"还能怎么办,找我儿子呗。"梁振山苦笑着说,"虽然这几年我们父子关系有些僵,但血浓于水,他总不能真的不管我吧。"

李大爷点点头:"你儿子建国人挺不错的,以前经常来看你,怎么最近这几年就不来了?"

梁振山摇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痛苦:"自从他妈去世后,我们就很少说话了。也不知道哪里得罪了他,每次打电话都是敷衍几句就挂了。"

但梁振山心里清楚,儿子再怎么样,也不会真的不管他这个老父亲。

拆迁的消息传开后,梁振山多次想要主动联系儿子梁建国,但每次拿起电话又放下了。

作为一个在工厂干了一辈子的老工人,他的性格倔强,不愿意主动服软。

可是现实不等人,拆迁办的工作人员三天两头上门催促签字,说越早签字补偿越多,晚了就可能降价。梁振山没有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去找儿子商量。

梁建国住在城西的一个小区里,那里的房子比较新,小区环境也不错。

梁振山记得三年前儿子刚搬过去的时候,还兴奋地邀请他去看新家,可是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父子间的关系就越来越疏远了。

第一次去儿子家,梁振山是在晚上七点钟到的。他想着这个时间应该是一家人吃晚饭的时候,正好可以坐下来好好谈谈。

"叮咚——"门铃响了,但是里面没有任何反应。

"建国,是我,开门!"梁振山提高声音喊道。

过了好一会儿,门内传来脚步声,紧接着是梁建国的声音:"爸,您怎么来了?"

"我有事找你,开门说话。"

"现在不太方便,改天行吗?我们全家都有点忙。"梁建国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还带着一丝不耐烦。

梁振山心里一沉:"什么叫不方便?我是你爸,难道连进门都不行?"

"爸,真的不是不让您进来,就是现在时机不好。您有什么事电话里说不行吗?"

"电话里能说清楚什么!"梁振山的火气上来了,"我告诉你,我们小区要拆迁了,我需要找个地方住!"

门内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梁建国的声音传出来:"拆迁的事我知道了,但是爸,我们家现在真的住不下您。您看能不能先租个房子过渡一下,钱不够的话我可以给您一些。"

听到这话,梁振山的心彻底凉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亲儿子会说出这样的话。

02

从儿子家碰壁回来后,梁振山心情糟糕透了。他坐在自己家的阳台上,看着对面楼上梁建国家的窗户,那里亮着灯,偶尔能看到人影晃动,但就是不愿意开门见他。

第二天一早,李大爷就上门来了:"老梁,昨天你去找建国了?"

梁振山点点头,把昨晚的经历说了一遍。李大爷听完后,眉头紧皱:"这不对啊,建国以前不是这样的人。

他小时候多孝顺,每次你生病都是他守在床边。"

"人会变的。"梁振山苦笑道,"可能是觉得我这个老头子拖累他了。"

消息很快在小区里传开了。邻居们都知道梁振山要被拆迁,也知道他去找儿子碰了壁。大家对此议论纷纷,大多数人都觉得梁建国做得不对。

老人们聚在楼下聊天时,话题总是绕不开梁振山的遭遇。

"我看建国现在是发达了,瞧不起他爸了。"王大妈的话最尖锐,"听说他们家买了车,还换了大房子,就是不愿意接老爹过去。"

"可能是他媳妇不同意吧。"另一个邻居猜测道,"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和老人住一起。"

"那也不能这样对待亲爹啊!"李大爷愤愤不平,"老梁一个人把建国拉扯大,现在老了需要儿子照顾,反倒被嫌弃了。"

这些议论传到梁振山耳朵里,让他更加难过。

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哪里做错了,不然儿子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冷漠。

过了几天,梁振山决定再去试一次。

这次他选择了周末的上午,想着周末一家人应该都在家,没理由不见他。

结果还是一样,敲门没人应,按门铃也没反应。

但是梁振山能清楚地听到屋里有人走动的声音,甚至还听到了电视机的声音。

"建国!我知道你在家!"梁振山用力拍门,"你就这么对待你老子?"

这时,对门的门开了,一个中年女人探出头来:"大爷,您别拍了,他们家确实有人,但是好像不想见客人。我这几天经常听到里面有动静,但是很少看到他们出来。"

梁振山感到深深的屈辱。自己的儿子居然宁愿躲着也不见他这个父亲。

回到家后,梁振山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他开始回想这三年来和儿子的相处,试图找出问题出在哪里。

儿子梁建国今年65岁,是梁振山唯一的孩子。

年轻的时候,梁建国确实很孝顺,工作后每个月都会给父母一些钱,逢年过节必定回家。即使结婚后,也经常带着妻子王秀英和儿子小轩来看望二老。

那时候的家庭聚会总是很温馨。

梁建国会陪父亲喝酒聊天,王秀英会帮着做家务,小孙子小轩更是梁振山的心头肉。一家人其乐融融,让梁振山觉得晚年生活很幸福。

可是三年前妻子去世后,一切都变了。

03

梁振山的妻子张桂花是在三年前的冬天去世的。

那时候她已经病了很长时间,最后的几个月基本上是在医院度过的。

梁建国那时候还是很孝顺的,经常来医院看望母亲,有时候还会在医院过夜照顾。

张桂花去世的那天晚上,梁建国哭得像个孩子。

他跪在母亲的床前,一遍遍地说着"妈,我对不起您"这样的话。梁振山当时还安慰儿子,说母亲走得安详,不要太难过。

办丧事的时候,梁建国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从联系殡仪馆到置办寿衣,从通知亲戚到安排酒席,他都亲力亲为。梁振山当时还夸儿子懂事,说有这样的儿子,老伴在天之灵也会安心的。

