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空降到家乡担任县长,参加校友聚会,却被班花的局长丈夫嘲笑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这不可能!"张建平的酒杯跌落在地,碎片四溅。县政府大会议室里,所有人都转头看向这位失态的局长。

"这到底是什么时候的事?"张建平近乎窒息地低语,妻子李雨婷曾经的告诫如雷贯耳:"人生最大的讽刺,就是你永远不知道今天嘲笑的人,明天会以什么身份站在你面前..."



01

北京,一场微雨过后的黄昏。

王海东站在国家发改委大楼前,望着天边的晚霞,神情复杂。四十一岁的他,身材挺拔,双眼深邃,岁月在他脸上留下的痕迹,透露着一种沉静的智慧。

"王主任,中组部的刘部长来电,说您的任命已经敲定了。"秘书小陈匆匆走来,手中的文件夹被夜风吹得哗哗作响。

王海东微微点头,目光依然停留在远处那抹如血的残阳:"谢谢。有关文件下发了吗?"

"下周一正式下发,您随后就可以启程赴任。"小陈的声音中带着不舍。

王海东轻轻叹了口气。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如今被空降到家乡C县担任县长。这对许多人来说是难得的历练,但他心中却百感交集。

十年前,他从家乡远赴北京,一步步从基层做起,靠真才实学走到今天的位置。如今重返故里,不知道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变成了什么样子。

"还有别的事吗?"王海东回过神来。

"您临走前,有几个课题组想请您指导一下。还有,您的行李我们已经开始整理了。"

"行李不用收拾太多,简单一点就好。"王海东笑了笑,"现在进来吧,我们把手头的工作交接一下。"

夜色渐深,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王海东习惯了这种忙碌的工作节奏,但他知道,即将面对的挑战会比以往更大。

手机震动起来,是一条微信消息。

"海东,听说你要回C县了?正好下周有个高中同学聚会,你能参加吗?——陈涛"

王海东看着这条消息,若有所思。高中同学聚会?二十年了,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如今会是什么样子?

他回复道:"好的,时间地点发给我。不过请保密我要回县里工作的事,我想以普通身份参加。"

放下手机,王海东打开电脑,开始搜索C县近年来的发展数据。作为即将上任的县长,他需要全面了解家乡的发展状况。

数据很漂亮,GDP增速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前列,但王海东的眉头却越皱越紧。高增长背后,是高负债率;表面繁荣下,是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华丽数字中,隐藏着环境污染的隐患。

这些问题,恐怕才是他需要真正面对的挑战。

他打开一份C县的领导干部名册,一一浏览着这些即将成为同事的名字。某个名字突然吸引了他的注意——张建平,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这个名字似曾相识。王海东思索片刻,想起来了:高中时的同班同学,当年是班里的活跃分子,性格张扬,喜欢出风头。没想到他如今在县里当了局长。

王海东摇摇头,继续翻阅文件。他不知道的是,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将在不久的将来与他有着怎样的交集。

周末,王海东回到了住了十年的小区,与邻居们一一道别。

"王主任,真舍不得您走啊。"老刘头是小区的退休工人,常常找王海东聊天,"听说您是要回老家当父母官去了?"

王海东笑着摇头:"哪有什么父母官,就是回去为家乡做点事。"

"我看啊,像您这样的好干部,到哪儿都会做出成绩来。"老刘头拍拍他的肩膀,"只是别忘了,官做得越大,越要记得老百姓的疾苦。"

"您说的是。"王海东郑重地点头,"我会记住的。"

回到家,王海东开始收拾行李。他的东西不多,几件换洗衣物,几本常读的书,再加上一些日常用品,就塞满了一个不大的行李箱。

他拿起床头的全家福看了看。照片上,父亲严肃而慈祥,母亲温柔而坚强,还有已经出嫁的妹妹一家。这些亲人,都还在C县生活。这次回去,也算是工作和亲情的双重回归。

"爸,我要回C县工作了。"王海东给父亲打电话。

"好啊,好啊!"电话那头,父亲的声音透着欣喜,"当官不要紧,关键是要做实事,为老百姓谋福利。"

"我知道,您放心。"王海东微笑着应答。

挂了电话,他又想起了那个高中同学聚会。在正式履新前,以普通人的身份回顾一下青春岁月,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他不知道,这个看似平常的同学聚会,将成为一段复杂故事的开端。



