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
摘要: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中出现了整编师这样一个编制,那么这个“整编师”到底是师级编制还是军级编制?
![]()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中出现了整编师这样一个编制,那么这个“整编师”到底是师级编制还是军级编制?
很多人知道国民军的整编师,主要是因为大名鼎鼎的整编第74师,但对于“整编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编制,大部分人都不是很清楚。
在历史上,国民党军队在1929年根据“南京编遣会议”就曾经搞过一个“整编师”的方案,但最终无疾而终,所以影响很小。
而广为人知的整编师,主要说的都是1946年的整编师。
1946年的整编师,是国共重庆谈判的产物。抗战结束后,美国马歇尔来华调停国共内战,要求国共双方都裁撤军队员额,并确定编制。根据1946年1月10日马歇尔、张群、周恩来三人军事小组共同确定的整编军队方案,国民党第一阶段整军90个师,因此国民党军于1946年2月在南京召开整编会议,拟定整编军队方案,预定在1946年7月1日完成90个二旅四团制整编师。随后第二阶段整编50个三团制师。
![]()
整编师由军改编而来,下辖2-3个整编旅。整编旅则是由师改编,原来一个师下辖3个步兵团,整编旅则改为下辖2个实编步兵团以及1个只保留基干的补充训练团(简称补训团或补充团),但部分整编旅仍下辖3个实编团。
1947年末整编旅开始恢复3个实编团,1948年将部分三旅二团制的整编师改为二旅三团制,另外将3个补训团合并为后调旅撤回后方整补。
至1946年6月26日内战全面爆发时,实际只完成了58个整编师。
1947年-1948年期间又改编、新建了一些整编师。1948年9月取消整编师、整编旅,恢复军、师编制和番号(新疆除外)。1949年9月国民党驻新疆部队起义,1946年的整编师彻底终结。
由于整编师是由军改编而来,所以大多数人都认为整编师就相当于军级编制。但情况没有这么简单,整编师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情况。
![]()
1946年整编师的改革,主要目的是裁军,按理来说,就应该像1929年那样,直接把“军”缩编为“整编师”,兵员也大幅裁减。但蒋介石肯定不愿意这么做。所以“整编师”就出现了。这就是在第一期、第二期整编中,一些“军”还是继续保留军的架子,只是改了个“整编师”的番号,再把原来的师改成“整编旅”的番号。只是改了个名字而已。这也是造成很多人误解的原因,但要注意,这样的“整编师”只是少数中央军嫡系部队。
强调一下,这种和原来的军换汤不换药的“整编师”只限于中央军嫡系部队,所以,两旅四团制的整编师并不能一概而论。
在整编中,蒋介石还有个目的,就是抓住这个机会加速国军“中央军化”的进程。这样一来,在整编过程中,对中央军嫡系部队、旁系部队(或叫半嫡系部队)和杂牌军自然就要区别对待,尤其是要压缩杂牌军的生存空间,削弱杂牌军的实力,为吞并杂牌军创造条件。
![]()
中央军嫡系部队为了避免引发杂牌军的不满,中央军嫡系部队在整编时也进行了裁军,但裁掉的都是老弱病残,以及在抗战末期组建但没有明确派系的二流和三流部队。真正的嫡系和精锐部队都保留了下来。此外,陈诚在整编过程中也难免夹带私货,对自己嫡系的“土木系”部队几乎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甚至还有所扩充。
像“五大主力”这样的精锐部队,无一例外地被保留下来(五大主力中新1军、新6军、第5军没有参加第一期整编,第5军参加了第二期整编)。74军、18军和第5军改编为整编师之后,兵力依然在3万人以上,基本上就是军级编制的规模。所以大部分人认为整编师就是“军”,就来自这种情况,但事实并非如此。
以74军为例,抗战结束时总兵力4.5万人,整编之后总兵力为3.2万人,裁撤了一万多人,但裁撤的都是老弱,整编过程中反而还增加了技术兵器的装备数量,战斗力不降反升。
这就是整编师的第一种情况,按实力说,其实就是个小号的军级编制——但仅限于中央军嫡系部队。
![]()
第二种情况就是中央军的旁系部队,或者叫半嫡系部队,就是以前是杂牌军,后来被中央军兼并或吞并了,比如原来东北军的53军、原来粤军的63军、64军。这些部队的中高层军官,大部分都换成了黄埔生,或者是投靠了中央军的某一派系。在整编过程中,这些部队的编制和兵员也进行了的裁撤,但幅度不大。
具体来说,原来商震晋绥军的第32军改编为整编第32师,兵力还有2万人;再有原来张耀明陕军第38军改编为整编第38师,兵力还有2.3万人;原来高桂兹陕军的第17军改编为整编第17师,兵力1.9万人。
所以,这些半嫡系部队的整编师从实力和兵力来看,更接近于加强师。
第三种情况,就是杂牌军部队改编的整编师。对于这部分在政治态度上始终不太“亲蒋”甚至“暗中反蒋”的杂牌军来说,“整编师”就是师级建制。
例如原来川军刘文辉第24军改编的整编第24师,兵力只有1万人;原来东北军周毓英第51军改编的整编第51师,兵力也不过才1.3万人。
例外的是桂系的第7军、第46军、第48军改编为整编师之后,兵力都还在3万人左右,但是桂系20万军队却总共只给了这三个整编师的番号,由此从整个桂系来说,总兵力几乎是被裁减了一半!
![]()
由此可见,整编师的情况很复杂,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大致来说,有相当于小号的军、加强师和普通师三种情况。
而且,整编师的番号并不是完全沿用原来军的番号,主要原因是第一阶段整编90个整编师,所以原来番号超过90的军,在改编成整编师之后,番号就得改为90以内的数字了。例如,李天霞的第100军改编为整编第83师,邓锡侯第95军改编为整编第39师。
也有一个例外,1947年白崇禧以桂系整编第48师174旅和整编第46师175旅为基干,组建了整编第97师,番号又超过了90。
再加上当时还有一些部队没有整编,依然采用军、师的番号,因此1946年的整编师改革,整体情况非常混乱,常常令人看得是一头雾水。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