可是从张桂花下葬后的第二个月开始,梁建国就开始疏远父亲了。

起初梁振山以为儿子只是还沉浸在失去母亲的痛苦中,需要时间调整。

以前每周都会来看望父母的梁建国,变成了半个月来一次,后来变成了一个月来一次,再后来就是逢年过节才露个面。

而且每次来都是匆匆忙忙的,坐不了多久就要走。

梁振山曾经主动问过儿子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帮忙。但梁建国总是摇头,说一切都好,只是工作比较忙。

"忙什么忙?你不是已经退休了吗?"梁振山不解地问。

"退休了也有事情要做。"梁建国的回答很含糊,"爸,您自己照顾好身体就行了,我的事您就别操心了。"

梁振山感觉儿子话里有话,但又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他试图通过儿媳妇王秀英了解情况,但王秀英也变得很沉默,不像以前那样爱说话了。

最让梁振山困惑的是孙子小轩的态度变化。

以前这个孩子最喜欢来爷爷家,每次来都要住上几天,和爷爷下棋、看电视、听故事。

但是最近两年,小轩来的次数越来越少,而且每次来都显得很安静,不像以前那样活泼。

"小轩,你怎么了?是不是在学校遇到什么问题了?"梁振山关心地问孙子。

小轩摇摇头:"没有,爷爷,我很好。"

但是梁振山能看出来,孩子明显瘦了很多,脸色也不太好。他问儿子是不是小轩身体有问题,梁建国只是说孩子正在长身体,有时候会显得瘦一些,没什么大问题。

慢慢地,一家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

梁振山感觉自己被儿子一家疏远了,但又不知道原因在哪里。他试图主动修复关系,比如在儿子生日的时候准备礼物,在孙子考试的时候表示关心,但得到的回应都很冷淡。



有几次梁振山忍不住问儿子:"建国,我是不是哪里做错了?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冷淡?"

梁建国总是摇头:"没有,爸,您想多了。我只是最近比较忙,等忙过这段时间就好了。"

可是这个"忙过这段时间"一说就是三年,而且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糟糕。

04

拆迁的期限越来越近,梁振山不得不再次去找儿子。这次他决定白天去,想着白天应该没有理由拒绝见面。

上午十点,梁振山来到儿子家楼下。他先在楼下观察了一会儿,看到三楼梁建国家的窗户开着,说明家里有人。

这次他没有直接上楼,而是先给儿子打了个电话。

"建国,我在你楼下,有重要的事情要和你谈。"梁振山的语气很严肃。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梁建国说:"爸,您先回去吧,我一会儿给您打电话。"

"不行,这次必须当面谈。我已经在楼下了,要么你下来,要么我上去。"梁振山的态度很坚决。

又是一阵沉默,最后梁建国说:"那您上来吧。"

梁振山心里一喜,以为这次终于能够好好谈谈了。他快步上楼,来到儿子家门口。

门是开着的,但只开了一条缝。梁建国站在门口,没有让父亲进屋的意思。

"爸,您有什么事就在这里说吧。"梁建国的态度很冷淡。

梁振山想要往屋里看,但梁建国挡住了他的视线。

梁振山把拆迁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然后说:"我想搬到你这里住一段时间,等找到合适的房子再搬走。你看行不行?"

梁建国摇头:"爸,真的不行。我们家现在的情况很复杂,不方便有外人住。"

"我是外人?"梁振山的声音提高了,"我是你爸!"

"我不是那个意思。"梁建国显得很焦虑,"爸,您就先租个房子住着,钱的事情我来解决。"

"我不要你的钱!"梁振山愤怒了,"我要的是一个家!你妈去世的时候,你哭着说要好好照顾我,现在这话都忘了?"

梁建国的脸色更加难看:"爸,我没有忘记,但是现在真的不行。您给我一点时间,等过一段时间情况好一些了,我一定接您过来住。"

"什么时候是个头?"梁振山质问道,"一个月?一年?还是等我死了就不用管了?"

这话刺激到了梁建国,他的眼中闪过痛苦的神色:"爸,您别这么说。我是您儿子,怎么可能不管您?只是现在真的有困难。"

"什么困难?你倒是说清楚啊!"梁振山步步紧逼。

梁建国张了张嘴,但最终什么都没说。他只是摇摇头:"总之现在不行,您先想别的办法。"

说完,他就要关门。梁振山急了,伸手挡住门:"建国,你今天必须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



就在这时,屋里传来一个声音:"爸爸,门口是谁啊?"

那是小轩的声音。

梁建国的脸色瞬间变得紧张,他回头朝屋里说:"小轩,没什么事,你好好休息。"

然后他转过身来,用几乎是恳求的语气对梁振山说:"爸,您就先回去吧,求您了。"

梁振山从来没有见过儿子这样的表情,那是一种近乎绝望的恳求。他想要往屋里看,但梁建国挡住了他的视线。

三个月后的一个深夜,梁振山实在忍无可忍,决定最后一次登门。他悄悄来到儿子家楼下,发现三楼的窗户还亮着灯。

"既然在家,这次我就不走了!"梁振山咬咬牙,拖着行李上了楼。

令他意外的是,房门居然没锁,只是虚掩着。

从门缝里隐约传来细微的声响,像是有人在轻声说话。

梁振山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轻轻推开了房门。

然而,眼前的一幕让这个80岁的老人瞬间石化——客厅里的景象完全不是他想象的那样,而角落里的那个身影,更是让他的心脏几乎停止跳动...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