02

1999年5月,高三下学期,梧桐花开的季节

"海东,我们一起考北大吧!"李雨婷坐在王海东身边,阳光透过梧桐叶洒在她的脸上,"你考经济系,我考中文系,这样我们就能在同一个校园里谈恋爱了。"

王海东握着她的手,心中满怀憧憬:"好,我们一起努力。"

那时的他们是全校公认的金童玉女——王海东年级第一,李雨婷不仅成绩优秀,还是学校的文艺委员。老师们都说他们是"天作之合",同学们都羡慕这对校园情侣。

每天晚自习后,王海东都会陪李雨婷走过那条梧桐大道。

"海东,你说我们以后会一直在一起吗?"李雨婷靠在他的肩膀上。

"当然,我们要一起上大学,一起毕业,一起..."

"一起结婚!"李雨婷抢着说完,脸红得像夕阳。

那些美好的日子,就像梧桐花一样芬芳而短暂。

1999年6月10日,高考前五天

王海东拿着两份北大的招生简章,兴冲冲地跑到李雨婷的教室。

"雨婷,我拿到了..."

他停住了。

李雨婷正和张建平坐在一起,两人的手紧紧握着。

"海东?"李雨婷看到他,脸色瞬间苍白。

"这是什么意思?"王海东的声音在颤抖。

张建平站起身,一脸得意:"海东,很抱歉,雨婷选择了我。"

"雨婷,你告诉我,这不是真的。"王海东看着心爱的女孩,"我们不是说好了要一起考北大吗?"

李雨婷低下头,声音微弱:"海东,我...我不想这样,但是..."

"但是什么?"

"但是建平家已经给我联系好了出国的机会。"李雨婷终于抬起头,眼中没有愧疚,只有决绝,"高考结束后就能去美国读书,回来就有工作安排。而你呢?就算考上北大,毕业后还不是要自己找工作?"

王海东感觉天旋地转:"可是我们相爱..."

"爱情不能当饭吃。"李雨婷的话如利刃一般,"海东,你太理想主义了。我要的是现实的保障,不是虚无缥缈的承诺。"

张建平搂住李雨婷的肩膀,炫耀般地说:"我爸已经安排好了一切。雨婷跟着我,永远不用为钱发愁。"

"而且,我家有关系,我毕业后直接进体制内,前途无量。你呢?还要为找工作发愁吧?"

王海东手中的招生简章掉在地上,那些美好的计划瞬间化为泡影。

"雨婷,我们交往一年多了,你真的要这样..."

"海东,清醒一点吧。"李雨婷站起身,语气冷漠得令人陌生,"我要的是安稳的生活,不是和你一起吃苦。建平能给我想要的一切,你能吗?"

"我可以努力..."

"努力?"李雨婷冷笑,"你爸只是个普通工人,你妈在纺织厂上班,你拿什么和建平家比?人要认清现实,别做白日梦了。"

每一句话都像刀子一样,割在王海东心上。

那个曾经说着"我们要一起结婚"的女孩,如今用最残酷的话语撕碎了他所有的美好幻想。

"雨婷..."王海东最后挣扎了一下。

"别叫我了。"李雨婷转身挽住张建平的手臂,"从今天起,我们再也不是恋人关系。希望你能找到合适的人,祝你好运。"

她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就像在为这段感情举行葬礼。

王海东呆立在教室里,看着地上散落的招生简章,感觉自己的世界彻底坍塌了。

那个夜晚,他一个人坐在梧桐树下到天亮,眼泪早已流干。

二十年后,C县,母校礼堂

王海东站在同一棵梧桐树下,看着手机上中组部的短信:"任命文件明日8:00正式下发。"

二十年了,那个嘲笑他"做白日梦"的女人,马上就要见证真正的奇迹。

"王海东?真的是你吗?"陈涛的声音打断了他的回忆。

王海东收起手机,与这位当年的班长握手:"是我,好久不见。"

"你变化不大啊,还是那么朴实。"陈涛感慨地说,"大家都很期待今天的聚会呢。"

就在这时,一阵熟悉的香水味飘来。

李雨婷挽着张建平的手臂,踩着高跟鞋款款走来。她依然美丽,但脸上多了精致的妆容和昂贵的首饰。

最致命的是,她看向王海东的眼神中,没有任何愧疚,只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仿佛在说:看吧,我当年的选择是多么正确。

"海东?"李雨婷露出一个社交性的微笑,"好久不见,你还是老样子呢。"

她的语气就像在说"你还是那么没出息"。

张建平更是夸张,大步上前用力拍着王海东的肩膀:"老同学!"

