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子检测,我们常在电视剧中看到
很多情况下,都是用来证明亲属关系!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情况下,需要做亲子检测那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亲子检测,检测的材料和流程是怎样的呢?一分钟了解亲子检测流程,不跑冤枉路!一、 亲子检测的情况有哪些 ?分2种,司法亲子检测及隐私亲子检测!
咨询加v:DNA_QG400
(一)司法亲子检测
1、办理非婚子女的血缘检测,子女户籍申报,用于小孩上户口等
2、办理入学
3、移民
4、法庭诉讼
5、失散子女的血缘检测
6、男子验明小孩是否亲生
7、财产继承纠纷
8、被领养孩子寻找亲生父母
9、怀疑小孩被调换
10、帮助寻找失散的家庭的成员
11、认领被拐卖儿童
12、鉴别双胞胎是否来自同一个父亲
13、解决抚养权纠纷
(二)隐私亲子检测
1、怀疑子女不是亲生
2、怀疑医院产房或育婴室调错新生儿
3、失散的家庭成员认亲
二、 亲子检测需要什么材料
1、被检测人的身份证(或工作证)、护照、结婚(离婚)证明、孩子出生证(或户口)等,可以证明身份和相互关系的证件
2、如果是公检法机关委托的检测,准备案件有关调查材料供参考
3、如系有关单位委托的检测的,须开具委托书
4、常规检测样本,具体包括:血痕、口腔拭子、带毛囊头发
"合血法"——从血液的凝合程度检测血缘关系
在古代进行亲子检测的手段中,有的显得更为神奇
清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里所记的一则亲子检测案,便很有"故事性"
山西有个商人外出做生意,家产托弟弟照管
外出期间,他娶了个媳妇,生了一个儿子
十多年后,媳妇病故,商人遂带着儿子回到老家
商人的弟弟怕哥哥索讨家产,谎称这孩子是哥哥抱养的,不能继承父亲的家产
主审的县令遂在审理现场作亲子检测:将商人和他儿子的血,同时滴入清水中,父子俩的血很快凝合到了一起
县令检测结论很快出来:商人之子系其亲生子
商人的弟弟不相信"滴血"这一套
回家后亲自试验,将自己和儿子的血滴入水中,却不相凝合
这一来,商人的弟弟找到了反驳的理由,诉称县令所用亲子检测手段没道理,结论不足为凭
接下来更戏剧化了
乡人听说弟弟父子的血不凝合,便在背后议论儿子非其亲生,是其老婆与某人私通所孕
商人的弟弟见外面传得有鼻子有眼,遂起了疑心,追查起老婆和奸夫,结果真的查出了老婆让自己戴绿帽子的事实
县令所用的亲子检测手段,在古代叫"合血法"
在亲情、常理均无法判决的情况下,便会"合血"
合血法又叫"滴血法",俗称"滴血亲"
其原理是:如果两人有血缘关系,将手同时刺破,血滴入清水中,血即合一,否则不合
合血法最晚在东汉时即已在司法和民间亲子检测中使用
现代已发现,人类血型分A、B、AB、O等类型,利用血型确实可以部分实现亲子检测,可以说合血法是中国古代的"DNA检测技术",尽管有些"原始",但比欧美要早得多
不过,合血法也非完全科学
事实上,任何人的血滴到一起,不久即凝合为一
其实,古人也已认识这一问题,清黄六鸿在康熙三十三年编著的《福惠全书》中即称:"滴血之事,未可尽信"
纪晓岚记述此故事时亦称"官故愦愦",直指其昏庸糊涂
"滴骨法"——观察骨头沁血情况寻亲
上述三种亲子检测手段,基本上是在活人之间进行的
如果一方已死亡,如何做亲子检测?
三国时期的史学家谢承在其所撰的《会稽先贤传》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一名叫陈业的人,哥哥渡海死了,陈业前去认尸
但一起死的有五六十人,尸体腐烂不堪,从外貌、体态上已无法辨认
陈业于是割臂流血,洒于骨上,观察其反应
其中有一具尸骨,在陈业的血滴上后,很快沁入骨内,其余皆流出
陈业据此认定,这具尸骸就是他哥哥的
南朝时,这种靠观察骨头吸收血液情况作亲子检测的方法已很流行,最著名的一起是"豫章王萧综认爹"案
据《梁书·豫章王萧综传》记载,南朝齐东昏侯萧宝卷的妃子吴淑媛十分美貌,齐朝灭亡后,梁武帝萧衍占她为己有,收入后宫
吴淑媛七个月生下了儿子,名唤萧综,宫内议论这孩子的亲生父亲不是萧衍,而是萧宝卷
萧综长大后也怀疑自己的真实身世,相信民间所谓"以生者血沥死者骨渗,即为父子"的说法,偷偷挖开东昏侯的坟墓,扒出骸骨,将自己的血滴到骨头上,血很快沁入骨中
为确证民间亲情秘法的可靠性,萧综用自己刚出生不久的次子做试验,把孩子悄悄弄死后,派人埋葬起来,之后再派人挖出孩子骨头来,将自己的血滴入头骨,果然仍能沁入
至此萧综确认生父是萧宝卷
"滴骨法"俗称"滴骨亲",在古代司法名著《洗冤录》中有详细的介绍,并作为一种"科学手段",写进古代法医工作手册:"谓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来认亲生男或女,何以验之?试令某乙就身刺一两点血,滴骸骨上,是亲生则血沁入骨内,否则不入
滴骨法实乃滴血法的一种
最初主要是用来对付有意错认、申领尸骨,诈骗死者家产继承权者
与滴血法一样,仅凭血是否能沁入骨内也是不科学的
现代法医试验发现,如果骨膜已朽,不论何人的血,滴上均能沁入;反之,如果骨膜未朽,即使是亲人的血滴上,也无法被吸收
其实,古人也早已观察到这一漏洞容易被不法之徒钻空子
清冯晟《谈屑》中有一则"换棺"故事,说的就是欲霸占岳父家产的女婿采取"易尸"手段,破坏滴骨法检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