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11月23日,闵行11名医疗队员启程前往摩洛哥拉西迪亚,开展为期2年的医疗援助。他们由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闵行区中心医院的医务人员组成,涵盖了普外科、骨科、妇产科、心内科、眼科、麻醉科、耳鼻喉科共7个科室。他们在开展医疗援助的同时,也写下了自己在当地的所见所闻,给我们寄回了一封封家书。今天,一起来看看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医生洪亮的来信。
海风轻拂,裹挟着大西洋的湿润气息,在拉巴特的清晨静静流淌。摩洛哥第八届拉巴特国际马拉松赛道旁,热情的民众如潮水般涌动,欢呼声与掌声交织成一片欢腾的海洋。
我,中国援摩医疗队拉西迪亚分队的一员,站在起跑线前整理好胸前的五星红旗贴纸,随着一声发令枪响,和其他参赛者一样“飞”了出去。
奔跑在拉巴特的街道上,就像在古老与现代之间穿梭。经过拉巴特皇宫,金色的圆顶诠释了一眼千年的辉煌;绕过乌达雅堡,斑驳的城墙诉说着岁月静好;跑过拉巴特大剧院,现代化的建筑承载着艺术的传承;穿过布雷格雷格河畔,流淌的河水传递着灵动的气息……每一步都让人有跨越时空的感觉。
当冲过终点的那一刻,计时器定格在1小时58分30秒(半马成绩)。赛道两旁的观众,那些素不相识的面孔,纷纷向我竖起大拇指。或许,他们认出了我胸前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又或许,他们只是单纯地为每一位坚持到最后的参赛者喝彩。这一刻,体育精神已跨越了文化差异的鸿沟。
跑步于我,不仅是在这片陌生土地上的放松时刻,更是保持体能的必修课。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我早已习惯了与时间的激烈角逐。在拉西迪亚的手术室里,每一次急诊手术都是一场考验耐力和专注力的马拉松,需要连续数小时全神贯注,与死神抢夺生命。
记得刚到摩洛哥不久,一位肠梗阻患者辗转了多家医院后,被送到我们这里。检查后发现,患者腹腔肿瘤导致肠梗阻,各项生命体征极不稳定,生命危在旦夕,手术成了唯一的希望。然而,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患者两周前在另一家医院接受过腹腔手术,手术切口缝线尚未拆除,但患者又不知具体的手术方式。
那场手术持续了整整4个小时,我们全程高度集中,不敢有丝毫懈怠。汗水浸透了手术服,体力几乎耗尽,但大家咬牙坚持了下来。当患者被推出手术室,家属眼中流露出无尽的感激与信任。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这种成就感如同在马拉松赛道上冲过终点时的喜悦。
马拉松结束回程的车上,窗外的橄榄树飞速掠过,我望着那片翠绿,心中豁然开朗,无论是手术台上的生死较量,还是马拉松赛道上的自我突破,我们都在用各自的方式诠释不变的信念——坚持和付出。
记者:陈美玲
供稿:区卫生健康委
初审:陈依婷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