周围聚集了更多同学,张建平立即开始了他的表演时间。

"各位同学,我来晚了!"他环顾四周,声音洪亮,"刚开完县政府的重要会议,新县长马上就要到任了,我们这些部门负责人忙得不可开交啊!"

掌声响起,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这对光鲜亮丽的夫妇。

"张局长现在可是县里的实权人物!"有同学恭维道。

"哪里哪里,为人民服务嘛。"张建平假意谦虚,但脸上的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李雨婷在一旁优雅地笑着,享受着众人羡慕的目光。她的手上戴着一枚巨大的钻戒,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晚宴开始,张建平自然而然地坐在了主位,开始了更加露骨的炫耀。

"最近县里发展很快,各种大项目接连上马。"他举起酒杯,"我负责的土地审批,每天都要处理几十个项目,一个签字就是几千万的投资。"

"张局长,您这权力可真大啊!"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嘛。"张建平摆摆手,"不过说实话,像我们这种位置,确实需要有点能力、有点背景才能胜任。"

他的目光有意无意地扫向王海东,眼中满含挑衅。

"王海东,该你介绍一下了。"陈涛按照惯例开始点名。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坐在角落里的王海东。

李雨婷也抬起头,用一种审视的眼神看着他,仿佛在等着看他出丑。

张建平更是直接发问:"海东,听说你在北京发展?干什么工作?收入怎么样?在北京买房了吗?"

这种连环追问,每一句都在往王海东的痛处戳。

王海东放下酒杯:"在北京一家政策研究机构工作,做些分析报告。"

张建平立即抓住了机会。

"研究机构?"他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嘲讽,"那不就是写写材料的文员吗?这年头,没点实权,混得再久也是白搭。"

餐桌上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张建平话语中的恶意。

"海东啊,你看看你这身打扮。"张建平的目光在王海东朴素的衬衫上停留,"还是二十年前的那副书呆子样。"

他看了一眼身边的李雨婷,意味深长地笑了:"怪不得当年雨婷选择了我而不是你。女人都是现实的,她们要的是安全感,不是空洞的理想。"

这句话如同炸弹一般在餐桌上爆炸。

李雨婷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但很快就恢复了优雅的笑容,甚至还点了点头,仿佛在认同丈夫的话。

其他同学更是大气不敢出,生怕惹火烧身。

但张建平显然还没有说够。

"海东,我不是打击你,但人要现实一点。"他摇晃着酒杯,"你看看我们这些留在家乡发展的,哪个不比你过得好?你在北京租房子住,我在县里有三套房子;你挤地铁上班,我开奥迪;你写报告拿死工资,我一个项目的提成就够你一年收入。"

"最重要的是,我有权力,有地位,有人尊重。你呢?"

每一句话都像鞭子一样抽在王海东脸上。

李雨婷在一旁静静地品着红酒,看着这场羞辱表演,眼中没有任何同情,反而有一种隐隐的快感。

仿佛在说:看吧,我当年的选择是对的。

"建平说得对。"李雨婷终于开口了,声音甜美但带着刀子,"人还是要现实一点,理想主义是年轻人的特权,成年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这句话比张建平的羞辱更加致命。

因为它来自王海东曾经深爱的女人,来自那个二十年前就已经背叛过他的女人。

"海东啊,要不这样,"张建平摆出一副施恩者的姿态,"我在县里还有点薄面,如果你想回来发展,我可以帮你安排个工作。虽然级别不高,但总比在北京漂着强。"

"当个科员什么的,一个月三四千,养活自己没问题。"

"对啊,海东,"李雨婷也加入了劝说,"回来吧,在家乡起码有朋友照顾。像建平这样的朋友,可不是随便能交到的。"

她的话里话外都在强调张建平的重要性,以及王海东的卑微。

其他同学也纷纷附和:"是啊,海东,张局长肯帮忙,这是多好的机会啊!"

