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下旬的这场9级妖风,把陕西农田吹成了“战场”。
玉米苗刚露头就被掀翻,花椒树枝条在风里甩成皮鞭,连大棚塑料布都发出撕裂的惨叫。
村口王大爷蹲在地头叹气:“清明种的玉米,眼瞅着要喝风长大了。”这风来得邪乎,西伯利亚冷空气撞上秦岭,把关中平原变成了“风洞实验室”。
气象站说风速每秒20.
8米,能把百斤壮汉吹得打趔趄,更别说刚出苗的庄稼了。东边李婶家的大棚膜被扯破个大口子,刚移栽的辣椒苗歪七扭八,像被揉皱的绿纸片。
老辈人都说“立夏刮大风,五谷减收成”,可现在光靠老经验怕是不够了。有人赶紧用竹竿给玉米苗搭架子,像给孩子打夹板,可风太大,竹竿也跟着晃悠。年轻的小赵从镇上买回防风网,往地头一拉,可网眼太大,风还是能钻进来捣乱。
这时候才发现,地里的排水沟早该修了,万一接着下暴雨,涝灾可跟着来。东北那疙瘩这时候也防霜冻,咱陕西倒好,先跟大风较上劲了。村里的老把式有土办法:砍些洋槐枝插在地边,枝桠交错能挡风,还能当绿肥。
但农技员说,最好用钢管加固大棚,再给幼苗根部培土,让根扎得更稳当。
镇上的农资店挤满了人,防风绳、塑料膜卖得飞快,有人甚至扛了两袋压舱石回家。我瞅着田里东倒西歪的庄稼,心里直犯愁:气候变化太快,咱种地的法子也得跟着变啊。
想想去年夏天的暴雨,把玉米地泡成了水塘,今年这大风又来添乱,老天爷这是考验咱呢。有户人家把玉米苗重新栽了三遍,每次都被风吹歪,急得直跺脚:“难道真要给庄稼穿盔甲?
”其实啊,提前看天气预报是关键,可好多老人还是习惯看云识天气,说“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但现在的天气更琢磨不透了。农技站发了通知:赶紧给受灾庄稼补肥,叶面喷点磷酸二氢钾,让苗子提提劲。还有人想出巧招:在大棚边上堆沙袋,再拉上几道钢丝绳,就像给大棚系上“安全带”。
这场风让大家明白,光靠土里刨食不行,还得学会跟老天爷“斗智”。你看那片果园,果农们用绳子把树枝两两绑住,形成三角形,风再大也难折断。
可还有些散户来不及防护,只能眼睁睁看着幼苗遭罪,心里盼着能有补贴买点防护设备。
这时候就想,要是村里能统一建防风林带就好了,既能挡风,又能护土,就是得花些功夫。
老辈人的经验不能丢,但科学方法更得学,两者结合才是种地的长久之计。现在最要紧的是,赶紧去地里看看庄稼受损情况,该加固的加固,该补苗的补苗。拿不准的就找镇上的农技员,他们带着仪器来测风速、看土壤,给出的法子更靠谱。
这场妖风是个警示,往后极端天气只会多不会少,咱得提前把应对的招儿备齐。
就像王大爷说的:“种地不能只靠老天爷赏饭,自己得备好‘保险绳’。
”记住喽,现在就动手:加固大棚、培土护苗、联系农技员,别等庄稼受了大罪才后悔。天气多变不用怕,咱有办法应对它,人勤地不懒,日子总能过得去。最后说一句:地里的活计等不得,现在动起来,秋天才有好收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