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特殊的将星在共和国的星河中闪耀着。他们被称为“红二代”,在和平年代续写着军人的荣耀。但他们之中真正能肩扛三颗金星、跻身上将之列的却少之又少。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他们中的佼佼者,听血脉与使命的交织,时代与责任的碰撞。
在战场中淬炼的军魂
有四位“红二代”在众人中脱颖而出,他们中有些人在战场中淬炼军魂,有些人则在不一样的战场上为国效力。我们先来说在战场上淬炼军魂的张海阳与张又侠两人。
![]()
1945年,张震率部在鄂皖苏抗日根据地与日军作战。在观察敌情时,张震不幸右肩中弹。但意志坚韧的他没有倒下,在军医初步包扎后便又投入了战场。而后因战事吃紧,张震就没再管过这颗子弹。于是,这一枚嵌入肩部的子弹就这样在他体内住了八年。
1953年张震因感身体不适取出了弹头,这枚弹头被作为传家宝交到了儿子张海阳手中。
1984年云南老山,那时张海阳正任21军61师政委。老山战斗环境艰苦,战士们因长期面对恶劣环境而产生了负面情绪。张海阳攥着父亲张震赠给他的子弹喊出了“奉献我青春,强盛我中华!”的口号。
![]()
在张海阳的鼓舞下,战士们士气高涨,以优异的表现完成了战斗任务。之后的日子里,张海阳又进入二炮工作,在导弹阵地上书写了一篇又一篇新的传奇。2009年的授衔仪式上,95岁的张震坐着轮椅出席。这对父子创造了历史——解放军首对“父子双上将”。
张又侠与张海阳颇有渊源,他们都是中越近十年边境冲突的亲历者。但与张海阳不同的是,张海阳长年主持军政工作,张又侠则是实打实的“指战员”。作为开国上将张宗逊之子,张又侠在军事指挥上天赋卓绝。
![]()
他两赴中越战场,第一次以奇袭助部队拿下阵地,第二次则以“步炮协同攻坚”40分钟夺下阵地。2011年战功卓著的张又侠晋升上将,与其父张宗逊成为第二对“父子双上将”,也是唯一官至军委副主席的“红二代”。
不一样的战场
说完了上面两人,下面来说说在不一样的战场上同样熠熠发光的将星——刘源与彭小枫。
刘源是刘少奇之子。1992年时任河南省副省长的他突然接到调令,调任武警水电指挥部政委。自此他脱下西装换上军装进入部队工作。从工程项目到军队反腐工作,刘源总是出色完成。尤其是在军队反腐工作中,刘源表现出色,被称为军队“反腐先锋”,多次荡涤不正之风。2009年,刘源因在军队后勤建设上作出的突出贡献而晋升上将。
![]()
彭小枫彭雪枫将军的遗腹子。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彭小枫很早就确立了要为国奉献的志向。自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火箭工程系毕业后,彭小枫就投身军旅。
2003年,彭小枫被任命为二炮(现火箭军)的政委。在专业知识与部队管理经验的碰撞下,彭小枫在战略导弹部队的建设中作出了突出贡献。2006年,彭小枫晋升上将。
![]()
这些将星的故事完美诠释了“将门虎子”的含义。当他们肩头将星闪烁时,人们看到的不仅是四位上将,更是中华儿女对忠诚与信仰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张选杰,汤华.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走过40年 专访第二炮兵司令员靖志远、政委彭小枫[J].瞭望新闻周刊,2006(26):34-3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