"在外面漂泊这么多年,也该回家了。"

"有张局长罩着,肯定比自己打拼强多了。"

所有人都在用一种同情的眼神看着王海东,仿佛他是一个需要救济的失败者。

王海东环视一圈,看着这些曾经的同窗好友,看着这对夫妇脸上的得意之色。

他慢慢站起身,举起酒杯:"谢谢大家的关心。"

"海东,你考虑一下我的建议。"张建平继续施压,"像你这种没背景、没关系的,错过了这个机会可就再也没有了。"

"我张建平的面子,在C县还是值几个钱的。"

这句话让在场所有人都深深地记住了这一刻。

王海东抿了一口酒,淡淡地说:"每个人的路不一样,我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还是那么固执。"李雨婷摇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厌烦,"海东,你这个毛病真的该改改了。"

仿佛她忘了,当年就是这份"固执",让他们在梧桐树下许下永远的誓言。

聚会在张建平夫妇的狂欢中结束。

所有人都围着这对县里的"权力夫妇",没人再理会角落里的王海东。

离开时,李雨婷经过王海东身边,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说:"海东,人要学会认命。有些东西,你这辈子都不可能得到。"

她踩着高跟鞋,挽着张建平的手臂,消失在夜色中。

留下王海东独自站在梧桐树下,就像二十年前那个被背叛的夜晚。

但这一次,他的口袋里躺着一份能够改变整个C县命运的文件。

王海东看了看手表,深吸一口气,转身离去。

明天,将是新的一天。

二十年后,C县,母校礼堂

王海东站在同一棵梧桐树下,看着手机上中组部的短信:"任命文件明日8:00正式下发。"

二十年了,那些嘲笑他"痴心妄想"的人,马上就要见证真正的奇迹。

"王海东?真的是你吗?"陈涛的声音打断了他的回忆。

王海东收起手机,与这位当年的班长握手:"是我,好久不见。"

"你变化不大啊,还是那么..."陈涛打量着王海东朴素的衣着,"朴实。听说你在北京工作?"

"在一家研究机构,做政策分析。"

"研究机构啊..."陈涛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同情,"收入应该不高吧?北京生活压力那么大。"

就在这时,一阵香水味飘来。

李雨婷挽着张建平的手臂,踩着高跟鞋款款走来。她依然美丽,但脸上多了精致的妆容和昂贵的首饰。

最致命的是,她看向王海东的眼神中,没有任何愧疚,只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海东?"李雨婷露出一个社交性的微笑,"好久不见,你还是老样子呢。"

她的语气就像在说"你还是那么穷"。

张建平更是夸张,大步上前用力拍着王海东的肩膀:"老同学!听说你在北京发展?干什么工作?"

"政策研究方面的工作。"王海东平静回答。

"政策研究?"张建平眼中闪过一丝轻蔑,"那不就是写写报告吗?收入怎么样?在北京买房了吗?"

这种连环追问,每一句都在往王海东的痛处戳。

周围聚集了更多同学,张建平立即开始了他的表演时间。

"各位同学,我来晚了!"他环顾四周,声音洪亮,"刚开完县政府的重要会议,新县长马上就要到任了,我们这些部门负责人忙得不可开交啊!"

掌声响起,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这对光鲜亮丽的夫妇。

"张局长现在可是县里的实权人物!"有同学恭维道。

"哪里哪里,为人民服务嘛。"张建平假意谦虚,但脸上的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李雨婷在一旁优雅地笑着,享受着众人羡慕的目光。她的手上戴着一枚巨大的钻戒,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晚宴开始,张建平自然而然地坐在了主位,开始了更加露骨的炫耀。

"最近县里发展很快,各种大项目接连上马。"他举起酒杯,"我负责的土地审批,每天都要处理几十个项目,一个签字就是几千万的投资。"

"张局长,您这权力可真大啊!"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嘛。"张建平摆摆手,"不过说实话,像我们这种位置,确实需要有点能力、有点背景才能胜任。"

他的目光有意无意地扫向王海东,眼中满含挑衅。

"王海东,该你介绍一下了。"陈涛按照惯例开始点名。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坐在角落里的王海东。

李雨婷也抬起头,用一种审视的眼神看着他,仿佛在等着看他出丑。

王海东放下酒杯:"在北京一家政策研究机构工作,做些分析报告。"

张建平立即抓住了机会。

"研究机构?"他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嘲讽,"那不就是写写材料的文员吗?这年头,没点实权,混得再久也是白搭。"

餐桌上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张建平话语中的恶意。

"海东啊,你看看你这身打扮。"张建平的目光在王海东朴素的衬衫上停留,"还是二十年前的那副书呆子样。难怪..."

