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重庆移通学院横山书院联合重庆市古生物研究院、重庆自然博物馆,组织30余名师生赴綦江区安稳镇观音桥开展“解密綦江亿年史”化石研学活动。通过实地考察与专家指导,学生们亲手挖掘并研究古生物化石,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探索地球生命的演化历程。
抵达綦江区安稳镇观音桥后,重庆市古生物研究院张锋博士以现场岩壁为教材,向学生们讲解綦江地区的地质历史。“这里曾是奥陶纪的海洋环境,岩层中保存了大量三叶虫、笔石等古生物化石。”随后,向同学们示范了地质锤的正确使用方法,强调“轻叩细察”的技巧,以避免破坏化石完整性。重庆自然博物馆钟鸣老师补充道:“这些化石不仅是远古生命的见证,更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
在专家指导下,学生们分组展开化石挖掘实践。重庆移通学院学生邓翔宇率先发现一枚保存完好的贝类化石,其表面清晰的生长纹路引发阵阵惊叹。“这块化石距今约4.5亿年,但它的形态与现代贝壳仍有相似之处,”张锋博士解释道,“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可以追溯生物的演化路径。”学生们通过亲手清理化石、观察细节,直观感受到科学与自然的魅力。
活动尾声,张锋博士与钟鸣老师总结道:“古生物学不仅关乎过去,更影响着我们对未来生态的认知。青年学生的参与,为这一学科的传承注入了新活力。”移通学院学子也表示,此次研学不仅提升了实践能力,更激发了他们对古生物保护的热情,“很难想象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在亿万年前居然是海洋。这让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在探索过去,也在未来留下自然密码。”
此次活动移通学子以地质锤为笔、岩层为纸,在灰岩的层理褶皱中破译海洋生物的游弋密码,在腕足类、贝类化石中窥见潮汐涨落的远古呼吸。未来,重庆移通学院将继续与重庆古生物研究院合作,开展系列化石研学活动,推动古生物科普教育,培养兼具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撰稿:贾林锋
摄图:熊绍东、贾林锋
横山书院供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