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常听人说,世间最痛的悲剧,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但有一种更深的痛,是以为永远失去的人,突然又出现在你面前,却不再认得你。
那天,当我第一眼看见班上的新转校生时,我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那张脸,那双眼睛,甚至是站立的姿势,都与我的前夫如出一辙。而更令我心惊的是,他身上有着我十七年前死去的儿子的影子。
![]()
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天,我早早来到教室,整理着这学期的教案。我今年45岁,在这所高中任教已有十五年,班主任也做了十多年。今年的高三毕业班,是我最后带的一届学生。
"报告!"门口站着一个陌生的男孩,身材修长,穿着整洁的校服。
"请进。"我抬头的那一刻,手中的钢笔掉在了地上。
那张脸,那个轮廓,简直就是十七年前的赵明翻版!赵明是我的前夫,也是我儿子的父亲。
"老师好,我叫陈远,是今天转来的新生。"男孩礼貌地鞠了一躬,递给我一份转学材料。
我的手在颤抖。这孩子不仅长得像赵明,连说话的神态都如此相似。更让我心惊的是,他的眼睛——那双含着星光的深邃眼睛,和我死去的儿子小杰一模一样。
"你...你是从哪里转来的?"我尽量控制自己的声音不要颤抖。
"我从南方转来的,我爸妈工作调动。"陈远简单地解释道。
我仔细打量着他,试图在他身上找到更多与小杰相似的地方。陈远似乎注意到了我的目光,有些不自在地低下头。
"老师,我可以坐哪里?"
"哦,你就坐第三排中间那个位置吧。"我回过神来,指了指教室中央的空位。
接下来的一整天,我的目光总是不自觉地落在陈远身上。他写字的姿势,他思考时微微皱眉的样子,甚至是他偶尔不经意露出的笑容,都刺痛着我的心。
放学铃响后,我叫住了正准备离开的陈远。
"陈远,能耽误你几分钟吗?我想了解一下你之前的学习情况。"
"好的,程老师。"他乖巧地站在我办公桌前。
"你的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我试探性地问道。
"我爸是工程师,妈妈是医生。"他回答得很快,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
"你...出生在哪里?生日是?"
陈远困惑地看着我,但还是回答了:"我出生在南方,生日是5月20日。"
我的心猛地一跳——5月20日,正是我儿子小杰的生日。
"老师,您为什么问这些?"陈远有些不解。
"没什么,只是例行了解。你先回去吧,明天别迟到。"我急忙结束了谈话。
送走陈远后,我瘫坐在椅子上,泪水不受控制地流下。小杰离开我已经十七年了,他那时才刚满一岁。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我唯一的孩子,也彻底摧毁了我和赵明的婚姻。悲痛和内疚让我们互相指责,最终选择了分开。
我打开抽屉,取出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赵明抱着襁褓中的小杰,笑得灿烂。我仔细对比着记忆中的小杰和今天见到的陈远,心中的疑惑越来越强烈。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里,小杰长大了,穿着校服向我走来,叫我妈妈。我伸手想要拥抱他,却怎么也触碰不到。
第二天,我特意观察陈远的一举一动。他的左手背上有一颗小痣,位置和小杰出生时一模一样;他习惯性用右手食指推眼镜,就像赵明经常做的那样;他笑起来时,嘴角会微微上扬,露出一点点小虎牙——和小杰完全相同。
我偷偷拍下了陈远的照片,晚上回到家,将它与小杰的婴儿照和赵明年轻时的照片放在一起比对。三张照片之间的相似度简直令人震惊。
"这不可能..."我喃喃自语。死去的人怎么可能重生?但所有的巧合又让我无法忽视内心的声音。
我必须弄清楚真相。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刻意接近陈远,了解他的生活和家庭。我发现他性格开朗,学习刻苦,在班上很受欢迎。但每当我询问他家庭的细节时,他总是含糊其辞,或者转移话题。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学校的体检表上看到了陈远父母的联系方式。我鼓起勇气,拨通了电话。
"您好,请问是陈远的母亲吗?我是陈远的班主任程老师。"
"程老师您好,有什么事吗?"电话那头是一个温和的女声。
"是这样的,学校最近在做一些家访活动,我想约个时间去您家做个简单的家访,了解一下陈远在家的学习情况。"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然。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回答:"抱歉,我们最近都很忙,可能没时间接待家访。有什么事情您可以电话里说。"
我听出了她语气中的防备,这更加深了我的疑虑。
"那好吧,改天我再联系您。"我挂断电话,心中的不安更加强烈。
第二天,我特意安排了一次小组讨论,将陈远分到我能密切观察的小组。讨论过程中,我故意让话题引向家庭。
"陈远,你能分享一下你小时候最难忘的经历吗?"我假装随意地问道。
"我小时候...记忆有点模糊了。"陈远眼神飘忽,似乎在回忆,"但我记得我曾经很喜欢一只蓝色的小熊玩具。"
我的心猛然一跳——小杰最喜欢的就是一只蓝色的小熊玩具,那是我和赵明在他出生时买的第一个礼物。
"是吗?那个玩具现在还在吗?"我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在了。好像是在我们搬家时弄丢了。"陈远有些遗憾地说。
放学后,我鼓起勇气再次找陈远谈话。这次,我决定更直接一些。
"陈远,你是不是被领养的?"我直视着他的眼睛。
陈远的表情瞬间凝固,然后很快恢复正常:"老师,您为什么这么问?"
"你和我认识的一个人很像,非常像。"我轻声说道,心跳如鼓。
"很多人长得像吧。"陈远避开我的目光,"老师,我要回家了,妈妈在等我。"
他匆匆离开了办公室,留下我一人站在原地,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
当晚,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我偷偷跟踪陈远回家,想看看他的"父母"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在一栋普通的居民楼前,陈远停下了脚步。我躲在不远处的树后,看见一个中年妇女在门口迎接他。那女人约莫四十多岁,面容和善,看上去与陈远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我拿出手机,悄悄拍下了那栋楼和门牌号。回到家后,我开始在网上搜索关于领养和亲子鉴定的信息。我需要证据,需要确凿的证据来证明我的猜测。
第二天,我趁陈远喝水时,偷偷保留了他用过的纸杯。我小心翼翼地将它装进密封袋,然后联系了一家私人DNA检测机构。
"我需要做一个亲子鉴定,但只有一方的样本,另一方是我自己。"我对接线员说。
"女士,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您提供自己的样本,以及您怀疑是您孩子的人的样本。"
"我明白。但我需要绝对保密。"
"当然,我们会保护客户隐私。请您过来填写相关表格,并提供样本。"
当天下午,我请了半天假,带着陈远用过的纸杯和我自己的头发样本,去了检测机构。工作人员告诉我,结果大约需要一周时间。
那一周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周。每天面对陈远,我都要强忍着不让自己的情绪外露。我开始回忆更多关于小杰的点点滴滴——他出生时的重量、他身上的小痣、他第一次笑的样子...每一个细节都与陈远重叠在一起。
一周后的周五下午,我终于收到了检测机构的电话。
"程女士,您的检测结果已经出来了,但这个结果比较特殊,建议您亲自来一趟。"
我的心跳几乎停止,手心冒出冷汗:"请直接告诉我结果。"
"根据我们的检测,样本显示您与被检测者之间存在99.9999%的母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