他看了一眼身边的李雨婷,意味深长地笑了:"难怪当年雨婷选择了我而不是你。女人都是现实的,她们要的是安全感,不是空洞的理想。"

这句话如同炸弹一般在餐桌上爆炸。

李雨婷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但很快就恢复了优雅的笑容,甚至还点了点头,仿佛在认同丈夫的话。

其他同学更是大气不敢出,生怕惹火烧身。

但张建平显然还没有说够。

"海东,我不是打击你,但人要现实一点。"他摇晃着酒杯,"你看看我们这些留在家乡发展的,哪个不比你过得好?你在北京租房子住,我在县里有三套房子;你挤地铁上班,我开奥迪;你写报告拿死工资,我一个项目的提成就够你一年收入。"

"最重要的是,我有权力,有地位,有人尊重。你呢?"

每一句话都像鞭子一样抽在王海东脸上。

李雨婷在一旁静静地品着红酒,看着这场羞辱表演,眼中没有任何同情,反而有一种隐隐的快感。

仿佛在说:看吧,我当年的选择是对的。

"建平说得对。"李雨婷终于开口了,声音甜美但带着刀子,"人还是要现实一点,理想主义是年轻人的特权,成年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这句话比张建平的羞辱更加致命。

因为它来自王海东曾经深爱的女人,来自那个二十年前就已经背叛过他一次的女人。

"海东啊,要不这样,"张建平摆出一副施恩者的姿态,"我在县里还有点薄面,如果你想回来发展,我可以帮你安排个工作。虽然级别不高,但总比在北京漂着强。"

"当个科员什么的,一个月三四千,养活自己没问题。"

"对啊,海东,"李雨婷也加入了劝说,"回来吧,在家乡起码有朋友照顾。像建平这样的朋友,可不是随便能交到的。"

她的话里话外都在强调张建平的重要性,以及王海东的卑微。

其他同学也纷纷附和:"是啊,海东,张局长肯帮忙,这是多好的机会啊!"

"在外面漂泊这么多年,也该回家了。"

"有张局长罩着,肯定比自己打拼强多了。"

所有人都在用一种同情的眼神看着王海东,仿佛他是一个需要救济的失败者。

王海东环视一圈,看着这些曾经的同窗好友,看着这对夫妇脸上的得意之色。

他慢慢站起身,举起酒杯:"谢谢大家的关心。"

"海东,你考虑一下我的建议。"张建平继续施压,"像你这种没背景、没关系的,错过了这个机会可就再也没有了。"

"我张建平的面子,在C县还是值几个钱的。"

这句话让在场所有人都深深地记住了这一刻。

王海东抿了一口酒,淡淡地说:"每个人的路不一样,我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还是那么固执。"李雨婷摇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厌烦,"海东,你这个毛病真的该改改了。"

仿佛她忘了,当年就是这份"固执",让王海东在雨夜里为她写情书。

聚会在张建平夫妇的狂欢中结束。

所有人都围着这对县里的"权力夫妇",没人再理会角落里的王海东。

离开时,李雨婷经过王海东身边,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说:"海东,人要学会认命。有些东西,你这辈子都不可能得到。"

她踩着高跟鞋,挽着张建平的手臂,消失在夜色中。

留下王海东独自站在梧桐树下,就像二十年前那个雨夜。

但这一次,他的口袋里躺着一份能够改变整个C县命运的文件。



03

三天后,C县政府大楼,庄严肃穆。

全县领导干部大会在三楼会议室举行,主要议程是宣布新任县长人选。作为县国土资源局的局长,张建平理所当然地收到了参会通知。

"听说这次来的县长很年轻,四十出头,在中央部委工作过。"同事小声议论着。

张建平满不在乎地整理着衬衫领口:"年轻怕什么?没有基层经验,来了还不是得靠我们这些老人带着走?"

他端起茶杯,慢慢品着,心情很是愉快。昨晚的同学聚会让他很有成就感,特别是看到王海东那副窘迫的样子,更是让他感到满足。

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张建平习惯性地选了个不起眼的位置。在他看来,这种会议无非是走个过场,没必要表现得太积极。

县委书记致辞后,工作人员宣读了中组部的任命文件:

"经中央批准,王海东同志任C县人民政府县长,全面负责县政府工作。"

"下面,欢迎王海东同志发言。"

西装笔挺的王海东走上讲台。

张建平的目光随意扫过台上的人,他的身体顿时僵住了。

手中的茶杯跌落在地,发出清脆的碎裂声。

周围的人纷纷侧目,但他已经无暇顾及他人的目光。他的脑海中回荡着自己在同学会上说过的那些刻薄话语:"缺乏上进心的男人,注定平庸一生。"

台上的人分明就是三天前在同学会上被他嘲讽的"平庸书呆子"!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